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痛,谁最痛 ?

文 / 中医智库
2017-06-28 14:07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中医之痛”这个话题,但又迟迟没能下笔。“中医振兴、拯救中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这些口号已经喊了几十年,可成效如何呢?有没有被重视起来呢?近两年由于工作原因常去各地大大小小的医院走访,关注中医中药的一颗“中医之心”

一次又一次地被耳闻目睹的事实所撞击和刺痛:中医诊室门可罗雀;中药房偏居一隅;一些省市级的中医医院在穷困潦倒中惨淡经营;医院中药使用量逐年萎缩;好端端的一个中医院被莫名其妙地改换成为五花八门的专科医院。

看到中医身陷如此尴尬难堪的境地,总不免心痛万分。

中医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危机?社会各界的人们讨论了很多,照我浅薄的认识来看,最重要原因应该是现代中医医术整体水平的倒退。不是中医不治现代人的病了,而是现代人不知道怎么用中医来治病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医,我们现在认识的这个中医,究竟代不代表真正的中医?我们现在在各类中医医疗机构看到的这些医生的水平,究竟能不能代表中医的真正水平?中医的真正水平在哪里?中医的制高点在哪里?在现代,还是在古代?

中医辉煌的历史———中医的优势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其他类别的医学相比,中医有很多值得骄傲和称奇的地方。中医是一门强调治“未病”的医学。

见微知著,是中医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未病就是尚未成形的病,是处在酝酿阶段的病,这个时候你去治它,不费吹灰之力,可是一旦等到它形成了,成为器质性的病,这就是已病,这个时候就病去如抽丝了。目前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从总体上说还是处于诊断已病的水平阶段,这个诊断技术再先进,也只是诊断出那些已形成的病,对于未病,对于尚未形成的病,现代的诊断还无能为力。

中医文化是一个早熟文化,就像音乐和绘画一样,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达芬奇这样的顶级艺术家所代表的艺术水平,是不是过若干年就一定会有超过这个水平的艺术家出现呢?

搞艺术的人都很清楚,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阶段。在中医领域,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把中华医药推到了一个顶峰,正是垂范领悟了他的医术医道和医学内涵才成就了孙思邈、李东桓、叶天士等一大批华夏名医。现代研究推广中医的人不是也像艺术界垂范贝多芬、达芬奇一样垂范张仲景吗?

中医和西医的比较———当代中医的困惑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医学(简称西医)是目前医疗领域的主流,它的理论与应用之间有一个庞大的技术中介,有大量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借助,而且这些手段越来越先进,西医医生“上路”非常快。而中医没有这样一个中介,传统的中医诊断技术是望闻问切,医术医道靠师门代代言传身教,从中医理论到实际运用有很大的跨度,这就给中医的发展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修炼成一名合格的中医医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识,都是从已病的层次去认识,从这个层次上去认识中医,当然觉得中医处处不如西医。打一个比方,比如一个心肌梗死的病人,心肌梗死发生了,是往中医院送,还是往西医院送?我看100个人会有100个人要往西医院送。如果这样比较,那中医确实要甘拜下风。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对这个有心梗隐患的病人,用中医提前治疗,让他根本就不发生心梗,西医是发生了以后去救治,这两个哪一个更有益?我想100个人会有100个人是赞成中医的。

中医讲究治未病,可现在许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医较劲,这叫以己之短击人之长。现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中医医生,满脑子西医的治病思路,遇到肿瘤病就满脑子想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这些抗癌药。我想这个不是中医,充其量是中医下工。既然是中医,就要有中医的思路,就要临证察机,对症下药。

到过南阳医圣祠里参观过的人都能看到展览馆里有很多非常精致的中医医疗器械,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中医仅仅是内服用药或针灸术,不要忘记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华佗最早掌握了外科麻醉术。过去在乡间有很多擅治骨伤或毒疮的中医郎中,跌打扭伤经他们随手一拂便涣然冰释。中医是一门非常优秀的医学,只可惜后来人不争气,我们不是后来居上。现代的手段还没有办法代替中医原有的望闻问切,而原有的这些方法又在很快流失,搞成这个样子不是中医不好,是我们没有把它继承好。有很多好的医疗技能都失传了,被遗忘了。不读中医经典,不钻研古人的医学精髓,不虚心拜师学艺能行吗?

