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汗,就是流阳气!解一张方子,补阳气,治爱出汗,值得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一直以来,总有读者朋友在后台问我:
文老师,我一动弹就出汗,怎么办?
文老师,有没有啥方子,能让我不出汗?
对此,我想说,出汗作为一种人体的自然现象,不可能避免。
正常出汗,不但不必制止,相反,它还是有利的。
只有病态的出汗,才值得干预。
而你的出汗,是不是病态呢?这就要结合舌脉,和全身的感受来看。
比如说,你爱出汗,哪怕是不动弹,也会出汗,浑身感觉到乏力、爱感冒、没精神、行动倦怠、四肢无力,脉象细弱,舌淡。你得考虑,是不是气虚。
比如说,你爱出汗,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身体肥胖或者超重,四肢倦怠沉重,头发爱出油,大便不成形,甚至长期便溏。那你得考虑,是不是湿气阻滞三焦,导致营卫失和而多汗。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人,因为阳气亏少而汗出不止。这是我今天想和你重点聊的话题。
早年,我们在学习中医内科汗证的时候,听老师讲过这么一张案例。
说有一个人,姓朱,47岁,男的。
这个人,平时身体就不太好。体质弱,爱出汗,容易感冒。话说多了,觉得累。
但是,所有这些,都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他的基本生活,是不受影响的。故而,他也就没太在意。
后来,有一回,他不小心又感冒了。
感冒了怎么办?吃药。吃什么药,我记不清了,反正用药以后,好家伙,浑身汗出不止啊。尤其是在身体稍微动弹以后,那汗就哗哗地流。
与此同时,他觉得出奇地畏寒怕冷,浑身没力气,没有精神头。
这个状态,太难受了,是他最近这一二十年,从没有过的。他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沉细,舌淡苔薄白。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生黄芪30克,熟附片9克(先煎),炒枣仁、煅龙骨、煅牡蛎各24克(先煎),浮小麦18克,麻黄根、炙甘草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剂以后,出汗的现象基本消失了。再用3剂,诸症悉平。
这就是基本的治疗经过。
这里头的学问,其实很好理解。
我跟你讲啊,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阳虚自汗。
就是说,他之所以多汗,汗出不止,源于阳气虚弱。
阳气,有固摄收敛之能。阳气不足,收敛失常,患者就多汗啊。
那么,这类患者,阳气为啥会不足呢?
除了先天体质和其他因素影响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患者之前往往长期气虚自汗。
比如说前面医案里这个患者,在发病之前,就长期易感冒、少气懒言、爱出汗。这个状态,我们当然要考虑,是气虚。
气虚发展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对了,是阳虚。
长期的气虚,是量变。到了阳虚这一步,就是质变。
那么,导致这个患者,从量变一下子跨越为质变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他最近这次感冒,用药后大汗而出。
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次大汗,真真伤了患者的阳气。汗水,为体内阳热之气迫津外出所形成。总这么出汗,得有多少阳热之气,随着汗水流出来?流来流去,这一次大汗,终于超过了警戒值,令患者发展为阳虚自汗。
那么,就诊时的患者,如何看出“阳虚”二字?答案是,他畏寒怕冷、神疲乏力,心悸,睡不好觉。这些都是阳气不足的体现。尤其是畏寒怕冷,最说明问题。阳虚,则寒啊。
这个时候怎么办?补阳气,敛汗。
你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生黄芪30克,熟附片9克(先煎),炒枣仁、煅龙骨、煅牡蛎各24克(先煎),浮小麦18克,麻黄根、炙甘草6克。
这里头,附子用于补阳。你不是阳虚吗?所以要补阳。
其次,用黄芪。黄芪,健脾益气,是补气的。补阳又补气,患者的问题就好了一大半。
最后,用一众收摄敛汗之品,比如枣仁、龙骨、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等。这些,都是敛汗之品,可以用于治标。
你看,这就是用温阳敛汗之法,治疗多汗的过程。
文老师通过这样的讲解,希望让你知道,面对阳虚多汗,中医会有什么样的应对之道,会有什么样的基本认识。
你记住啊,一个人如果长期自汗,伴随乏力、懒言、不爱动、爱感冒等气虚症状,那么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阳虚自汗。阳虚自汗的特点是什么?是在气虚自汗的基础上,加上了明显的寒象。患者多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个寒象一旦出现,我们就得高度重视了。
应对之道是什么?是补阳气、敛汗。等患者有了很大改善以后,再用诸如玉屏风散、牡蛎散等善后。总之,补阳气,是至关重要的。
行文至此,该差不多收尾了。
文老师希望,你能通过这篇文字,对阳虚自汗、气虚自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当然,还是那句话——你不能因为自己讨厌出汗,就非得把出汗看成病态。到底是不是正常的出汗,必须结合全身症候和舌脉来确定。
文中配伍,仅供参考。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