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有点甜:“糖”妈妈“孕”事

文 / 健康博济
2018-05-18 19:27

“患有糖尿病,我还能有宝宝吗?”

这是一个患有糖尿病的年轻妈妈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备孕生下健康宝宝的甜蜜故事!

一切还得从一则朋友圈消息说起↓↓↓

要感谢你

“糖妈妈”在朋友圈里为热心医生“打 CALL”

“……每次血糖高了,内分泌代谢病科的医生都会安慰我,给我耐心指导用药和饮食,特别感谢遂宁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以前以为不能生宝宝了……”这是蒋女士最近有感而发,在朋友圈里写下的一段话。

蒋女士今年25岁,家住蓬溪县,是一位有6年糖尿病史的妈妈。2015年和2017年,她先后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剖腹产生下两个健康的宝宝。蒋女士表示,“两个宝宝能够健康生下来,离不开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医生护士的悉心帮助。”

“我一度以为,我可能再也无法生孩子了”

2014年2月7日,血糖偏高的蒋女士怀着忐忑不安的焦躁心情,住进了内分泌代谢病科的病房,进行备孕前的血糖调整。之前,她曾流产一次,又因糖尿病合并妊娠引产过一次,两次经历给她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我一度以为,我可能再也无法生孩子了。”蒋女士在电话中说道。

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医师朱晓荣是蒋女士的主管医师,了解她的情况后,十分心疼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多次跟她聊天沟通,为她进行心理疏导。“糖尿病虽然是终身疾病,但只要控制好血糖,一样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你不要有心理负担,我们一起努力。”朱晓荣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蒋女士重拾了信心。

朱晓荣为蒋女士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并对其饮食、生活方式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2月18日,住院11天后,蒋女士的血糖终于恢复正常。出院前,考虑到她的情况特殊,后续还有妊娠需求,朱晓荣主动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她,让她有问题及时咨询沟通。

“糖妈妈”被幸福撞了一下腰,收获了两个健康宝宝

带着对宝宝的渴盼,蒋女士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血糖控制的很好,偶尔出现问题,她就积极跟朱晓荣进行咨询沟通。

一年多来,在朱晓荣热心的帮助下,蒋女士的血糖得到了严格的控制,最后终于再次成功妊娠,并在2015年成功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2017年,她的第二个健康宝宝也来到了世上。

//////////

科普时间:

妊娠糖尿病长什么样儿?

“像蒋女士这样,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所以一定要对妊娠糖尿病加以重视。”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吴艳介绍说,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如果孕妇不加以警惕,将会对妈妈和婴儿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哪些人容易患妊娠糖尿病?

以下6类人群请认真对号入座

1.高龄产妇。与年龄小于25岁的孕妇比较,25~35岁者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增加2.9倍,>35岁者妊娠糖尿病危险增加5.2倍

2.妊娠前体型肥胖的女性

3.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史

4.一级亲属中有已知的糖尿病患者

5.有糖耐量异常的历史

6.既往有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对孩子的影响:

1.妊娠糖尿病使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巨大儿、羊水过多、死胎、自然流产、胎儿畸形、足月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死亡或脑损伤等)高发

2.妊娠糖尿病的孩子将来变为糖尿病的几率明显上升,妊娠期间血糖控制不良将使孩子更加容易成为糖尿病

对妈妈的影响:

1.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妊高症发生率升高

2.变成糖尿病的可能性明显升高 (产后6个月-28年,糖尿病累积发病率2.6%-70%)

3.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增加

4.妊娠期发生妊娠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增加

好可怕哦,既然妊娠期糖尿病危害如此大,应该如何预防呢?

吴艳主任为您支招:及时发现,严格控制!

1.孕期按时产检,尤其是24~28周的糖筛检查。

2.控制饮食:营养均衡、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控制甜食、水果不可过量。

3.控制体重: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妈妈,整个孕期体重增加的适宜值为12.5kg左右,孕中晚期每周增加0.36~0.45kg。

4.适当运动:孕妈妈每天应不少于30分钟的低强度活动,最好有1~2h的散步、体操等户外活动,孕期瑜伽、游泳也是不错的选择。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该如何应对?

吴艳主任表示:这三点是关键!

一是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进行血糖调整,合理用药,不要因为怀孕了顾忌胎儿就不敢治疗,因为妊娠糖尿病用药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二是管住嘴,合理饮食,有效控制体重增长是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

三是迈开腿,孕妈妈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游泳、散步、孕妇瑜伽、提肛运动等都比较适合孕妈妈。

温馨提示: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也不必过于担心,一般通过合理治疗并在饮食方面加以注意,大部分的孕妈妈都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将糖尿病对母婴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监测血糖

孕妈妈要多学习、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在家监测血糖,也可以直接去医院监测,及时记录血糖值,了解血糖的变化。

专家介绍:

吴艳,硕士研究生,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糖尿病周围血管与足病变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遂宁市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获得2009、2010及2013年度遂宁市中心医院“优秀管理干部”奖, 2010年获得遂宁市妇联颁发的“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9年曾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先后前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糖尿病中心参观学习。长期从事内分泌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糖尿病预防、强化血糖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研究方向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骨质疏松症。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甲亢、高脂血症、痛风、肥胖、儿童矮小症等的诊断治疗。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朱晓荣,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遂宁市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委员;1998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医学学士,长期从事内分泌专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负责科室教学、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性高血压、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痛风、肥胖等的诊断治疗。于2008-2009年在华西医院糖尿病足诊治中心进修学习,师从我国著名糖尿病足病专家冉兴无教授,对糖尿病足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图文:术凡

版式:新锐

编辑:熊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