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成因与砭术治疗
作者:北京华易摄生医学研究院 陈秀凤
在医界,高血压和某些顽症一样被称为“不治之症”,只能通过药物控制,不能根治。其实,在中医病理看来,只要找准高血压的直接成因,了解造成其成因的重要因素,施以针对性砭术治疗,是可以摆脱病困重获健康的。
气堵血淤——高血压的直接成因
在我国,高血压发病率较高,通常认为先天遗传和多种后天环境因素如职业、饮食、地区、年龄等的相互作用,导致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常而成病。从传统中医理论上解释,高血压的直接成因就是气堵血淤。
在中医看来,“气血”是人体生命力的源泉,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此说法,既玄妙,又简单。说其玄妙,是因为“血”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气”却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确实存在;说其简单,是因为“气”和“血”就是血液里的能量和营养。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篇说:“精气行于经者,为荣气”。所谓“荣”,就是营养元素通过血液的运行到达全身的过程,所以中医把“血”又叫做“荣血”或“营血”。而血液的运行需要能量,也就是“气”,中医称之为“荣气”或“营气”。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也就是说,人从“水谷”中获得营养和能量,在人体脏器作用下形成气血,并通过经脉输送到人体各部位,维持生命。因此,所谓“气为血之帅”,就是说“气”是支撑“血”运行的能量,所谓“血为气之母”,就是说“血”是“气”蕴藏其中的母体。
一个健康的人,其血液里的“气”和“血”是融合平衡、和谐共行的。如果“气”与“血”失和或失衡,就会引发血压异常。高血压患者通常伴有血液黏稠、血管堵塞或血管细小等现象,这就是气血失和、失衡的表现。俗话说高血压是“富贵病”,高血压患者的血液里也许不缺乏营养元素,但缺少能量,也就是“气”不足,“血”运行不畅,营养元素输送不到全身,堆积在血液里,日久过剩,再加上人体代谢物质不能随血液运行排出,就会造成血液黏稠和血管堵塞。这就像在血管里形成了一个或许多“堰塞湖”“拦河坝”,把血管堵住了,通道变细了,“湖”内、“坝内”的压力自然会升高的,到了一定程度,就有崩溃的危险——血管破裂,如颅内出血、腹内出血等。
体质和心态——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气堵血淤是高血压的直接成因,但要治好高血压,还要进一步探究造成气堵血淤的因素。客观上讲,饮食、环境等都有可能导致气堵血淤,但最重要的还是体质和心态。
从体质上看,通常阳性体质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些。就笔者接触到的高血压患者来看,阳性体质偏多。阳性体质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气血旺。按理说气血旺本身是好事,怎么会导致高血压呢?问题就出在气血失和、失衡上,“气”作为能量不能有效与作为营养的“血”相融,散布和游行于血管之中。就像输液管里进了空气,气泡会阻碍药液正常流通一样,这些散游之“气”也会阻碍血液的流通,时间长了又会导致血液黏稠、血管堵塞,血压升高。阳性体质另一个特点就是“火大”,肝火上攻,心火不散,如果火大气实,气又不与血相融,就会发生散游之气阻碍血液流通,导致血压升高的情况。
还有一种“虚热”体质,这种体质常让人感到“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畏热喜凉,同时又伴随着气虚。这种体质往往会导致低血压。这是因为血液里的能量不足,在“虚热”作用下,血液流速偏快,气又跟不上,就会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甚至休克。其实,高血压和低血压表现形式不同,根源则是一样的,就是气血失和、失衡。
从心态上看,心态失衡、情绪不畅,长时间处于焦虑、烦闷、哀怨、暴怒等不良状态,是导致高血压的深层次原因,而且在当今社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之说,讲的就是心态和情绪对五脏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怒发冲冠”,整天“唉声叹气”,表面上宽宏大量、背地里“怨天尤人”,长此以往就会引发五脏功能失常,进而引起气血失和失衡,导致高血压或低血压。
砭术治疗——通络降压的有效手段
“砭,以石刺病也”(《说文》)。砭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医学瑰宝,与针、灸、药并称中国四大传统医术。据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以砭为医了。砭术可谓中医学的鼻祖,位列四大传统医术之首。就笔者经验而言,合理运用砭术是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的。
通融为要。俗话说“通则不痛”,这句话也适用于高血压,可谓“通则不高”。人体12条经络承载着人的气血循环,经络通、循环畅,就不容易在体内形成“堰塞湖”“挡河坝”,血压自然就能够保持正常。因此,运用砭术治疗高血压,要害就是通过按、揉、刺等手法,作用于相关经络及分布其上的穴位,平衡人体阴阳,激活并调动人体生命原动力,使气血相和相融、运行畅通,从而达到通络降压的功效。
辨症施策。辨症,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等传统中医诊断方法,并结合必要的西医化验检测,翔实了解每位患者的体质、心态、症状,以及其健康史、家族病史等各方面的情况,找到其患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因人而宜地施策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亦须如此。比如,同样是气堵血淤,但淤堵的经络和节点却各有不同,再加上体质、心态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使致病原因千差万别,也就要求砭术运用上必须因人对症施策,而不能一“术”包打天下。
精在配伍。辨症施策的精妙之处在于经络和穴位的配伍。人体经络和穴位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系,如12经络两两互为表里、互为阴阳,穴位中有主管本经所有穴位的原穴、有主“脉气所发”的腧穴和与其他经络相联的络穴。实践表明,人体经络和穴位是可能通过合理配伍,达到如同方药一般功效的。既然高血压致病原因千差万别,运用砭术进行治疗时就要采取不同的配伍之方,而且还要根据患者后续反应不断调整,以求最佳疗效。
身心同治。运用砭术治疗高血压应讲究身心同治,在调节身体机能的同时,注重调节心态和情绪。如前所述,心态和情绪是影响气血循环的重要因素,既是人体气血、脏器状况的外在表现,又影响着气血、脏器功能。据笔者经验,通过施以砭术,是可以有效调节气血平衡和脏器运行,进而使人的心态和情绪趋于稳定,以促进气血平衡和脏器良好运行。当然,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纠结,但求实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