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测血糖1怕痛2怕麻烦3怕花钱,有好办法吗?

文 / 糖尿病同伴
2017-07-04 14:03

很多糖友不愿意测血糖,一是麻烦,二是怕痛!有什么能代替每日监测血糖吗?

一、为何要测血糖,身体没不舒服也要测?

其实有这样疑问的糖尿病友还真不少。而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举例来说:就像是学生每天都有去学校上课,你要怎么知道他书念得好不好,最好的方式就是问他考试的成绩如何。而监测血糖的意义就是对自己的血糖控制的情况做一个考试,了解血糖控制的好坏。如果自己监测血糖的数值都很好的话,三个月一次期中考(糖化血红蛋白)的成绩一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这就是监测血糖的目的。

二、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好,还用得着常测血糖吗?

1、糖化血红蛋白反映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可以反映既往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不会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在临床上被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7.0%。

于是有糖友表示很兴奋,测糖化血红蛋白2~3个月才测一次,不用空腹就可以测。

2、测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一劳永逸,还得测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只能反映血糖的平均水平,是不能反映平也不能时的血糖真实情况的,糖化血红蛋白也有其局限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它有“延迟效应”,而且既不能精确反映糖友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粗汉子,性格粗犷,掌管大局;而自我血糖监测是个柔妹子,性格细腻,体贴入微。总体血糖水平可以粗犷地反应,但具体血糖变化的细节还需要细腻细致地表达,这样才能对血糖控制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3、糖化正常但血糖波动大风险高,糖化不能反映低血糖

有的糖友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可能存在显著的血糖波动,比如较高的餐后血糖,这会令患者面临心血管疾病等各种远期不良预后的风险;

又比如有的糖友会无症状性低血糖,将会令患者面临更大的短期风险,尤其是从事驾驶等高风险活动的糖友。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评价平均血糖却不能评价血糖的波动性。

三、糖尿病人如何评价血糖,还得靠血糖监测

唯有自我监测血糖,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无论你采用的是哪种降糖方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或是口服降糖药治疗亦或是胰岛素治疗,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都是对方案做出合理调整的先决条件。

四、合并一下病症的糖友测糖化血红蛋白时结果可能受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红细胞的寿命息息相关,任何可引起红细胞平均寿命增加的因素(如脾切除)都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

任何可缩短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如溶血性贫血、血液透析)都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五、糖化只是三个月血糖平均值的总结,平时预防急慢性并发症,还得测血糖

测血糖就像给健康上保险,测得对测得准就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此时我们通过该指标就无法准备判断糖友的血糖水平,而需要更多地依靠自我血糖监测数据。所以糖尿病人要加强血糖监测,怎么测血糖,以下5条很重要:

(1)不稳定的 1型糖尿病或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应每天检测三餐前、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

(2)血糖不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检测3到5次空腹和餐后血糖。

(3)有低血糖症状者需要随时监测血糖。

(4)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每周需要多次监测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

(5)稳定的2型糖尿病:每周至少检测1~2次餐前或餐后2小时血糖。

最后要强调:监测的血糖值一定要记录下来,是就诊看病的重要依据,否则白测了!

微信公众号tnbtb88(糖尿病同伴),改变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