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换季,这个人群迎来“大考”!有人做这件事猝死了!

文 / 城市快报健康
2018-08-31 06:12

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但其实

清晨才是人体最危险的时刻!

尤其是天气逐渐转凉的夏秋换季时

简直是高血压患者的“大考”!

清晨血压控制不好

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有人因为不恰当的举动

甚至引发猝死!

清晨为什么最危险?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清晨死亡人数占一天总死亡人数的六成。清晨不单单是心脏病的高发时段,更是猝死的高峰时段。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与清晨血压升高密切相关,像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等都高发于清晨。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 40% 心肌梗死和 29% 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时段,该时段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其他时段的 3-4 倍。

另外,一份关于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运动猝死最易发生的时段是早晨,其他依次是下午、上午、中午、晚上。

专家介绍,人的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季节、昼夜、情绪、年龄、体位、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正常人也有晨起血压峰值。

其中,清晨正是人一天当中血压的高峰,最容易出现心脏缺血,从而引发心肌梗死。病人在治疗高血压时,除了需控制平均血压,更应注意控制晨起的血压“过高峰”,选择长效制剂的降压药物或调整服药时间,从而达到24小时控制血压平稳的目的。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这是个危险时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戴秋艳分析道,由于一夜没有喝水,病人呼出不少水分,血黏度高,再加上清晨服药前也恰恰是降压药物效果最薄弱的阶段,对有动脉粥样斑块的高血压病人而言,此时斑块容易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因此风险非常大。

想要度过清晨危险期,戴教授建议,患者要听从医嘱,根据自己服用的高血压药物种类来选择服药时间。如果是长效降压药,建议前一天晚上服用,药效可持续24小时,早上起床血压也不会有大波动。如果短效药物,则在第二天起床后应尽快服用。

有人晨练猝死

北京一位老先生,就在晨练时突然出现了意外……

当日上午7时许,在北京陶然亭公园里,一名正在晨练的老人猝死,待急救人员赶到时,老人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其实晨练时发生猝死并不罕见

几乎每年都会有因晨练猝死的报道↓↓

锻炼别选在清晨

记住!一天中最佳运动时间是下午3点至7点。

研究表明,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身体吸收氧气量的最低点在下午6:00;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下午5:00到6:00之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间最敏感。因此,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

此外,人体在下午4:00到7:00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专家提倡傍晚锻炼,但在晚间时段,要注意运动强度,否则强度过高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妨碍入睡。

夏秋换季别受“冷刺激”

“目前正处在夏秋交替的时节,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增大,一冷一热,很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大。”戴教授提醒,高血压患者要从夏天的生活习惯中走出来,不要让自己受到“冷刺激”,不要吃过多的冷饮,不要用冷水洗脚,晚上睡觉也要特别避免受凉气侵袭,温度低时更要注意保暖。同时,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此外,高血压患者不能放松对晨峰血压的监测观察。戴教授建议在家量清晨血压要把握“3个要”——

  • 要在起床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量血压,最好坐着测量;
  • 要在服药前、早餐前量血压;
  • 量血压前要先排小便,排空膀胱。

由于任何精神刺激都能使血压升高,因此在面对血压出现“早高峰”现象时,高血压患者不必太过紧张,这只是提醒你该吃药了。若在服药后一小时内血压仍然“居高不下”,建议及时就医。

综合 | 人民日报、健康时报、新民晚报

图片 | 新华社

编辑 | 张昭

您 可 能 错 过 了 这 些

这些药中国香港和国外都禁用,我们却当成常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