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出现这3症状,不要硬扛,可能是脑出血来了

文 / 阿木君
2019-03-06 17:33


高血压属于三高之一,中国患高血压者人数已达2.7亿,发病率更高达25.2%。

长期高血压可带来许多可怕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在50-70岁高血压患者中,尤其在冬春季节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率较高,其中男性发病居多。

高血压如何引起脑出血?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大脑小动脉的出现病理变化,突出的表现是这些小动脉壁上发生玻璃状或纤维样变化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

当高血压患者过度紧张、过度劳累时,这些已变得脆弱的血管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破裂出血,其中豆动脉的破裂是最常见的。

高血压患者,如果有1红1痛1麻,不要硬扛,可能是脑出血

红色

红色指的是两个方面:第一,鼻子见红,第二,指甲下面有红斑。这两种情况都是毛细血管出血的表现,对于高血压患者,它也是脑出血的明确信号。

相关研究表明,如果高血压患者常有流鼻血症状,半年内可能会出现脑出血。

疼痛

一般通则不痛,但痛则不通,疼痛也是血管疾病爆发前最突出的表现。

如果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的原因,感到异常头痛,应该意这可能是到脑出血的前兆。

脑出血引起的头痛最初可能是间歇性的,然后逐渐恶化并成为持续性头痛。同时,它还可能伴有头晕、眼前发黑等不适。

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出现"麻"的表现。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痉挛和血液粘稠度增加,尤其是夜间,老年人的血液循环会较慢,导致大脑缺血,出现四肢麻木的症状。

此外,如果长期服药,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药理性局部麻木。

然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高血压患者如果具有"麻"表现,应高度警惕脑出血的可能性,应及时检查脑血管状况,以免发生意外。

高血压的人,谨记"三多三少",血压稳定,人长寿!

"三多":

多喝水

水是人体最好的稀释剂,对于高血压患者,掌握正确的饮水方式更有利于血压的稳定。

①早上起床补充水分

早上起床喝一杯白开水有助于稳定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②晚上睡觉保湿

在入睡的几个小时内,体内水分的流失仍在继续。因此,睡前应注意补水,老人怕晚上起夜,可以少喝点,注意不要一点也不喝。

③运动出汗保湿

身体出汗越多,血液越容易集中,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在出汗后第一次补充水分。

④一次不能喝太多

高血压患者需要大量的水,但喝太多水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因此,建议每次不要喝太多水。最好每天养成几次饮水的习惯。这对血压稳定性非常有益。

⑤尿液变黄要补水

高血压的人,如果发现自己的排尿特别偏黄,颜色特别深,应注意饮水是否少了,及时补水。

补充槲皮素

巧吃山月莓,补充清血液成分,减少血栓形成:

它富含槲皮素、绿原酸、花青素,被称为"血管清道夫",且含量可达67%左右。

研究发现,槲皮素、绿原酸、花青素是目前人们严重缺乏的微量元素,会诱发慢性血管病。

它们进入人体内可以打开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油脂含量,软化血管,清除自由基,从而达到调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多补钙

中老年人往往缺钙,而缺钙也会导致高血压。

缺钙会影响肾脏分泌肾素的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变慢,血液沉积,导致血管硬化和增厚,引起动脉硬化,导致血压持续升高。

中老年人适当补钙可以促进骨骼储存钙,减少钙离子的细胞内流动,抑制甲状旁腺功能,减少"病变因子"的产生,从而降低血压。

许多中老年人经常补钙。一检查仍然是缺钙,这就是没补进去。钙是不会直接被人体吸收,需要维生素D来促进吸收。因此,在补充钙的同时应注意摄入维生素D.

除了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D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晒太阳。天气晴朗的时候,中老年人可以外出散步,多晒晒太阳。

"三少":

1、少吸烟

吸烟10分钟后,您的血压可能会增加10-15%,您的心率将增加约30%。长期吸烟会对我们的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增加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

少吃盐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我们现在吃的是钠盐,当钠进入体内时,主要是提高血浆钠含量,从而引起细胞外液体积的变化,进而影响血压。

因此,如果你想要血压稳定,你应该注意盐的摄入量,并且少吃咸的食物,如咸菜等加工食品。

减少熬夜

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是睡眠充足者的两倍多。即使考虑到肥胖和糖尿病等因素在内,睡眠不足和高血压之间仍然存在重要联系。

所以,不熬夜,不熬夜,不熬夜,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