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中的误区

文 / 骨伤的杨张张扬
2019-03-05 21:16

高血压的治疗遵循着非常严格和科学的方法,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高血压治疗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下面归纳了不少常见误区,你有没有“中招”?

初次诊断高血压或症状不明显,不用吃降压药?

部分患者虽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因为是初次诊断或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年龄相对较轻,往往采取不服药的对策。究竟要不要服药主要取决于血压水平、有无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及血管、靶器官损害情况。因此即使初次诊断的患者,或症状不明显,或年龄较轻,但只要血压水平较高、或者合并有血糖血脂异常、或有血管、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均应尽早接受药物治疗。

有一些保健品宣称可以根治高血压,有这种可能吗?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终身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但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可以根治高血压,不必再服降压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轻信。

我接受了治疗,就不用测量血压,或偶尔测量一下血压

高血压患者即使已经服用降压药物,仍需要定期监测血压,特别是血压尚未控制良好或波动较大的患者更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可以通过家庭自测血压或到附近的诊所、医院测量,以了解自己血压的控制情况,便于根据血压水平决定是否需要调整降压方案。家庭自测血压建议使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脉搏波血压计进行测量,不推荐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

血压高了就吃药、血压不高就不吃药

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经测量血压升高时才服用降压药,如果测量血压正常则停用降压药。更有部分患者根据有无头晕、头痛等不适确定是否服药。不规则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较大的波动,会加重血管和靶器官的损害,容易发生脑卒中、心脏病或肾功能不全等,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因此需终生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当血压达标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

血压控制不好时就换种药吃

有不少病人不按照医生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大幅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有的是降压心切,希望能立竿见影,吃药3天效果不明显就换药;有的是吃药后有不良反应,害怕副作用;也有因为价格较高,不愿长期服用。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尽量不要频繁换药。有时候血压控制不理想不一定是药不对,也有可能是单一药物效力不够。应对降压效果不好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千万不可自作主张频繁换药。

降压药要从便宜药吃起,否则以后病情加重了就没有药吃了

一些患者误认为,降压药开始时不能吃最“好”的,否则以后降压药就不管用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高血压患者,尤其中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靶器官损害,应尽可能选择长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能够全天24小时把血压平稳地控制在理想水平,避免了短效降压药物所带来的血压较大波动,从而更有利于保护靶器官,减少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的发生。长效降压药大多价格相对贵一些,而大多数短效药物价格低廉。

服用降压药会影响肝肾功能

绝大部分降压药都是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都造成损害。各种药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由于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应用。实际上,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降压药物会有不良反应,相比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利大于弊。

长期用药是否会形成依赖性而导致降压作用减弱或无效?

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长期服用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有些病人开始服用药物有效,过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了,多数是由于病情进展所致或者发生了其他情况,这时候应该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添加或更换降压药物。

喝酒、抽烟、不运动,只要服用降压药就行了

部分人认为,得了高血压病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万事大吉了,而对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这也是一种误区。其实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

晚上可以服用降压药吗?

有一些高血压患者表现为夜间血压升高,医学上称为“非杓型高血压”,而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有早晨血压升高的现象,叫“晨峰高血压”,非杓型高血压和晨峰高血压都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这些患者不仅要控制白天的高血压,也需要控制夜间高血压和晨峰高血压。如何做到?一是选择长效降压药,再者就是晚睡前服用降压药,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夜间及晨峰高血压。

血压应该降到多少合适?

一般患者均应降至<140/90mmHg

如果能够耐受可以更低一些

老年人可以适当放宽至<150/90mmHg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

应降至<130/80mmHg

中医药有没有降压作用?

尽管目前中医药在降压疗效方面无法与常用的降压药物相比,但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仍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轻型高血压或伴有明显头晕、眼花、头痛等患者,中医药治疗非常有效。中医药对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来源:安徽省中医院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