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手抖、头晕,医生告诫:这些低血糖症状警惕糖尿病!
王先生51岁了,体型偏胖,血压偏高,但是并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所以他认为自己比较健康,也时常向朋友炫耀,虽说自己不是一众朋友里最帅的,可咱是最健康的啊。可是最近,他突然发现自己经常饭后一段时间,出现心慌、手抖、 头晕、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这个诊断让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糖尿病不是血糖高,”三多一少”吗?可我这是低血糖,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临床上王先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些人由于时常出现心慌、手抖、头晕等低血糖症状,因此从不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只以为自己吃的少了、营养不良或者贫血。这部分糖尿病早期患者并没有人们通常印象中糖尿病病人 “多饮 、多食、多尿 、消瘦”等所谓的“三多一少”症状,反而常表现为超重或肥胖 、血脂紊乱、高血压或高尿酸血症等,吃得不少,但饿得快。而实际上,餐前低血糖,正是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又称为反应性低血糖。
反应性早期低血糖症多发生于餐后3小时以内,见于绝大多数反应性低血糖症。反应性晚期低血糖症,发生于餐后3~5小时,主要见于糖尿病性反应性低血糖。
这类病人其实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是胰岛素分泌的模式或机制发生了紊乱。进食后葡萄糖吸收入血,达到高峰时,需要的胰岛素未能及时、充足分泌,造成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到下一次进餐前,血糖较前下降了,而此时的胰岛素延迟分泌却使得血液中的胰岛素出现高峰,发挥降血糖作用,从而导致血糖的进一步降低,由此发生低血糖。通俗地讲,就是身体需要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的时候,胰岛素没有及时分泌;而当血糖已经降低时,胰岛素又不合时宜地出来‘捣乱’,这种糖尿病的信号,很容易让患者被迷惑。因此,如果你时常感到有低血糖症状,可不要掉以轻心,更不可贸然补充糖分!
容易发生反应性低血糖的人群体重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人,都容易发生反应性低血糖。特别是体型偏胖的人,因为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肥胖会导致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减弱,机体又为了维持血糖的正常,就不得不需要分泌大量胰岛素,久而久之胰岛β细胞会随之受损。当胰岛β细胞功能变差时,机体分泌胰岛素的速度就会减慢,从而使得胰岛素分泌延迟和抵抗。
专家提醒,如果餐前或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不要自行按低血糖处理。诊断反应性低血糖前,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或药物所致低血糖,以免贻误病情。最好检查一下餐后2小时血糖或做糖耐量测试,这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并进行干预治疗。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