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糖尿病,警惕血管「塞车」!

文 / 小春聊健康
2017-07-25 10:0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正走着路,突然开始腿疼,一定得歇歇才能继续走路,再走走就又开始疼。

这样,只能走走停停,好似跛足间歇性发作,十分难受。

其实,这是下肢动脉在「亮红灯」,告诉大家出现问题啦。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个啥?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一种很常见、但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简单来说,就是下肢动脉「塞车」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身体内的动脉血管,是人体内血液运行的必经之路。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这条路并不太通畅。

高血糖时,血液变得粘稠,血栓也极易形成,聚于动脉管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斑块,堵塞动脉。如果还有高血脂,脂类物质也在动脉沉积成斑块,无异于火上浇油。此外,高血压也可加重动脉「拥堵」状况,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从外观看,这种斑块是黄色的,像稠粥一般,所以得名「动脉粥样硬化」。

就是这样的黄色粥样斑块堵塞了血管

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率较大,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同时,该并发症发病较早,许多动脉都可能受到影响,所以,带来的后果也比较严重。

别忽视下肢动脉「塞车」

一般来说,血液流经动脉后,才能抵达器官组织,为其提供营养。一旦动脉「塞车」,它们营养的器官组织就会缺血、甚至导致坏死。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心脏和大脑的动脉病变,可以引发冠心病、脑梗塞。

而当下肢动脉「塞车」时,腿脚的皮肤、肌肉和神经缺乏足够的营养,也将出现皮肤破溃、神经病变。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足以及截肢的风险明显增加。

在发病原理上,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等类似,因此,临床上这几种病变常同时存在。虽然下肢动脉病变不会立即致命,但冠心病所致的心肌梗塞、脑梗塞常常危及生命。

出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梗、脑梗的患病危险信号,需尽早防治,切莫忽视。

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塞车」啦

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早期,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只有 10%~20%的患者出现症状,可能表现为:

  • 行走后腿脚疼痛、酸胀,必须休息才能好转,方可继续行走,即间歇性跛行;

  • 腿脚发凉,抬高腿脚时皮肤发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 趾甲粗糙易断,腿脚皮肤干冷龟裂。

到了疾病中晚期,这些症状愈发明显,甚至在休息的时候,也会出现腿脚疼痛,甚至破溃、坏疽。

一旦感觉自己有这些症状,大家要立即到医院就医检查。医生会结合踝肱指数(ABI)、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排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未堵先防,靠这几点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不能逆转的,所以,最好的策略是「未堵先防」,要严格控制导致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

1.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和肥胖都可以加重下肢动脉病变,糖友一定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2.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遵循医嘱,合理应用降糖药、降压药、调脂药等,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3.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年龄 50岁以上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肥胖、蛋白尿、高血脂等疾病的糖友,如无药物禁忌证,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4.及时筛查

50岁以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常规进行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

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吸烟或得了糖尿病 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每年至少筛查一次,以早发现、早治疗。

堵后疏通,有这几招

如果已经确诊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除了采取上面的措施外,还要注意这几点:

1.适度的运动锻炼

下肢动脉病变,常常带来腿脚乏力,疼痛,让人不愿意运动。

但是,还是建议大家适度运动,每天至少半小时,每周至少 5天。有能力的话,可以适当运动更长一点时间,锻炼方式以慢走为主。

运动不仅仅能帮助控糖,还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轻腿脚疼痛和乏力的症状。

2. 用血管扩张药物

常用的有口服的西洛他唑,静脉注射的前列地尔,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血管重建手术

如果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进行外科血管重建手术,可以明显降低截肢率,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放入支架,扩张动脉,缓解「塞车」难题;或者直接取出血栓,畅通血管;或者再用人工方法,造一条新血管,为血液循环开辟新道路。

4.及时筛查心脑血管疾病

最后要提醒大家,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常常是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梗、脑卒中的患病危险信号。

所以,一定要及时筛查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发现心脑血管疾病,需要积极治疗。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资讯及健康指导,请加微信号:tangnb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