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精华中医论及脾胃常用辨证

文 / 林的健康日记
2022-03-11 09:10

叶天士为清代医学家,一生忙于诊务,著作不多。所著《外感温热论》为温病学建立了辨证论治体系。而由门人整理的《临证指南医案》,集中反映了叶氏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余自弱冠读至古稀,其至醇至精,回味无穷。今就其医话数则,析义如下,以冀与同道共飨。

伤寒必究六经,伏气须明三焦

见于《痞》病篇。叶氏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伤寒当以六经辨证,而伏气为温病范畴,不可用六经辨证。案中有几例伏暑医案,为暑湿内伏,夹食发病,故用三焦辨证,叶氏拟黄芩滑石汤类方施治。

上焦宜降宜通,下焦宜封宜固

见于《吐血》篇。失血属于危症,多由浮阳或痰火盘踞于上,络脉受损所致。亦有少年阴火直上直降者,上为咳血,下为肛瘘。案中对失血治法论述颇详,大旨为上焦以降浮火为主,下焦以固封阴精为要。通降之药如黑栀子、牛膝、苏子、郁金、连翘、牡丹皮、降香等;固封之品如山药、地黄、鳖甲、白芍、黄精、玄参、麦冬等。

治痰须健中,熄风可缓晕

见于《眩晕》篇。眩晕由痰而致者,并不少见。案中多处提到“内风夹痰”“痰晕”“痰多作眩”等。治疗当以健脾化痰为主,佐以平肝熄风,健脾取白术、半夏、橘红、茯苓、陈皮等,熄风取天麻、菊花、钩藤、白蒺藜等。但叶氏又常佐以滋阴药,如何首乌、枸杞子、桑葚子、黑芝麻、柏子仁等,以冀滋水涵木,木平土安。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见于《木乘土》篇。肝为风木之脏,性急而动,所生之病,多风多火,或乘脾胃,或上吸肾水,或木火刑金,或木复生火,故其生病,较他脏为多。但肝病首犯中焦者多,中焦者,枢纽也,病犯于此,脾胃失和,营卫不生,必旁及他脏,故曰“胃为传病之所”。医圣有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其脾胃,乃防变之上策。叶氏所言,与医圣之旨相同。

高粱无厌发痈疽,淡泊不堪生肿胀

见于《肿胀》篇。饮食不节,致病颇多。若膏粱肥厚,贪得无厌,久而营卫失和,经脉不通,在外发为痈疽,在内发为癥瘕。但若一味地清淡饮食,“不食人间烟火”,会使气血不足,营卫失养,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不分,遂生肿胀,这在营养匮乏时期,并不少见。有的人为了瘦身美容,节食过度,引起营养不良性浮肿,当今亦有所闻。

保和化食,白金祛痰,附姜暖中,参苓养胃,生脉敛液

见于《痞》病篇。痞病有虚证,有实证,不可一方通治之。食积者,用保和丸消食化积;痰积者,用白金丸(白矾、郁金)消痰散积;寒凝者,用干姜、附子类温热药温阳驱寒;气虚者,用人参、茯苓类药益气健脾;还有因心劳过度而致者,当益气养阴,用生脉饮治之。

脾升则健,胃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

见于《脾胃》《便闭》《泄泻》等诸篇。脾胃之论,详于东垣,所立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汤,诚补前人之未备。但东垣详治于脾,而略治于胃,叶氏补之,拟定益胃汤(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等)滋阴养胃。且叶氏又将脾胃功能分而述之。此段医话,最为中肯、完备。被医家称为“名言至论,深得内经之旨。”

升之不息为风阳,抑而不透为郁气

见于《肝火》篇。肝为刚脏,内寄相火,五志过激,阳冒无制,必上扰清窍,出现头晕、耳鸣、呕涎等,此即“升之不息为风阳”,治以潜降法,药如焦栀子、羚羊角、菊叶、芦荟、黄连,龙荟丸等。若气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抑制不舒,此即“抑而不透为郁气”,治以疏肝理气法,药如郁金、瓜蒌、荷叶、薄荷、石菖蒲等。

