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无数男性尴尬的早泄“快枪手”,也许根本算不上是一种病

文 / 岐黄健康
2018-11-29 20:36
“快枪手”作为困扰男性健康的一大难题,令很多夫妻之间头疼难以,但是医学界对于早泄是否算得上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还存在一定的不同看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何有些专家认为男性”快枪手“并非疾病。

早泄根本就不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而是社会通过女性,活生生地制造出来的一种男性的心理疾病。

从进化论上看,早泄是一种优势的性行为,射精越快,越能在更短的时间将自己的新的基因传入种群,创造更多的变异机会,更有利于促进种群的进化。我们人类能进化到今天,应该托早泄的福。绝大多数动物都是早泄的。弗朗斯·德瓦尔研究表明,黑猩猩在交配竞争的环境下,性交本身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5s,德斯蒙德·莫利斯对灵长类射精时间的描述亦如此: 黑猩猩阴茎抽送6 ~ 20 次就射精,时间是7 ~ 10s; 帽猴、抽送5 ~ 30 次; 吼猴平均17 次,时间是22s; 恒河猴,时间不过3 ~ 4s; 狒狒时间是8 ~ 20s……看来,灵长类都是早泄者


其他动物亦如此。很多年轻的雄海鬣蜥在看到雌性海鬣蜥经过时就自慰,缩短了在性交过程中射精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减少了在高潮之前被其他雄性打断的风险。那些不会自慰的、射精时间长( 不早泄) 的雄海鬣蜥的基因就很难再流入种群。因此,性交时射精越快,越具有物种优势。

早泄,是对父权终结的焦虑,及对女权兴起的压抑。在1917 年,心理分析师卡尔( Karl) 认为早泄是一种潜意识的冲突,因而采取了经典的精神分析进行治疗。1943 年,德国精神病学家伯纳德( Bernard) 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早泄是身心障碍性疾病,并提出了生理与精神两种因素导致早泄,主张应用麻醉药膏治疗。因为Bernard 是第一个用医学的方法研究早泄的学者,所以,后世称之为“早泄之父”。这是我所见到的国外最早记载早泄诊治文献。相信可能还会有更早的文献,但“早泄之父”的称谓,已经表明了在此以前,即使对早泄有关注,但一定是非主流性。


中国最早记载早泄的医家是清代医家叶天士,他于1896 年( 清光绪二十二年) 著《秘本种子金丹》。此时将早泄称为“鸡精”,取鸡交配时间短之意。中国历史上很多医家记载过排精异常,但其源于精液遗失对健康损伤及对生育影响的恐惧,名曰“失精”、“梦遗”、“滑精”等。怕的是“泄”,但与“早”无关。


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才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就是要解放个性。女性主义开始兴起,男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主动或非情愿地正视女性的权力与需求,包括性的需求。尊重女性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虽然男人内心希望唯我独尊,但为了表现自己的“文明素养”,又不得不表现出尊重女性态度,内心的冲突往往使男人抑郁。


目前,医学上有办法让大多数男性摆脱“快枪手”的尴尬,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伴侣双方的共同配合与相互理解,在夫妻生活中不应给对方过大的压力,维持一个和谐的感情关系,对于身心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更多健康科普,请关注一点号:岐黄健康!

推荐阅读: 夫妻过日子就应多说说话 人到中年不得已,如何摆脱“油腻中年男” 有时候“金枪不倒”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