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血压向后,美式高血压向前,患者病帽该戴还是该摘?

文 / 万病不求人
2018-02-01 10:14

一个标准引发的一场地震

美国时间2017年11月13日下午2点,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在美国加州阿纳海姆举行时,发布了高血压界值下调至130/80 mm Hg。

睡了一觉的人类第二天醒来,

突然发现地球上子民几乎全变成了高血压患者。

根据大致测算,美国修改高血压诊断标准后,

20岁-44岁的男性中,高血压的几率从11%上升到30%;

同年龄段女性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从10%上升到19%;

55岁-74岁的男性中,大约3/4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也就是说,

四个中老年人中,就有三个是高血压;

整个世界变的喧嚣起来。

人们纷纷追凶:是谁把我变成高血压病人的?

人们拿起了老生常谈的阴谋论反击。

美国又一次躺枪。

时间过去了几个月,人们边骂边开始接受。

但是,

专家们却力求扭转这种颓势。

近日,由中国某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制定的《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正式发表,

我们重新肯定了高血压界值为140/90 mm Hg。

中国人,又一次对美国说不。

高血压患者,终于平反昭雪。许多人,回到了健康的队伍。许多人的血压,读数回归正常。

然而,130/80 mm Hg血压诊断低门槛,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美式标准是亚洲福音

美式高血压新定义体现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与正常血压的人相比,血压超过130/80 mmHg时,其实心血管风险就已经加倍了。

当前的140/90 mmHg,致使许多人认为自己的血压正常,致使许多致死率第一的疾病,在高血压的帮凶下,成功令人送命。

“黄牌警告”,引起了恐慌,就把黄牌上覆以绿色?

一张黄牌,就真的能让人们开始混乱?

而黄牌引发的疾病警觉和防治,却被人故意忽略不提。

高血压重灾区是亚洲

即使调整了年龄、诊室血压和24小时血压后,亚洲人群清晨血压升高,也可能高于西方人群。

亚洲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经历的CVD(心血管疾病)率是相同血压水平的年轻患者的2-3倍。

而亚洲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

所以,美式高血压新标准,近乎于中国人的一个福音。

而纠正以前的高血压诊断高门槛形成的临床误导,就会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晨起血压才准确

谁会在早上醒来后的2小时,准确地测量自己的血压?在中国很少人这样做。

事实上,晨起测量血压才是对血压管理的正确方法,晨起血压,较真实地提供了血压诊断依据。

一项最近的研究表明:

日本患者比欧洲患者清晨血压升高率高得多且升高幅度更大。

而亚洲人的高血压高于欧美,并且亚洲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力,也大于欧美。

为什么这种种族差异如此之大?

有许多不确定的说法,但万大夫认为,主要是生活方式包括为追求醇厚味道过度使用辅料和长时间烹饪所致。

过度使用盐,身体吸收超量纳离子,血压就会高。

表面这是一个饮食问题,实际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信仰问题。

我们不得不做这样一种假设:如果不接受美国新标准,我们就等于放任高血压病情加重,让高血压继续留在血管病的身边,充任突发疾病的得力干将。

高血压造就的死亡早晨

早晨血压数据采集,才是诊断应该信赖的依据,早晨高血压,也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和冠脉事件的时刻。发生于早晨数小时内的不幸,往往清晰地提示血压达到峰值与病变突发的平行关系。所以,早晨血压应当成为防治的焦点。

结尾

高血压是全球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和心血管病(CVD)的首位原因。但,我们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相当模糊。

我们

忽略白大衣高血压,

我们不推荐诊室外测量,

我们也不推荐晨起测量血压,

我们对夜间血压增高没有恰当的解释,

我们对饭后血压变低,并无探讨。

一句话,

我们并不能准确地识别和管理隐匿性高血压,致高血压成为人类高发病的常见帮凶。

美式高血压新标准的建立,正是针对这类问题建立的第一个解决办法,但

万大夫不明白是,

为什么我们在饥饿的时候,

要拒绝别人善意送上门的一块面包?

⊙注:本文由“万病不求人”原创编辑,为爱分享,禁止未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