开上郁,佐中运,利肠间

见于《湿》病篇。此乃叶氏治疗湿病之三法,又称“三消走泄法”。湿郁上焦,当开肺气,药如杏仁、大竹叶、瓜蒌皮、桔梗、鲜芦根、通草等;湿郁中焦,当健脾运化,药如白蔻仁、半夏、苍术、白术、藿香、谷芽、陈皮等;湿郁下焦,当宽肠渗利,药如厚朴、大腹皮、枳实、茯苓、猪苓、滑石等。

龙相宁则水源生

见于《肝风》篇。“龙相宁”指龙雷之火安宁,“水源生”指肾水不断资生,唯此才能保持水火交济,阴阳平衡。而临床上常常见到水亏火旺证,即肾水不足、肝火旺盛。治疗上可以采取“急则治其标”平息肝火法;也可采取“缓则治其本”滋水涵木法。前者如天麻、甘菊、霜桑叶、白蒺藜、双钩藤、茺蔚子等;后者如何首乌、地黄、山萸肉、白芍、女贞子、麦门冬、玄参、龟板、鳖甲等。

外饮以治脾,内饮以治肾

见于《痰饮》病篇。叶氏治疗痰饮,遵《金匮要略》痰饮篇治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由外界风寒所致之痰饮,以肃肺健脾为法,方如外台茯苓饮、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等;内饮者,由脾肾气虚所致,以健脾温肾为法,方如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

欲求阳和,须介属之咸

见于《不寐》篇。叶氏治疗不寐,有对肝阳不降,阴亏阳浮证之酸枣仁汤;有对阳跷空虚,阳不入阴证之半夏秫米汤;有对胆火不宁,痰液扰心证之温胆汤;还有对肝肾阴损,浮阳上扰之介类酸咸收敛法,药如龟板、鳖甲、淡菜等,加入养阴之熟地、五味子、山萸肉、天冬等,以使阴阳和谐,夜眠自安。

久病宜通任督

见于《痿》病篇。痿病多责于阳明脉空虚,或肺热叶焦,或湿热下注等。叶氏医案中有任督失养而致者。下肢痿躄,病多久羁,随用参芪,亦未能救下。叶氏用温补任督法,药如鹿茸、肉苁蓉、当归、补骨脂、巴戟天、枸杞子等。方如四斤丸(组成为木瓜、天麻、肉苁蓉、牛膝、附子,或加乳香、没药等),金刚丸(组成为萆薢、杜仲、肉苁蓉、菟丝子)等。

谷食养生,可御一生;药饵偏盛,岂可久服

见于《痹》病篇。痹病治疗比较棘手,即是以毒药攻邪,亦只能祛其大半,叶氏云:“爱护身体,勿劳情志,便是全功道理。”药物是用来纠偏的,祛其所胜,使其平衡,尤其祛风寒、疗痛痹的川乌、草乌、附子、马钱子等,中病即止,不可久服。而谷食颐养气血,充实脏腑,补精御神,乃可享用一生。

清络热必兼芳香,开里窍以清神识

见于《痉厥》篇。痉厥由暑热而致者,是热邪入营,遂逼心包,神昏欲躁,内闭外脱,当取寒凉以清热,芳香以透窍。单清里热则神识不醒,单用开窍则营热不解。故清热与芳香开窍并施。药如羚羊角、玄参、连翘、金银花与石菖蒲、川贝母、炙远志等;其成药如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以及苏合香丸等。

体虚失聪,治在心肾;邪干窍闭,治在胆经

见于《耳》病篇。“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这里所说“体虚失聪”,是指肾阴亏虚,心火独旺,上扰于耳,形成耳鸣、耳聋,为虚证,治在滋肾阴而降心火,如熟地、生地、麦冬、天冬、白芍、山萸肉、鳖甲等,加以磁石、黑栀子、羚羊角等。胆络附于耳,若胆火侵耳,出现耳聋聤胀,为实证,当用清泄胆火药,如鲜荷叶、苦丁茶、青橘叶、夏枯草、牡丹皮、薄荷叶等。

