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标准如何?家用血糖仪可以确诊吗?如何把握治疗黄金期

文 / 健客堂
2020-11-30 11:19

前几天,也就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The Nurse and Diabetes),目的是让大家了解糖尿病患者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且明白护士在帮助患者控糖、预防、治疗并发症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糖尿病情况有多严重,可能大家平时感觉不出来,但想想身边的人有多少或多或少有高血糖、糖尿病的情况就明白了,根据统计1980年以来,全球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增加了一倍,对于我国来说大约有1.1亿人患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更多,基本上每十个人中有一个可能患病。高血糖对于人体的影响较大,其主要影响到人体的血管,导致血糖损伤、硬化,也因此导致各种并发症,比如慢性的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急性的并发症主要有酮症酸中毒,中风,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发症才是其健康的大敌,一旦出现并发症,急性的可能有生命危险,慢性的后期可能会导致失能、残疾,让人痛不欲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控制血糖是避免出现并发症,并且防止患者过早死亡的重要措施,另外,也有证据表明,2型糖尿病病患面临新冠肺炎重症的风险更高。

糖尿病说白了就是一种人体无法产生胰岛素或者胰岛素相对、绝对不足导致的疾病,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胰腺无法分泌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胰腺分泌功能降低也有过程,有的人快,有的人慢),这类糖尿病多在儿童期就可以发现,也有在成人发现的;另一种就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不足的2型糖尿病,前期多是胰岛素抵抗让人体胰岛素相对不足,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导致胰腺功能丧失,胰岛素出现绝对不足,这类病程一般较长,多在成年人40岁后出现。

其中2型糖尿病占整体患病的九成以上,在古时候被称为富贵病,原因在于这种糖尿病与不良饮食习惯、肥胖、不运动等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其前期患者,可以通过饮食、减肥、以及规律运动达到较好的控糖效果,当然,如果这些日常方法效果有限的话,我们还可以通过口服药物,以及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来进行血糖管控。

那么糖尿病如何诊断,用家用血糖仪可以测量吗?诊断标准如何呢?

很多人会说不就是用血糖仪测指尖血就可以看是不是糖尿病了吗?其实并不是如此,糖尿病不是靠家用血糖仪就能诊断的,因为我们测量的指尖血糖和在医院测量的血浆血糖是有一定区别的。用血糖仪测的血糖是全血血糖,而在医院测量的血浆血糖,这是指去除红细胞等细胞成分后查的血糖,更加精准。

这时候有人问,那是不是说血糖仪测量的就不准确呢?也不能这么说,血糖仪是有严格标准的,尤其是大牌的血糖仪是有误差率的,一般不会超过15%,而且有一些大牌血糖仪跟医院合作较多,其对于数据进行后期调校,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由于有误差率的缘故,家用血糖仪是不能作为诊断使用的。

第一个是空腹血糖,是人在空腹八小时后抽血检查,正常状况血糖值应小于6.1mmol/L,如果血糖值高于7.0mmol/L,并且两次检查均如此(非连续两天),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但目前有机构认为正常人的血糖应该在5.6mmol/L以内,如果高于就应该进行管控,否则容易进入糖尿病前期,并且发展为糖尿病。

第二个是随机血糖值,当然很多地方也会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会在7.8mmol/L,但如果超过11.1mmol/L且有较为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轻)时,应该考虑是糖尿病。这时候可以进行糖耐量测试,进一步观察诊断,以便排除糖尿病问题。

第三个是糖化血红蛋白,国外用的较多,不过近几年我国一些医疗机构也在逐渐使用,其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代表患者三个月内的平均血糖值,正常的标准是在6%以下,一般人都会在5.7%以下,如果发现数值超过6.5%,则可能患糖尿病。不过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平均血糖值,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尽量也应该在测量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进行其他两项检测,以便准确诊断。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而且很多人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可能已经患病,这个比例达到了2:1的状态,就是每两个糖尿病患者可能就有一个人未被确诊,所以这些人的血糖很难达到管控的目标。

