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基础:谈谈肾有实证

文 / 风行健康课堂
2022-03-10 18:12

临床上,很多男性一说开中药,就说加点补肾的中药。难道肾只有虚证吗?

宋代医家钱乙提出“肾主虚,无实也”之说,对后世影响颇深。有关肾实证及其病理变化,一直被后世诈多医家忽视。但查阅历代中医文献,可以发现,关于肾实证的记载可溯源至《内经》。

如《灵枢·本神》谓“肾气虚则厥,实则胀。”《灵枢·胀论》日:“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疼”《素问·调经论》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按因肾藏志,故志有余实乃肾有余、肾实之谓也)。华佗《中藏经·论肾脏虚实寒热逆顺生死之法》曰“实则烦闷,脐下肿,热则舌干口焦而小便涩黄”。再如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指出“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痛或胀,或热见于二便”。此外如《普济方》,《医学津梁》,《东医宝鉴》,《杂病广要》等著作中,均有关于肾实证的记载。在《千金方》《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等著作中,尚记载有治疗肾实证的泻肾汤、泻肾大黄汤、泻肾玄参散等一些方剂。由此可见,肾实证在临床上是客观存在的。

肾实证之病理机制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为外邪入侵犯肾;二为他脏有病影响及肾;三为肾本脏内伤,邪气盛实。临床上常见之肾实证有风寒湿邪内著于肾经者,称为“肾着”、表现为腰髀酸痛,腹胀痛拒按、小腹拘急、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经闭痛经,脉沉实有力,有湿浊困肾者,则表现为少尿或尿闭、头痛而晕,视物朦胧,耳鸣耳聋,甚则神昏痉厥,不省人事,此者病程较长,湿浊停滞,久之则为溺毒,形成危重证候;有湿热蕴肾者,可表现为小便色黄或赤或白浊、尿频、尿急尿涩,灼热而痛、甚则痛连腰背,日干口苦、睑面或全身浮肿、或出现尿砂石、脉弦数;有瘀血阻肾者,表现为腰背疼痛、或有压痛、活动障碍,阳痿不举。此外尚有肾经气化失常之“水肿”等等。

总之,肾实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医者不可忽视。不能单单一味地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