久痛在络,辛润通络

见于《癥瘕》篇。叶氏说:“初病在气,久必入血”;“初病在经,久病在络”,并提出了络病的治法,对中医络病学的完善与发展贡献极大。案中所谓“辛润通络”以及“辛香通络”,是指病入于络脉,结聚成瘕,昼夜俱痛,当用辛润之品,或辛香之品,前者如当归须、青葱管、桃仁、生鹿角、地龙;后者如香附、小茴香、桂枝、肉桂、吴茱萸等。这些药物多为温性,叶氏称为“温通营络”,“苦温通降”。

王道无近功,多用自有益

见于《虚劳》篇。虚劳病多损之于肺、肝、脾、肾,案中治验,有填补精血法,有甘温建中法,有扶阳温肾法,有滋阴养肝法,有通阳守阴法。所用方药以汤剂为主,兼用六味、八味、归脾、虎潜、斑龙、资生、河车等丸剂。叶氏认为,滋补类方药犹如“王道”,缓缓投之,日久建功,不可急于求成;与此相对的“霸道”方药,如大黄、芒硝、附子、黄连、黄柏以及承气类方等,以祛邪为上,久服则损正,这是治疗虚劳病应当遵循的准则。

叶天士脾胃(包括脾肝比较)

1.凡中风症,有肢体缓纵不收者,皆属阳明病,当用人参为首药,而附子,生芪炙草之类佐之,若短缩牵挛,则以逐邪为急。

2.凡补药皆性温,味皆甘,培生生初阳,是劳损主治法则,春病入秋不愈,仪从中治。

3.夫胃阳外应卫气,九窍不和,都属胃病。

4.大凡脾阳宜动则运,温补极是,而守中及腻滯皆非,其通腑阳间佐用之。

5.夫冲脉隶于阳明,胃阳伤极,中乏坐镇之真气,冲脉动则诸脉交动浊阴散漫上布,此卧著欲起矣。

6.凡血病五脏六腑皆有,是症当清阳明之络为要,至于病发,当治其因,又不必拘执其常也。

7.盖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8.盖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9.凡醒胃必先制肝,而治胃与脾迥别。

10.盖肝木肆横,胃土必伤,医治既澼,津血必枯。

11.夫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与脾土有别。

12.凡六腑以通为补黄连味苦能降

13.夫酒谷之湿,皆脾胃阳微不运,致湿邪凝聚,气壅成胀。

14.盖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

15.夫脏寒生满病,暖水脏之阳,培土生金是法。

16,盖肝风木横,胃土必衰,阳明诸脉,不主束筋骨,流利关节也。

17.大凡受纳饮食,全在胃口,已经胃逆之病,加以嗔怒,其肝木之气贯膈犯胃,斯病加剧。

18.夫太阳司开,阳明司阖,浊阴弥漫,通腑即是通阳,仿仲景开太阳之法。

19.夫痞满属气,燥实在血。

20.凡脾肾为柔脏,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

21.大凡药饵,先有中宫以布诸经,中焦为营气之本,营气失养,转旋自钝,然攻病必籍药之偏,朝夕更改,岂是祛疾务尽之道。

22.盖肝木必侮胃土,胃阳虚,完谷而出。

23.凡治痰饮,须辨饮食,食少已极,仪治中宫之阳。

24.凡身中脾阳宜动,动则运,肾阳宜藏,藏则固。

25.凡湿必伤太阴脾,热必伤阳明胃,不分经络乱治,乃不读书医工。

26.大凡久损,必调脾肾为根本。

27.大凡风热淫于内,必以甘寒乃和,梨汁,蔗浆之属,盖胃阴制伏肝阳内风之动,正和《内经》“和阳益阴,肝胃忌刚”之旨。

脾气虚弱

叶氏常用四君子汤、小建中汤、异功散、戊己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神汤、归脾汤等。新方有:

1.谷芽半夏曲方(健脾益胃)

谷芽、半夏曲、橘白、茯苓、木瓜、煨姜。治脾气虚弱、知饥少纳(不食)。

2.人参羌活方(补中升阳,祛风胜湿)

人参、茯苓、泽泻、炙甘草、防风、羌活、独活、细辛、生姜、大枣。治湿热久痢、脾肾受伤、下痢肛坠,为升阳益胃汤的变方(痢)。

3.人参石脂汤(温涩止泻防脱)

