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先治心”,一位糖尿病医生的肺腑之言
我的名字叫杨铁成,是一名糖尿病医生。
在去台湾之前,我的工作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我不努力,而是我没有意识到传统的治疗模式对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束缚,堪称根深蒂固。在治疗慢性疾病的路上,我们总是太急,急于想着一下就教会病人自我管理的各种方法,从而战胜这种疾病,但是我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药物知识、生活习惯都是几年乃至几十年时间逐渐形成的,要想立即做出改变,真的非常难。
很多东西,我们都认为它是对的,但是在糖尿病人身上,它可能很难实现。即使换成是我们自己,其实我们也不一定能够比病人做得更好。
我以前就有过这么一个病人,他来自于山西农村,儿子现在北京工作,来看病的时候心怀着很大的希望。
这位病人是62岁的老者,查出来时血糖已经很高,经过住院强化治疗和在院内的糖尿病饮食治疗,血糖控制得比较平稳,他家人都比较开心。在住了7天快要出院的时候,这位老人的情绪突然显得有些异常,经过仔细询问过后我才明白,因为营养师对他说早餐应该用牛奶或豆浆来代替糊化的米粥,这样才能保证餐后血糖的稳定,也就是出院之后尽量不要喝粥了。可能我们都觉得这个建议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事实上,这位老人出生在山西农村,家里一直都有着喝粥的“传统”,加上那里的交通不是很方便,每一餐想要准备牛奶或者豆浆,基本很难实现。这位老人喝了几十年的粥,突然不让喝粥,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但是自己的身体健康又很重要,他不想再让家人担心。我当时就跟他讲过一些道理:人生中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必然要舍弃一些东西,喝粥这种习惯应当舍弃。
等到这位老人出院之后,我给他打了几次电话,他说自己在努力控制,一切都很好。但是,半年之后他又来到了医院,这次检查发现他的血糖控制得很差,而且已经出现了并发症。我对这样的事实很无奈,我一直都觉得是病人不能执行医嘱的错,对这样的结果我也表示很郁闷。
当我去台湾之后,带着这个问题去询问当地的高级营养师,得到的答案却让我感到很惭愧。
营养师是这么跟我说的:当你在看这个病人的时候,首先你要想到这是一个普通的人,然后才是得了糖尿病,只为病而忽略了人,显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因为很多时候医嘱是无法在一个正常人身上顺利执行的。
糖尿病患者确实不能喝糊化的东西,但是喝粥是别人家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你的一句话就能改变这个事实吗?显然不行。
我们医生要想办法来适应他的生活轨迹,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任何病人身上。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在患者做粥的时候往里面加入适量纤维粉,这种东西没有异味,价格也不高,其稠化的程度稍亚于米粥,但是这样的办法却可以完美解决病人的问题。
我惭愧地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呢?他回答说:很多的治病方法并不是我自己发明的。我翻阅过无数的资料,请教过无数的老师,最后自己还喝了很多次这样的粥,才会给病人推荐这个的。
这个困扰我很久的心结终于被解开了,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哪位病人道歉。
在医院我还遇到过一个不一样的工作人员,这位外表睿智的卫教师,居然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她在10岁的时候就被诊断为一型糖尿病,当时她一度很迷茫,但是好在台湾的帮扶组织和卫生组织很快就联系到了她,将她和很多1型小朋友集中起来进行糖尿病教育。后来,她的生活并没有受到疾病的太大影响,后来她果断选择了学医,目的就是要报答那些帮助过她的人。进来诊所的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都由她来做卫教,她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1型糖尿病不可怕,战胜它我们依然美丽。
当我身上的思想和行为中根深蒂固的糖尿病治疗模式与台湾糖尿病共同照护体系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我彻底被他们征服了。
台湾的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是跟英国与美国最新的糖尿病管理理念和模式同步更新和改变的,加上本地化的拓展,特点是利用自己强大的卫教师、医师、营养师团队来共同照顾病人,对病人进行长期的跟踪管理。台湾模式体现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都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医护人员的角色则是帮扶、关怀和守护。
返程在即,这一个月有过触动,有不少的收获,这些都已经铭记在心中。
回到已工作了七年的瑞京医院,我感觉是一个刚刚上岗的员工,我将不会再做领导式的疾病管理者,让病人掌握主动权,引导和帮助他们去管理自己的疾病。我曾经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给别人的生活和命运造成巨大的影响,未来我将更愿意用我的学识去丰富糖友此方面知识的缺乏,与糖友一起面对生活中的任何改变,寻求最精准的解决方法。
作者:杨铁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