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糖尿病老太太头晕、恶心,可能是什么病?首先做什么检查?

文 / 健康导报滴滴
2020-12-11 10:38

患者为老年女性,糖尿病多年,肥胖,因为头晕、恶心4小时到门诊就诊。患者于凌晨5点左右出现头晕、恶心伴上腹部不适,无腹泻,前一天晚上也没有吃明显不洁的食物,平时也没有颈椎病及眩晕病史,糖尿病病史有10多年了,空腹血糖一直控制在8mmol/L左右,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考虑:1、要排除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等;2、要排除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因为很多糖尿病病人发作心肌梗死的时候是没有典型胸痛的,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是可以只表现为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不适的。3、要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头晕、恶心; 4、要排除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类似这样的病人首先应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无痛性心肌梗死。因为2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可没有心前区疼痛,如果是心肌梗死没有排除就去做CT等其他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患者猝死的风险。因此要常规先做床边心电图检查,并动态观察。如果心电图没有异常发现,而症状还是不能排除心肌梗死,应动态观察,同时急诊抽血检查心肌酶的变化,在没有明确排除心肌梗死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让患者活动。如果一时不能排除心肌梗死,在动态观察的过程中,保持不让患者活动的情况下,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血管疾病。同时给予吸氧、观察血压等生命体征等。

上面的那个65岁老太太,后来心电图检查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呈弥漫改变,可见多处狭窄,其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达95%,放置支架后血流通畅。该患者发病后,入院相对还比较及时,手术也比较顺利,后来恢复还比较好。心肌梗死时,心脏排血量会下降,会导致全身都缺血、缺氧,不能使用二甲双胍,而且造影之后也不宜使用二甲双胍。因为心肌梗死后的血糖会比平时明显升高,住院期间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必须把血糖控制在一个良好的范围,既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因为血糖过低,容易使心肌梗死的面积扩大;而血糖太高,又容易使心肌梗死病人的存活率降低,因此把血糖控制在恰当的水平很重要,一般把空腹血糖控制在6~7mmoL/L左右,不要低于4.4 mmol/L,餐后一般<10mmol/L,不超过11.1mmol/L。要注意不断地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避免高血糖也要避免低血糖。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一定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都有心前区疼痛,非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10%的急性心肌梗死不伴心前区疼痛,而是表现为其他非典型症状,比如前臂及肩颈的疼痛、颈咽部的紧缩感、牙痛、上腹部的疼痛不适等等;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自主神经病变,不痛的比例就更高,可达到20%以上。因此对于下列病人一定高度重视:①有糖尿病史;②中老年人;③伴有血压高、血脂异常、肥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缺乏运动等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④同时合并胸闷、憋气、气短、出汗、晕厥、感觉非常不适,甚至是难以描述的不适的患者;5、对于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小心,注意鉴别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