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糖尿病“登门”,或会出现3个“异常”,别不当回事
导语: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来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近4亿人遭受糖尿病的折磨。
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威胁生命,但血糖长期居高不下对肝、肾等器官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且目前并没有完全治愈它的方式,这种慢性疾病仍然是当今世界性的医疗卫生难题。
一、如何定义糖尿病?
这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表现为血糖升高,血糖检测是目前最常见且准确的判定方式。
健康人的血糖范围为:
空腹状态下:3.9-6.1mmol/L;
餐后1小时检测:6.7-9.4mmol/L;
餐后两小时检测低于7.8mmol/L;
孕妇群体比较特殊,空腹血糖值低于5.1mmol/L为正常范围。
当血糖检测显示空腹时大于7mmol/L,或餐后两小时仍然超过11.1mmol/L,即可被诊断为糖尿病。
二、提醒:身体出现3个“异常”,要引起重视
◇皮肤瘙痒
这是糖尿病人群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
血液中血糖含量长期居高不下,易诱发血管神经性病变,这会引起全身皮肤瘙痒,严重者还会出现小红点。
此外,长期的血糖升高对肾脏功能造成损伤,体内的尿素氮和肌酐无法及时顺利排出,在体内堆积过多也会对皮肤形成刺激,导致皮肤瘙痒。
◇视力模糊
很多糖友会根据自己视力的变化来判断自己血糖的水平,这是有一定依据的。
血糖发生较大波动,会对晶状体的渗透压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晶状体对视力的调节能力。
血糖居高不下,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类似花眼的症状,还有的会感觉眼前有虫子在飞,还会更易感觉视物疲劳。
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上述症状可自行缓解。
◇多饮、多尿
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血液中血糖浓度过高,会破坏身体渗透压,大量的葡萄糖外渗,形成高渗透压性利尿,患者排尿次数会明显增加。
此外,高渗透压性利尿使大量水分排出,加速机体水分流失,这会造成口渴、多饮,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我们该如何防范?
◆粗粮饮食
精米精面被列为高糖食物,血糖高的人群不适合长期食用。
糖尿病人群可以以粗粮为主食,尽量在吃饭前先吃绿色蔬菜,增加饱腹感,烹饪方式以水煮为主,吃饭七分饱。
“病从口入”,对于高糖人士来说,更是如此,除高糖食物外,高脂肪食物也要少吃,摄入大量的脂肪易造成胰岛素抵抗,这也是血糖升高的常见因素。
此外,很多加工类食物,尤其是香肠类,也不适合长期食用,其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很高,它也会直接影响血糖的稳定。
◆补充营养元素
我们身体中有着近百种营养元素,这些元素的平衡对身体健康很重要。
云台冰菊中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水苏碱、硒元素以及氨基酸对血糖的稳定很有帮助。
现代医学证实:
硒元素有“天然降糖素”的美称,补充后,能维持胰岛正常工作,还能稳定胰岛素的分泌;
水苏碱有促进脂肪代谢、分解的作用,从而降低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可能,还有助于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的稳定,对高血糖常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好的防范作用;
氨基酸:加速修复受损的胰岛B细胞,能帮助我们更稳定的控制血糖。
放在杯中,加入热水冲泡后饮用,上面的元素会更容易被摄取。
◆坚持运动
长时间坚持有氧运动,可以增强机体代谢能力,对体内糖分的代谢和消耗也会增加,这有助于降低体内血糖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糖尿病人群来说,不适合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从而避免低血糖的出现,常见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比较合适,如:散步、慢跑、骑车等。
餐后半小时运动比较合适,尽量保持每周高于150min的运动量。
◆作息规律
健康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对血糖的控制也很重要。
经常熬夜很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糖代谢会受很大影响,血糖浓度也可能进一步升高。
此外,熬夜还会影响到机体的代谢能力,血糖的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也会升高体内血糖浓度,影响血糖的控制,严重者还会加重病情。
良好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对血糖的稳定和调控有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