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天读懂1本中医专著(24):一、物质一元论

文 / 鸿逸谈健康
2021-12-20 18:13

每周一、周二、周三

早上6点

杏林君陪你一起品读

中医专著《振荡发蒙》

和大师一起

理解中医世界观

重新认识中医体系

建立完整的中医思维

此次“读书活动”,已由李末儿老师(S中医创始人韦刃老先生亲传弟子兼儿媳)授权予“红杏林学校”,是特别赠给大家的学习福利~

李末儿老师,学过课程的朋友们都非常熟悉啦!作为S中医传承人,她的授权和推荐,值得信赖!

话不多说

让我们正式开启

今天的“读书时间”吧!

=第24天=

点一点,收听李末儿老师的【原声朗读】▼

图片下 还有红杏林课研团队的【独家解读

红杏林课研团队·独红杏林课研团队·独家解读

红杏林课研团队·独家解读

读书心得:

第三章 西方文化认识真理的历程

一、 物质一元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一元论始终占着重要地位,而西方传统文化并没有这条主线。

当人类的认识,还不能将“物质”概念延伸到可以涵盖“能量”、虚无、信息和人类的认识形式——“思维”本身之前。

真正的物质一元论,也就只能是人们的一种向往,要达到对物质世界统一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科学自身的发展和二十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形势。

一种连续状态的“场”的发现,使人们一直以“形”和“质”的概念加以分割的、离散的实物之间,找到了现实的、科学的联系。

这次物理革命,是因为机械论自然观受其局限,已不能很好的解释世界了。

科学曾将“实物”(一般所说的“物质”)、能量真空看作是不同性质的东西,而爱因斯坦却以雄辩的推理,推翻了这一偏见。

爱因斯坦认为:我们的感觉器官作为实物来感受的东西,事实上只不过是大量的能集中在较小的空间而已。

我们可以把实物看作是空间中场特别强的一些区域,用这种方法可以建立起一种新的哲学背景。

按照这种观点,抛出去的石子就是变化着的场,在变化着的场中,场强最大的态以石子的速度穿过空间。

在我们这种新的物理学中,不允许有场和实物两种实在,因为场是唯一的实在。

我们将爱因斯坦关于“场”一元论的表述与中国古代气一元论的关于“万物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不存在虚无的本体)的表述相比较,又何其相似。

所不同的只是一名为“气”、为“道”,一名为“场”,就好像是同一个人,穿着不同的衣裳。

我们可以想想H₂O的三种状态,固态为冰,液态为水,气态为水蒸气,都是H₂O,只是形态不同而已,而冰和水是我们能看到的实物,水蒸气则看不到摸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