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一场有关男孩要不要kaka的争论再度升温
暑期来临,一场有关男孩要不要kaka的争论再度升温
每年暑假,门诊就会有大量要求“割包皮”的患者。割还是不割,这显然是个问题。家有男孩,每次放假都会爆发了一场有关要不要kaka的争论。那么谁是谁非呢?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家长非常纠结,医生之间也有不同的看法。割包皮,学名“包皮环切术”。其历史相当久远。一座距今4000多年的浮雕,位于古埃及官员安赫马奥(Ankhmahor)的墓地内。一面墙上雕刻着一人站立,另一人跪在其面前,拿着工具对准他的JJ。还听说外国人都割,而且一生下来就割,真的吗?赶快搬张小凳子听下。
在全世界而言,穆斯林、犹太人和美国人是几个包皮割除率较高的族群。主要是三个原因:信仰、医学、社会原因。
1 出于宗教教义,穆斯林、犹太人需要行割礼。割,是信仰问题,是出于向神灵表达忠诚、或是作为成人礼等宗教原因。不想割也要割。
2 美国大部分人因为坚信割包皮能预防包茎、性传播疾病和癌症而割包皮。有研究显示:包皮环切术能降低尿路感染、多种性传播疾病、阴茎癌、包茎、龟头炎及HIV感染等风险;男人割包皮,对女性伴侣的健康也有好处,能降低人乳头瘤病毒导致的宫颈癌风险。他们积极kaka的论据是:包皮底下有一块温暖潮湿的环境,致病菌和病毒隐匿在此,肆意生长。如果去掉包皮这块“保护膜”,细菌和病毒就无法寄居在阴茎上兴风作浪、致病害人。
3 还有些是因为相信包皮环切术“有身份的象征”和其他因素。比如19世纪中期,只有相对富裕的人才能住进私立医疗机构,完成手术。因此,割包皮一时成为身份的象征,直到今日,不少美国女性承认讨厌包皮,不会和没割过的男性交往。还有一些医生用这一办法来对付男孩自慰,认为“去除了包皮,男孩就会停止自慰,而全身心投入学习”或者治疗早泄等性功能疾病。
这么看,割包皮不仅能预防治疗疾病,还能提高逼格。同时社会很多医疗机构出于某种原因,大肆混淆视听,包皮影响阴茎甚至身体的发育的结论,给一些无知的家长们留下极为深刻的,甚至是无法磨灭的印象。很多家长认为男孩子更不能输到起跑线上,那还不赶快扒了儿子的裤子送去kaka吧。
但是注意啦,反转要出现了。医生呼吁:请不要给包皮轻易的判处死刑!!!大部分包皮没有必要大动“杆”“割”。
第一:包皮是丁丁的“防弹衣”。
在原始人类,这个功能显得更为突出,原始人类由于要进行狩猎等活动,在深山老林里经常有各种蚊虫叮咬,由于阴茎头是比较敏感、易受刺激的部位,所以由于包皮的覆盖,能使得人群更为方便的完成各种活动。到了现代,大家都穿裤子,这个功能的重要性已经明显减弱,但是显然很多人并不喜欢丁丁始终裸奔的。
第二:包皮是性感觉的“增强器”
包皮中含有很多的神经感觉的器官,会增加阴茎海棉体刺激的性的感应程度,正常的包皮没有切割,性的感觉也会要好一些。
第三:更重要的是正常的儿童,不需要拔苗助长。
花季到来,花才盛开,花开之前,花瓣必须合拢保护花蕊。这是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健康的男婴九成都是包茎,即包皮口很小,包皮冗长,坠在JJ前端,呈“酒壶状”。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生长发育,包皮和龟头就会自行分离,这时就比较容易将包皮拉到龟头后面。以后随着青春发育,阴茎体积增大,长度增长,包皮会向后退缩,使阴茎头和尿道口暴露在包皮之外。老外的数据显示:6岁时,大概有8%的男孩仍是包茎状态,但到16—18岁时,这个比例仅为1%。
哎呀!割还是不割,这不是越说越糊涂吗?怎么破?想看清答案,衣领要出场了:
出生时,大家都是高领。之后,阴茎生长,衣领缩水,到 3岁时,大部分的小男士都可以高领-翻领自由切换的技能;到 17岁后,99%的男士掌握了手动瞬时高领-翻领切换技能。所以大部分人只需要掌握正确“撸管”技巧。
但是如果你一直不能手动实现高领-翻领切换,根本露不出脖子,或者衣领卡脖子、反复红肿、发言甚至堵了下水道,这就是情况严重,有“包茎、龟头炎、包皮嵌顿、包皮口狭窄”得赶紧去医院治疗。这时候kaka的机会就会大增。
最后,如果你不能确定状况,就去医院问吧。没什么可怕的。
——瑞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