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人女友到人造子宫,未来的我们还需要婚姻吗?
1
听说市面上不流行结婚了。
就是婚姻中的人们:
以前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因为:
发展到现在,前3个因素已和婚姻分离:
1.很多人抱怨结了婚,特别是有孩子后,性爱数量和质量,比起谈恋爱时,反而大大下降。
2.有了送餐APP家务助理专车服务三替公司,家务全面外包给商业,单身生活也可以很方便。
3.女性出来工作后,和男性同工同筹,身边很多勤奋聪明的女性甚至比男的挣得还要多,不来要问自己钱就很不错了,还指望花上男人的钱?
4.生孩子的确有点麻烦,虽说也不是办不到,抚养孩子,好些8090后也不抚养孩子啊,是他们的父母在抚养他们的孩子。
5.爱情?这的确是一个迷思。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虽说已经有无数过来人警告他们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或许冲动地想用婚姻形式把爱情固定下来,也是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吧?
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婚姻的必要性很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早在2010年,在拉斯维加斯的成人娱乐展上,新泽西的“真实伴侣”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美女性爱机器人Roxxxy洛克茜。
洛克茜的发明人海因斯是贝尔实验室的人工智能工程师,据他介绍,这款机器人完全是真人大小设计,原型是一位美术系的学生,身高170厘米,体重54公斤,C罩杯,拥有真人般的皮肤和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洛克茜除了具备充气娃娃的所有功能外,还可以向主人发送电子邮件、上网升级自己的程序、自动扩充词汇量等功能,甚至会陪人聊天。
海因斯说:我们在尽力地把真人的特性复制在她的身上。
如果你是一个球迷,她完全可以和你一起看球赛,一起探讨曼联队的表现,而不是缠着你干其他的事情。
当然,她也不会要求你有房有车,情人节纪念日要送礼物,不会埋怨你吃完饭不洗碗,更不会抱怨你不上进太懒散。
洛克茜已经接受预订,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量身定做,有五种型号可供选择:
不过,遗憾的是,洛克茜虽然有灵活的关节,但无法走路,不能单独运动四肢。此外,洛克茜不能用嘴说话,她的声音来自体内的扬声器。
别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技术问题都会慢慢解决。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机器人行业也在日新月异地向着这个理想无限靠近,不仅解决单生汉性的问题,还可以解决陪伴和爱情的问题。
海因斯还透露,公司正在研究机器人男友洛基(Rocky),“他也会一样棒!”
采访了数个直男,其中一半人说,如果有负担得起的机器人女友,他们就不想结婚了。而且,即使贵,也值得啊,会比北上广深杭的一套房子贵吗?
这个费用也基本是一次性投入,就像买电动汽车一样,除了要更新升级软件,没有太多后续费用,比伺候女友方便多了。
前些年有一部美国电影叫做《复制娇妻》,说的是一对夫妻从搬到有钱人聚居的一个小镇,妻子发现邻居太太一个个都不像人——她们太完美了,以至于缺乏情绪及个性,只有她新认识的好友芭比例外。
于是她们俩开始调查邻居家庭真相,竟发现她们的先生都串通好,为了使自己的妻子变得完美,不惜通过高科技使她们升级成机器人,从此个个都千依百顺,不作不闹不挑刺,甚至连胸围都变大了!
或许,在直男隐秘不宣的心灵深处,的确有把成天叨叨叨的老婆机器化的想法吧?
至于男机器人,发明“机器人三定律”的科幻小说大师阿西莫夫,有一部小说叫做《保证满意》,讲女主人丈夫的公司出产了一款机器人男性管家,带回家让妻子测试。
因为设定要取悦人类,而妻子平时缺少丈夫的关爱,有些郁郁寡欢,结果机器人就表现出来对女主人的体贴和关爱,不知不觉中,女主人爱上了机器人。
3
那么,会有人问了,生育这个功能这么办呢?机器人还是无法解决啊。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人造关节和人造角膜,随着生物医疗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将来我们可以发明出各种人早器官,比如人造肝脏、真正意义上的人造心脏,还有一个叫“人造子宫”的东东。
现在的女性因为生育耽误了工作,影响了身材,有些人则是因为生不出孩子,或身体不好,走了人工代孕的法律边缘路线。
那么, 以后如果有了人造子宫,就可以有真正意义上的试管婴儿,整个怀孕生产过程都可以在体外完成。
其实,人造子宫已经不是幻想中的事物了,就在今年4月,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阿南·弗雷克研究团队表示,他们打造的“人造子宫”首次通过动物试验。
他们研发的人造子宫确切地说是一种生物袋(biobag),看起来像一个大塑胶袋,是用特殊材质制成。
只是,这个人造子宫的用途只是用于挽救早产儿,不能取代整个孕育过程。
现在看来,人造子在技术上尚不能达到自然子宫的要求,但是,在将来肯定会有突破并达到与自然子宫相似的条件。那些为生育和哺乳付出太多艰辛和痛苦的女性,以及被“一孕傻三年”吓怕了准妈妈们,完全有希望由人造子宫来代替人类生育。
即便如此,完全用人造子宫孕育后代,这种生育革命在伦理上也会产生极大争议。
现在的调查是,男性并不特别反对人造子宫的想法,而是女权主义者持激烈反对态度。“如果人造子宫完善了,还要女人干什么?”
所以,人造子宫是否能代替人类生育,并非是一个时间和技术问题,而需要更为完善的法律和伦理规则来支撑。
4
也有很多对婚姻仍然抱有信心的人说,婚姻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性,不是为了经济,甚至不是为了生育和抚养,而是为了和另一个人发生深度的连接,从而解决孤独的问题。
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50年后,生命科学已经认为生物体都是生物算法。只要使用药物、基因工程或直接对大脑进行刺激,就能操纵甚至控制人的欲望。
根据数据主义的观点,可以把人类都看成单一的数据处理器,人类体验也可以等同为数据模式。
就好像淘宝,会根据以前你的购买和浏览记录给你推荐你需要的商品,微信根据你的朋友圈互动,决定是给你发汽车广告、理财广告还是旅游广告。
Facebook 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如果要判断某人的性格和心情,facebook的算法会比这个人的朋友、父母和配偶更为准确。
如果正如生命科学和数据主义所说,所谓的人的所谓“自由意识”,其实只是算法的组合,而一切生化算法的集合,就是所谓的“我”。那么,我们还会在乎饭菜是老婆做的还是机器做的,我们的伴侣是机器人还是人类,我们的孩子是自己生的,还是在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
那么,我们未来还需要婚姻吗?
我们的世界会不会变成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没有人再自己生孩子,所有的胚胎都在大实验室孕育。每个人没有爸爸妈妈,却都有阿尔法贝塔阶层划分。每个人都没有生老病死的烦恼,即使有了情绪问题,也可以用“唆麻”(一种无副作用的致幻剂)疗愈。
这真是个惊悚的故事—在机械文明的社会中,人类满足了自己的一切欲望,也消除了所有痛苦,但是,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压下灰飞烟灭。
在未来,很有可能,从任何实用角度出发,都不再需要婚姻了。
但是,还有一点值得欣慰:
如果那时,你还认定要和一个人结婚,我相信,那一定是出于真爱。
因为,爱情成了结婚唯一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