唇亡齿寒———中医之痛诱发的中药之痛

中医中药,中华瑰宝,一对唇齿相依的难兄难弟。随着中医渐渐与世人距离的疏远,中药的应用也会跟着萎缩,尤其是很多传统常用的中药品种、中药剂型尤为突出,很多过去常用的中成药在医院已经找不到了。湖南一家大医院药剂科主任介绍,香砂养胃丸在他们医院现在只有儿科一位老教授开方给儿童研碎服用,听了之后我都感到有些意外。多好的一个中药品种,在其他的科室怎么就不用呢?还有我所了解的中医眼科常用的明目地黄丸,缓解视疲劳效果非常好,很适用于视疲劳(包括眼睛近视)人群。可是由于缺乏医生的有效推荐指导,竟深藏闺中不为人所识。

目前,中老年人是中医中药的主要消费群体。新一代人大小病症基本上都习惯于西医治疗,对传统中医药缺乏认知,信任度不高,中医医生又青黄不接逐步老龄化。我们这一代人青睐中医药,但下一代人还能不能够继续成为中医中药的忠实消费者?过去老百姓在乡村药铺,有病看中医郎中花很少钱就能治好病,现在看一个感冒动辄几十上百,为什么?很多中药不是病患者不需要了,而是没有医生主张用这些药了。中医中药缺乏一个良好的医学氛围,中药消费群体增长趋势难以预料。很多西医医生又对中药不甚了解。如果将来医学全盘西化了,中药能被医生尊崇吗?唇亡齿寒,中医之痛孰最痛?我想最痛的可能是我们的中药生产企业!

中西药对医学依存关系———中药发展要走出误区

我们现在很多中药企业经营方式一味地模仿西药企业,却忽视了中药和西药的生存模式还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西药(包含医疗器械)制造业和医学界的关系。在现代医学体系中,是西药药品、医疗器械在推动着西医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西方医药企业投入大量的科研力量搞新药、新技术、高科技医疗器械的研发,例如,青霉素的发明,抗菌素的升级换代,每一次新药、新技术的应用就会带来一次医疗水平的飞跃、医疗领域内的变革。

而中医和中药的关系呢?中医重视人体内在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临证施治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功能部位,深究病因,不但讲辨证,而且还要讲辨病,重视人与人的个体差异。即使病机相同但发病时间、季节不同用药也会不同,和西医诊断用药完全是两个思路。

离开了中医医术,再名贵的中药也不可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也可能毫无价值。中药注定是中医的“依附物”。西药推出新药,医生们趋之若鹜,医院都以拥有最新的高科技医疗设备而自豪。中药呢?也有研制出新药的,但和西药的新药相比,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药。因为研制的这个新药所用的方剂配伍以及药理可能早几百年前就存在使用,无非是新增一个国家生产批文而已。没有医生的临证使用,同样不能为病患者造福。正因为中药和西药的生存模式不同,中医药企业要担负的科研开发应该和西药企业的内容有所不一样。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辨的民族,体现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翻开东西方的军事战争史,不难发现,东方军事发展的核心是重在一个“谋略”上,而西方军事发展的核心始终是在发展实力(武器装备)上,其明显差异不言而喻。中医不也是如此吗?中医凭的是智慧来救治苍生。

现在有一些营销策划机构套用日常消费品的营销模式来运作中医药产品的市场推广,认为一个策划案例的实施就能成就一个销售上亿的中药大鳄,这种医药营销模式真的能带来一个中药品种的持久销售吗?大家都这样做真的就能带动中药市场持久的繁荣吗?中药品发芽开花的根源在中医医术,离开了中医医术的沃土,单纯的中药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中医危机已经引起社会普遍重视,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了拯救中医的行动计划纲领,但中药将要面临的伤痛之忧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觉醒。中药企业如何免遭中药之痛?在中医资源缺乏的状况下,中药制造业如何自救自强?这个问题也许只能由中药企业自己来回答。但我想,办法不外乎围绕传统中医来做,医兴药荣。中药要“反哺”中医,中药企业也要积极担负起振兴中医的使命。只有中医医生队伍壮大了,才能成就中医药事业的繁荣昌盛,这也是中药摆脱伤痛之忧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