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元一粒的神药,也治不了同仁堂的病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 何己派 编辑/ 陈晓平
“神药”安宫牛黄丸涨价了!
最近,同仁堂下发调价通知,将安宫牛黄丸(3克*丸/盒)的销售价,从780元提至860元,涨幅约为10%,该价从12月1日开始执行。
《21CBR》记者登陆电商平台发现,部分药店尚未调价,确有线上药店已将售价调为860元。
过去10年,这枚药丸已历经过两次调价:2012年7月,每丸从350元涨到560元;2020年1月起,再从560元再上调至780元。
这次调价80元,幅度较小,然而,节奏明显加快,距离上次不到2年。
不要小看这小小药丸,它是北京同仁堂(600085.SH)的第一大品种,80元衍生的市值效益,数以十亿计。
12月7日,受涨价利好提振,同仁堂股价上涨3.37%,市值约为526亿元,全天上涨17亿元。
然而,同为老字号药企,同仁堂的市值,依然不到云南白药的一半,仅是片仔癀的一个零头。3g重的安宫牛黄丸,能不能唤起同仁堂满满元气?
连涨的“富贵药”
长盛不衰的中药公司,通常离不开一味“神药”,比如,千元一粒的片仔癀。于北京同仁堂,就是安宫牛黄丸。
这门药的传承,可追溯到1798年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起死回生”的传奇故事,一直不绝。
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因车祸昏迷,诊断怀疑“脑死亡”,治疗中服用7粒安宫牛黄丸,奇迹般苏醒,“神药”一夜蹿红,声名鹊起。
“宫”原意为宫殿,对应人的脏器是心脏,心脑血管类疾病,是安宫牛黄丸的主治领域。
其功效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等。
对于高血压病史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患家庭,它是常备的救急药。新冠来袭后,安宫牛黄丸也是重症治疗推荐中成药之一。
在官网,北京同仁堂称,安宫牛黄丸还有养生价值。每年惊蛰前后,可适时服用安宫牛黄丸预防中风的发病。
从组方来看,安宫牛黄丸共11味药材,包括牛黄、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等。制作工序则有数道,包括研配、合坨、制丸、内包等,每个丸子搓出来均匀3克。
安宫牛黄丸是标准的富贵药。
牛黄、麝香均是稀缺的名贵材料。目前,1g天然牛黄约在500元左右,1g天然麝香则在400元左右,折合每公斤,均是40-50万元以上的天价,优质牛黄甚至在百万以上,超过黄金。
过去五六年来,牛黄等药材一直在暴涨。2016年时,天然牛黄的每公斤价格,仅在10万元左右。
本次提价80元,同仁堂的官方回应也称,“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了保持上市公司的正常利润”。但是,中药材涨价对于成本的实质影响,并未解释。
官方也显然为后续调价预留空间,声称暂无计划将单颗安宫牛黄丸涨至1000元,会依据原材料价格而定。
王牌“大单品”
同仁堂是中药界的金字招牌,安宫牛黄丸则是同仁堂的王牌之一。
北京同仁堂产品储备丰富,拥有800多个药品常规,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其前五大的品种中,就以安宫牛黄系列为首。
2020年,安宫牛黄丸代表的心脑血管类,是绝对的赚钱主力,贡献了30亿元,占到其医药工业板块的4成营收,毛利率也是最高的,为59.58%,贡献了约18亿的毛利。
过去5年,同仁堂的年营收增长疲弱,营收复合增长率约为3.5%,净利润维持在10亿元上下,市值表现不如人意。
“中药药茅”的称号,之前是云南白药,今年轮到片仔癀,从没能落在它的头上,与其江湖地位极不相称。
最近两年,同仁堂有意识推进“大品种战略”,安宫牛黄丸就是重点培育的产品,在线上线下加强推广力度。
2020年,就安宫牛黄丸,同仁堂启动了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耗资1918.89万元,用以强化其科研背书。
这些努力,都在于将其打造为“大单品”。
美中不足的是,云南白药的白药系列和片仔癀系列,均为国家绝密配方、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很遗憾,同仁堂没能独家垄断。
广誉远等厂商都有安宫牛黄丸,2020年,片仔癀就收购龙晖药业,进军该领域。
同仁堂的壁垒在于,它有独门工艺维持药性稳定,且获批能用天然麝香生产安宫牛黄丸的公司,只有5家,只有他们能将产品标注“双天然”(天然麝香、天然牛黄)。
事实上,同仁堂已成功将安宫牛黄丸做到一家独大,其市场份额高达7成以上,定价也明显高于其他品牌,因此,也享有一定程度的定价权。
若能将金字招牌与之进行强关联,建立品类优势,同仁堂也有机会扶持出大单品,并以“小步快跑”的调价方式,做大规模。
千元安宫牛黄丸或者千亿同仁堂,两者皆有可能。
招牌不亮了
同仁堂的真正瓶颈,不在于资源,而是管理。
10月下旬,同仁堂集团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大会,560余人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自食其“药”》。片子的主角,是同仁堂集团(上市公司“同仁堂”的母公司)原总经理高振坤。
公司官微所发文章,提到高振坤“两面人”真实面目及违法违纪行为,用了4个“严重”:严重破坏同仁堂集团政治生态、严重影响队伍士气、严重阻碍企业发展、严重损害同仁堂品牌声誉。
自他落马,人们才发现,百年老店走入困境,其实有迹可循。
在高振坤任期内,北京同仁堂出现多起产品质量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甚至直接撤回其“中国质量奖”称号。
高振坤 来源:同仁堂官网
对口碑更致命的伤害,是关键的贵细药材克扣,也殃及了其王牌品种。
据中纪委网站披露,在制作安宫牛黄丸等招牌成药时,豹骨、麝香、羚羊角、牛黄等成分不可或缺,高振坤牢牢控制细料采购权,牟利1500万余元。
过往财报中,同仁堂从未披露供应商名单,高的落马意外牵出了一个,“北京亚威中药饮片公司”,光这一家,8年间与同仁堂的细料生意总额,就高达1亿余元。
传承最易毁在一夕间,门人监守自盗,对于同仁堂的声誉和品质带来极大威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21CBR》表示,同仁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内部管理,“运营不畅,影响到同仁堂整体的业绩表现,股价也不太理想,这也是所有老国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困境。”
整个同仁堂体系,最近两年,还痴迷跨界。
比如,他们孵化了新零售业态品牌“知嘛健康”,推出养生咖啡等品种,搜索大众点评平台,知嘛健康咖啡在北京仅开出9家店,其中3家为新店,另还有2家门店显示“尚未开业”。
今年10月下旬,还开业了北京同仁堂药膳的第一家旗舰店,推出同仁堂粹和养生宴,主要特色菜有桂杞三文鱼、同仁大山楂丸等。
“如果跨界过大,且丢了中药这个根本,未来不会太乐观。”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向《21CBR》表示,同仁堂更应聚焦中药主业,“中药大品种是有利可图的,同仁堂具备这个条件和能力,关键是把大品种做优。”
今年6月,北京同仁堂举办股东大会,现场有股东指出公司的市值“令人痛惜”,收获众多掌声,公司管理层的表态,掌声及回应寥寥。
安宫牛黄丸药效再强,也无法让一家衰朽的企业复兴。百年老店重燃生机,它最大的对手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