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生活行为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压高该怎么办呢?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当上班坐着看电脑、下班低头看手机成为普遍现象,当久坐不动、压力山大成为职场人群的“通病”,多种疾病不断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富贵病,它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素,许多英年早逝的悲剧都是因它而起。更糟糕的是高血压还是一种非常“隐蔽”的疾病,不易为人察觉,而一旦发病就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被人形象地称为无声的“杀手”。
4种高血压的高危因素需注意:
1.身体过胖:不能保持理想体重的人群,血压容易升高。成年人的体重与血压之间,有明显的相互关系。体重逐年升高的人,与体重保持不变的人比较,前者的血压明显升高。相反,体重减轻的同时,血压也会随之下降。建议体重指数保持在24以下为好。
2.膳食高盐、低钾:饮食中食盐量多的人群,与饮食清淡的人群相比较,血压较高。此外,食物中钾、钙食量过低、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食物中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也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
3.过多饮酒:大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另一个危险因素,特别是收缩压。如果饮酒者减少饮酒量,则高血压发病的危险}生也可以下降。
4.不良情绪刺激:长期精神紧张或超负荷工作,以及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等不良因素,可以导致血压升高。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心态平衡,可以使血压下降。
高血压是导致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高血压能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脏损害。早期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中晚期易并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能引起脑血管破裂,如出血性卒中(脑出血)、缺血性卒中(脑血栓)、腔隙性脑梗死,造成患者死亡或瘫痪,成为肢体残疾;肾功能损害也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夜尿多、水肿、有蛋白尿等。所以要重视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如半年至一年)测量血压。或者当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时,要及时测量血压。
当确诊为高血压病以后,就要坚持治疗。尽量选用可持续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的长效药物。治疗方法除了服药以外,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采用低盐、低脂饮食;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戒烟、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等,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患者不要随意停药及频繁换药。所选药物一旦有效,就应该坚持服用。每天测量血压的时间要固定,也不要随意增加许多中成药(有些中药与西药有配伍禁忌)。
血压高该怎么办呢?
对Ⅰ期高血压(或轻型)患者,症状不明显者,应先采取非药物治疗,如控制体重,限制钠盐,作医疗体操,打太极拳等。
中草药和针灸均有协同降压作用,临床上可配合应用,如疗效不满意时,再加用小剂量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或利尿剂治疗。
Ⅱ期和Ⅲ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常持久而稳定地升高,且伴有心、脑、肾脏损害,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必须加用药物治疗。在药物选择时,还应考虑保护和恢复已损害的脏器功能,防治其他对心血管有害的因素。这样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注意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情况,如年龄、病史、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程度,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既往药物治疗情况,以及有无合并症等情况综合考虑,例如,对老年人宜选用钙拮抗剂,而对年轻者特别是心率快,脉压大的高动力状态,应首选β受体阻断剂。另外,对合并心衰者,可首选转换酶抑制剂等。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在心血管病医生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的治疗方法是非药物疗法,而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非药物治疗,尽可能地减少用药剂量,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治疗高血压的总原则。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