人参、粳米、炮姜、赤石脂。为桃花汤变方,治久痢阳明不阖(痢)。

4.健中运湿方(健中运湿)

人参、半夏、新会皮、茯苓、枳实、地栗粉、金石斛。治脾虚生痰湿、哮喘。

脾阳不足

叶氏常用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理中汤、治中汤、苓姜术桂汤、苓桂术甘汤、缩脾饮、益黄散、桃花汤、禹余粮丸、黄土汤等。新方有:

1.加减建中汤(辛甘化阳)

人参、桂心、归身、白芍、炙甘草、茯神、南枣、川椒、饴糖。治劳伤阳气、脘中痞痛、脉濡涩(虚劳)。

2.温通脾阳方(温通脾阳)

白术、茯苓、益智、附子、干姜、荜茇。治能食少运、便溏(泄泻)。

3.干姜荜茇方(温通脾阳)

半夏、茯苓、陈皮、干姜、厚朴、荜茇。治脾阳式微、不运气机、脘痹不饥、便溏(不食)。

4.治中法方(温运脾胃)

於术、茅术、益智、干姜、胡芦巴、茯苓、木瓜、荜茇。治中阳伤而湿聚、腹痛泄泻(泄泻)。

5.人参干姜方(温运中阳)

人参、干姜、半夏、熟附、茯苓、草果。治中阳不运、脘痞肢冷(痞满)。

6.白术厚朴方(温中除胀)

生白术、茯苓、厚朴、肉桂、姜汁。治胸腹胀满、痰多(肿胀)。

7.温中化湿升阳方(温中化湿升阳)

茅术、厚朴、升麻炭、炙甘草、附子炭、炮姜炭、当归、煨葛根、新会皮、黄土。治脾胃阳弱、泄泻腹痛、便血(便血)。

8.草果茯苓皮方(温通脾阳,调气利湿)

草果、茯苓皮、大腹皮、广皮、青皮、厚朴、猪苓、椒目。治脾阳不运、水湿泛滥、胀满便泻(肿胀)。

湿热蕴脾

叶氏常用猪肚丸、清暑益气汤、绛矾丸、肥儿丸、干蟾丸等。新方有:

1.茅术广皮方(脾胃双调)

茅术、广皮、丁香、黄柏、草豆蔻、川连、厚朴、茯苓、泽泻。治湿热伤及中焦、食入胀满(肿胀)。

2.於术鸡肫方(运脾消积开痞)

於术、内金、川连、厚朴、陈皮、姜渣。治脾胃气伤、积聚内起(积聚)。

3.疏脾降胃方(疏脾降胃祛湿)

金斛、厚朴、枳壳、广皮白、苦参、神曲、苓皮、麦芽。治脾不运、胃不降、食下腹胀、大便不爽(肿胀)。

寒湿困脾

叶氏常用平胃散、醉乡玉屑、实脾饮、和中丸、防己茯苓汤、术附汤、甘姜苓术汤、苓姜术桂汤等。新方有:

1.良姜姜黄丸(温脾化湿开通)

良姜、姜黄、茅术、丁香、草果、厚朴。治脾寒夹湿、心痛引背(胸痹)。

2.茅术乌头方(散寒祛湿止痛)

茅术、川乌、姜汁、白芥子、厚朴、广皮、荜茇、茯苓。治寒湿郁阻肢节痹痛、胃痛、便溏(湿温)。

3.温脾汤(温脾燥湿截疟)

草果、桂枝、生姜、厚朴、蜀漆、茯苓。治寒湿犯脾胃、三日疟(疟)。

脾营阴不足

叶氏常用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养营汤、四兽饮等。新方有:

1.当归肉桂方(温养营血)

当归、炙甘草、肉桂、茯苓、炮姜、南枣。治营分虚寒、脐腹痛(腹痛)。

2.归身柏子仁方(补营润燥)

桃仁、归身、柏子仁、桂圆、黑芝麻。治营虚脘痛、得食得按则缓(胃痛)。

3.人参乌梅汤(敛养脾阴)

人参、山药、炙甘草、乌梅、木瓜、湖莲。治痢久阴伤、口渴微渴(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