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是吃出来的病吗?医生一文带您了解,糖尿病的前因后果

文 / 健康讲堂分享
2021-03-25 18:45

糖尿病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它说白了就是一种慢性的代谢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在中国,它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过一个亿,在成人中患病率接近了10%,在流行性病学上研究表明,在近30年来,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这种形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虽然跟遗传相关,但同样也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所以对于糖友们,高危人群来说,都要注意了,不能像以前一样生活了,健康的生活还能保证我们的身体状况。

在我们生活中进食后,大部分都会转化成葡萄糖,再需要胰岛素进行消化吸收,胰岛素的作用就是将葡萄糖进入细胞里面去,转化成细胞结构变成能量,来保证我们人体所需,增加生命的活力。

反之,当胰岛素的作用发生障碍时,血液里的葡萄糖就不能进入到细胞里去,没有被吸收利用,从而血管中的葡萄糖增加了,当堆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糖尿病的症状发生,这种症状也就是我们常听医生说的高血糖状态,而这种情况长期如此就会导致糖尿病。

一般来说诊断糖尿病,首先要进行血糖含量的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要测,正常情况下如果空腹血糖有问题,就会进行糖耐量测试,以便确诊是否有糖尿病。

而国外以及国内的一些医疗机构,还要筛查糖化血红蛋白,这些能反应三个月左右的血糖指标。

此外,在进行筛查时,还要做一些肝功、肾功、尿常规的检查,以便确定是否有糖尿病的并发症情况。

糖尿病的标准也是根据我们检查耐糖量,空腹血糖大于7.0mmo1/L,或者在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中餐后两个小时血糖大于11.1mmo1/L,或者测定随机血糖超过了11.1mmo1/L,这些检查只测一次并不能确诊,除非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一般要进行第二次测定,如果数据依然高,那么就可以确诊疾病。

目前,青少年的学习节奏很紧张,压力不小,父母们在引导孩子正面学习时,如果孩子在多饮多食后出现了明显的消瘦,学习能力相比之前下降不少,或者明显不想学习,这种现象家长就要警惕是不是孩子发生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其它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一样的,在三标检测后,出现任何时间的血糖,如果高于11.1mmo1/L,超出标准都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可以空腹血糖测试,或者是耐糖量测试两个小时的血糖,来确认以前发生的高血糖,来确定真实存在的。

根据医生经验,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首先了解B细胞的功能,再查一些,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标准,根据这些标准来分析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的状况,一般情况下,1型糖尿病患者是查不到胰岛素或C肽,这时,就要从身体的另一个方面来检查,比如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的细胞抗体,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是存在,也是自身免疫的一个标签,也说明了身体患病的信号,跟自身免疫力有关系。

糖尿病患者多发生酮症酸中毒

人类对糖尿病的认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治疗糖尿病的根除方法,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在胰岛素能够控制血糖之前,得了糖尿病就等于判了死刑,特别是1型糖尿病。

动物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需要有非常自律的生活规律,严格控制饮食,做到了这两点,就能延缓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反之,患者没有做到自律,有可能就会死于酮症酸的中毒的昏迷或者脱水。

自从发现胰岛素能控制糖尿病后,起初从动物的胰腺中,来摄取胰岛素,用于临床试验,因此,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

人工合成人胰岛素

如今,经过大量临床试验,人工合成的人胰岛素疗逐渐掌控,帮助医生救治了包括比较罕见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愈,有效的控制了高血糖。

口服降糖药

除此之外,市场上还有很多的口服降糖药物用来控制糖尿病的血糖,但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治疗。

有了好的药物,胰岛素的作用,糖尿病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观。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很受益,可以向正常人生活,寿命也得到了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也得到了保证,避免并发症的侵扰。

糖尿病根据人的体质不同,发病原因也各不一,有些跟生活习惯有关系,有的也没有关系,也不能单纯的认为吃的食物、甜食多了就会得糖尿病。

有一部分人的血糖调节能力很好,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后自身能适应。但生活中的不健康饮食习惯,熬夜喝大酒、暴饮暴食、甜食不离口,这些都会给血糖的调节增加负担。

也就是说管不嘴有可能更容易得糖尿病,爱吃的人身体能承受的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饮食控制能将风险降到更低。

糖尿病饮食的禁忌

糖尿病患者就是血糖高,饮食中的糖分不能利用吸收。在饮食中注意,少吃油腻食品。油腻食品升糖指数会很高,吃多了对血管也不好。比如油煎、油炸食品、动物肝脏、不宜多吃。不吃高糖饮食。糖尿病患者血糖本来就高,很容易产生饥饿感,禁忌美食的诱惑。比如蛋糕、甜品、罐头,水果中香蕉和梨含糖量相对高一些尽量少吃,切记饿了会晕倒,拿块糖吃或者喝杯含糖饮品补充一下,这种做法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提倡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尽量减少酒精的摄入,因为酒精容易造成血糖升高,体内分解代谢快,反而容易产生低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