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挂号费进入1000元时代了么?谈国字号中医与时代责任
——如一/问
最近上海继广州之后又出了个千元挂号费的中医,可喜可贺么?
本人对名老中医充满尊敬,这并不源于是不是国字号本身,而很多时候是源自于他们的口碑。实际上,对于和我一样的很多百姓,是没有找过所谓的名中医看过病的,对他们尊重是一种道德使然、信任使然。
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却给了他们满分,原因是对于中医以及他们在中医杂志多年之后所取得的医学成就让中医重新复活,过去我是这样的印象随从于过去一些老者以及社会对中医以及年轻中医的批判,想当然的把老中医作为了振兴中医的希望。
后来,发觉这并不是肯定的,在中医发展上,老中医不代表方向,不代表中医全部,代表方向的只能是百姓需要。这样,就觉得有必要理清一个现实: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医,成为国字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一直的中医身份,而是百姓的认可和社会的赋予。
名老中医与百姓的关系绝对是鱼水关系,没有百姓之水,中医无法生存,名老中医什么也不是。也正因为此,古往今来,任何的行业生存都需要感念于百姓,敬业敬的是百姓之业,而不是局限于中医当中。
这一点,很多老中医都是楷模。长期以来,中医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仁义和淡泊名利方面一直走的很好,而这也带来了社会百姓对中医行业的尊重,也在其中形成了许多德高望重的中医先生。
中医是需要发展的,也是需要百姓支持的,也是需要钱的,但是这个钱的获得更多的体现在仁义服务和取之有道。所以,传统受到尊重的中医都是淡泊名利,以中医简便效廉验,贴近百姓而获得。也正因为此,中医在各地都是有名医的,而统一于德艺双馨。很多没有国家名号的地方中医,同样有很好的口碑并赢得尊重。
不过,一些名中医除外,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有,有些名医名不符实,有些名中医有名无德,有些名中医追求名利双收,这里边形形色色,不一而论。
但,必须明确的是,追逐名利双收,常常与中医德高望重背道而驰,也有此来讲,国医大师名为技术名誉,实际上还是道德标杆。
这个国字号的目的,不外乎几个意义:一是保留中医血脉,希望真中医存下来,中医不亡。二是行业标杆和旗帜,这也是为了示范引领。三是改变中医被怀疑的形象,赢得群众。因此来讲,与其说国字号是荣誉更加充满了责任,这个责任也是老骥伏枥一般的社会期望,政府期待,中医人期待。
而要实现这个目的,中医中的国字号没有责任是不行的,历史给他们赋予了新的使命,政府给予了无限荣誉,那么自然需要老马奋蹄。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字号中医必须成为全部中医人的楷模,在中医引领和行业标准(技术和道德标准)方面发挥作用,这样才能赢得学界认可,百姓肯定和尊重。
很显然,千元挂号费的问题就与此抵触,这也是行业发展以及国字号引领很差的行动。这里的初衷,分开一般疾病与疑难杂症,让国字号名医更加专心于疑难杂症,实际上这都是差强人意的解释。名老中医口碑相传并不建立在疑难杂症,而往往是普通病例,这一点我们可以回顾所有名医的医案记录。只有大众的疾病才能养好一个名医,也正因为普通疾病得心应手,百姓才愿意传颂。高价挂号费,割裂了医生与百姓纽带,而让国字号成为医院或小集体谋利的工具,这一点是可悲的。
而从行业引领来讲,基本也破产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是淡泊名利还是钦慕于名医对应的地位和财富呢?显然,指针方向错了,国字号与铜臭结合,必然引领后来倾慕名利之徒趋之若鹜,这是一个混淆道德底线的行为。国字号一切向钱向权利名誉看,后来者无不为之。
行业形象事关中医千秋大业,而目前中医对百姓来讲已经不是那么轻松点的事情,中医中药资源受控于垄断,医药在药商手里,名医在单位手里,这与过去中医简便廉效验相去甚远。如果国字号不带好头,行业形象将会一落千丈,雪上加霜。
因此,我以个人慷慨言论,希望社会关注于名医资源的合理化运用和开发,以振兴中医的使命感来换回行业自重,以德艺双馨来赢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