高血压患者血管容易硬化,居然与这种吃菜习惯有关,赶紧改了吧!

文 / 药说儿
2019-03-13 09:23

72岁的老王患有20多年的高血压,最近去医院复查,医生给他验了个血,说他需要补充叶酸!老王很纳闷,叶酸不是给孕妇吃的吗?自己是个70多岁的老头,为什么也要补充叶酸呢?在我们的日常诊疗工作中,还真碰到过不少像老王这样的高血压患者。为了让广大高血压患者朋友能够理解这个事情,我们不妨从头说起。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补充叶酸?

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从而减少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病率。这种说法,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在2008年提出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专家们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除了与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之外,还与患者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有关。如果高血压患者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罹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可能性也越高。专家们还为这种情况的高血压做了专门的分类——H型高血压。调查结果还真令人吃惊,约80%中国高血压患者都是H型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是很有中国特色的。

同型半胱氨酸是个什么“鬼”呢?

同型半胱氨酸其实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中间代谢产物,需要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作用下,转化为甲硫氨酸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如果我们的身体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也就升高。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胱氨酸,会损伤我们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动脉血管弹性下降,并增加血小板的粘附性。久而久之,患者的动脉血管就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有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每升高5微摩尔,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就会升高28%以上,脑中风的发病率就会升高60%以上。同型半胱氨酸的危害,甚至比吸烟还严重得多。高血压患者,如果通过验血化验,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超过了15微摩尔每升,就需要采取措施降低了

怎样才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呢?

前面提到过,叶酸可以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降解。研究发现,我们中国人体内普遍缺乏叶酸,这与我们烹饪食物的方式有关。中国人做菜喜欢煎炒烹炸,做菜时的温度越高、加热菜品的时间越长,绿叶蔬菜中的叶酸就损失得越多,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缺叶酸的主要原因。因此补充叶酸,要从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做起:

1、尽量降低做菜的温度,将煎炒烹炸改为蒸煮焯拌;同时注意减少加热食物的时间,菜熟了就出锅;

2、可以多吃一些富含叶酸的水果,如柑橘、柠檬、山茶、石榴、草莓、樱桃、葡萄、猕猴桃等;

3、有些粗粮和杂粮中也富含叶酸,可以多吃一些,如全麦粉、大麦、小麦胚芽、糙米等。

如果医生通过必要的检查,发现您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额外补充叶酸时,要尽量遵医嘱服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远离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