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多久测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文 / 康复Therapy
2021-01-07 19:03

您好,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钟,但是你会收获以下知识:

1.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2.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作用?

3.糖化血红蛋白红知道对少才对?

糖尿病在我国是一种特别常见的慢性病,目前我国患者数量十分庞大。

根据之前的数据统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9.7%的人患有糖尿病。

总共出现糖尿病的人数甚至预计达到9240万,毫无疑问,根据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而如果把糖尿病的诊断放宽,就像美国糖尿病学会所建议的那样,把超过6.5%的人也视为糖尿病患者,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甚至可以达到11.6%。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血糖,但是如何判断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呢?

很多人觉得可以选择看血糖到底是多少,但是这样测起来有一点麻烦,总不能每次吃饭之前之后都测一次吧。

有没有更好的观测血糖的方案呢?

当然有,医生很厉害,他们有另一项法宝叫做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你对他并不熟悉,但相信你看完以下内容之后,就很了解了。

一、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血液中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在葡萄糖的作用下缓慢并且持续结合后的产物。

所以这个名称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血红蛋白另一个是糖化。

但是这种结合一般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结合上就摆脱不掉了。

考虑到红细胞的生存周期大概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这个患者120天内血糖的数值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并不是全部而是一小部分,一般来说只有4%~6%的血红蛋白参与到葡萄糖结合。

好了,你可能看到这里就明白了,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的范围就是4%~6%。

虽然知道了这种特性,在临床中糖化血红蛋白有哪些特殊的意义呢?

二、反映血糖的金标准。

其实糖化血红蛋白最大的特点就是“稳”

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所以能够反映出血糖在三个月内的真实水平。

所以这也赋予了他很多特殊的使命。

  • 1.评定血糖。

很多权威的指南都把糖化球蛋白放到了很核心的位置,视为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

因为它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在这段时间内血糖控制到什么程度,除糖化血红蛋白外,很难找一个类似的物质能这样靠谱。

  • 2.预测并发症。

以往人们更关注的是糖化血红蛋白对血糖控制的衡量,但是在最近几年,很多医生和科学家发现,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跟糖化血红蛋白有很密切的关系。

比如当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的时候,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其实是很小的。

可是当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就非常高。

甚至有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出现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就下降37%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就会降低16%。

  • 3.诊断糖尿病。

普通人需要检查糖化血蛋白吗?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因为除了衡量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用来诊断糖尿病。

早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所颁布的指南就已经表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超过6.5%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

而在我国最近的研究共识,马上也可以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所以在以后,筛查糖尿病可能就更简单了。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可能会更多,因为根据这种方式,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更松了。

三、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控制在多少?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所控制在多少呢?

其实对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一般在4%~6%。

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目标就是这个正常值,越靠近4%~6%,说明控制得越好。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控制到7%以下,可以说是达成目标了。

但是对年轻没有并发症,而且预期寿命比较长的患者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最好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而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比较短的患者,应该适当地放宽要求,只要不超过8%,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但要记住,只要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9%以上,就说明血糖控制已经很差了,无论什么情况,都应该更加积极地控制血糖,这个时候慢性病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与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和意义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更重要的。

很多糖尿病患者更害怕测糖化血红蛋白,因为这可以反映他们真实的血糖控制情况。

而血糖仅仅表现出此时此刻的血糖水平,并不能反映出之前的血糖是否控制良好,而且波动性比较大。

但困难就是糖化血红蛋白患者在家是无法自行检测的,需要采集静脉血进行化验检查。

所以真正能把糖化血红蛋白利用起来,还可能需要很漫长的推广和实践,但是与此同时也希望大家更加重视血糖的问题,把血糖控制好才能更幸福。

参考文献

[1]童于真,童南伟.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精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07):671-677.

哪些营养品,吃不吃都行?医生盘点,4种让你交智商税的保健品

83名患者,用了半年时间,只为了弄清楚吃花生对慢性胃病的作用

谁说肚子疼,喝点热水就好了?53岁患者,实在忍不住了才去医院

你注意过,医生都喜欢测量右侧胳膊的血压吗?因为右侧血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