血糖不稳定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患并发症的危险很高,很多人体检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可能有高血压,高血脂,眼底有病变,甚至出现肾损伤有蛋白尿,或者出现周围肾病病变等等,这些问题可能都源于血糖的不稳定,尤其是有些人空腹血糖可能检查正常,但餐后血糖偏高,出现餐前餐后血糖大幅波动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并发症,一般来讲餐前餐后血糖应该尽量控制在3.33mmol/L,如果超过了考虑调整饮食或者用药。

而且2型糖尿病控糖有一个现象,就是随着病情或者年龄增长,胰腺功能进一步下降,可能原来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或者习惯,没有效果了,而且这种情况受体重、活动、其他药物影响以及生活方面的变化都有关系,这时候可能就需要进一步调整控糖的方法,包括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以及更严格的控制饮食,或者使用药物,调整药物,甚至使用胰岛素。

所以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做好一辈子与糖尿病相伴的心理准备,而且要跟医生保持紧密的联系,注意健康的微小变化,尤其是要做到自我控糖,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控糖目标。

说到控糖,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用药,尤其是注射胰岛素,很多人会排斥使用胰岛素,认为这会让病情进一步加重。

其实,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可帮助人体细胞吸收和处理葡萄糖,不过使用胰岛素有可能会让人发胖的副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抵抗,但可以通过饮食控制以及运动来改善。

有些患者抗拒使用胰岛素,有的人担心注射胰岛素会让人病情加重,也有人担心每天都需要注射,自己把握不好,或者恐惧打针等等,而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患者控糖出现问题。

首先注射胰岛素并不会让病情加重,胰岛素注射可以减轻胰腺的负担,让胰腺有休息的时间,因为本身糖尿病跟胰腺功能受损有关,为了达到血糖控制目标,胰腺不得不超负荷运转,这就形成恶性循环,而胰岛素的注射就起到了减负的作用,延缓胰腺功能减弱。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早期或者前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可能暂时逆转病情,有患者甚至多年内保持正常血糖水平。

其次,根据用餐时间正确注射胰岛素很重要,一般来说常规的胰岛素选择在餐前半个小时注射,让胰岛素能够处理进入血流中的葡萄糖,但如果时间不对,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而低血糖更加危险,有可能导致头晕、意识丧失等。

再次,有时候在某些情况下,就算开始使用胰岛素,依然有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主要原因也较多,一方面跟人体适应有关,另一方面一些患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没有耐心,缺乏对胰岛素的认知,导致治疗计划失败,这就可能需要患者跟医生再次沟通,必须听从医嘱,制定更理想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管理极具挑战性,需多方面配合。既需要患者自律、长期控制饮食、规律运动、定时监测血糖水平,也需要医生有针对性制定治疗计划,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管理糖尿病,通过保持个体化的糖尿病控制,降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确保患者更长寿和健康。

正常人到2型糖尿病并不是直接出现问题,而是有一个中间阶段,就是糖尿病前期,也就是是血糖水平高于正常水平,但仍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情况。比如空腹血糖超过了6.1mmol/L,低于7.0mmol/L,这种情况在医学上也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前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身体会有这方面的健康问题,而且“三多一少”的症状,往往前期不明显,或者跟其他疾病相似,只有通过血液检查才能诊断出现血糖水平较高。

所以,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几乎是在确诊糖尿病后才开始采取治疗及管理措施,最大的原因是患者们可能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之前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或低估了它的重要性,根据资料显示,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未来3-5年内,有一半可能进入糖尿病阶段,比例很高,等到确诊时一切都太晚了,这时候可能通过饮食和运动已经无法做到很好的控制血糖,必须终生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所以,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尽量每年定期体检,或者在家中通过血糖仪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提前发现问题,尽早治疗,以防病情恶化,充分利用这个可逆转情况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