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优秀人物系列|湖南名医黄付

文 / 中大景福精准健康
2021-11-21 18:08

黄付:中西合璧除沉疴,兼容并蓄疗痼疾

医生简介

黄付,男,46岁,湖南怀化麻阳县人,毕业于南华大学,执业医师,北京医景堂疑难病研究院湖南分院副院长,湖南怀化基层医生联谊会麻阳分会会长,2015年2月被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聘为第二届社区与乡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被湖南省卫健委、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卫视评定为湖湘基层名医。

从医二十多年,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用药精当,组合巧妙,疗效卓著,有着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上亦有所创新。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病的新路。2020年,黄付大夫加入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开始使用“蝎毒疗法”治疗慢性心脑血管病及偏瘫等疑难病,疗效显著,在当地享有盛名。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中风偏瘫等各种疑难病与慢性病。

初见到黄付大夫是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下午,他谈吐亲和,举止间流露着儒雅、谦和的医者风度。这是看惯纷繁凶险疾病才有的从容,这是久持仁心仁术才有的智慧。二十余载行医路,他用自己的仁心仁术写就了每天行医问药的临床生活,照亮了一个又一个与他有缘的疑难病患者。

立志从医,行医济世为积善

艰苦环境激发人的斗志,乡亲疾苦唤醒学医的动力。缺医少药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湖南偏远乡村的普遍现象,在黄付大夫的家乡湖南怀化麻阳县,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小病扛,大病拖,病危等着见阎王”是当时地区恶劣医疗环境的真实写照。在目睹许多患者被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情景,而作为医生却无能为力的事实面前,黄付大夫善良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医生那治病救人的天职激发着他走上了行医之路,并立志要在医学界闯出一片天地,做一个以善为本、以德行医的好医生。这个朴素的心愿激励着他迈过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沟沟坎坎。

高中毕业后,怀着做一名医生的朴素心愿,黄付大夫开始了自己的学医之路,毅然报考了南华大学医学专业。在大学学习期间,其以勤奋著称,深受老师的欣赏。面对各种医学理论,其就像个如饥似渴嗷嗷待哺的婴儿,拼命地汲取着老师传授的各种医学知识。大学毕业后,黄付大夫正式踏上行医之路,随着治疗人数的增多,学识、医术的提高,其成为了周边远近闻名的名医。

从医需系千家忧与乐,临证应胸怀众生疾和苦,这是黄付大夫行医济世的初衷。黄付大夫用唐代孙思邈的一句话表示自己从医的信念——“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比金钱要重要的多,作为一个医生,拯救一个生命比得到钱财更为重要。

“能为病人治好病是行善积德的事情,把病人当亲人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二十多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许多同窗都已为官为商,作为基层医生,黄付大夫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一线,精耕细作,默默地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经他手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到处留下了他解疑排难、诊治病人的佳话。

弃西转中,不惑之年的华丽转身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医生爱德华特鲁多墓志铭上的这段话成为许多医生的座右铭。这位对治疗结核病作出巨大贡献的医生用他的从医经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医生。

但这段墓志铭里,也有着潜藏的无奈——现代医学的不可为,现代医学也并不能完全治愈所有疾病。

从业经验的增加,医术的不断提升,虽然让黄付大夫成功救治了很多病人,但也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困惑。治疗的病人越多,黄付大夫越发现,现代西医学是有其局限性的。很多手术成功的病人,可能一段时间后还会复发,甚至死亡;以对抗治疗为主的医学模式,也难以遏制慢性疾病的增长趋势。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更进一步地消除病人的痛苦?作为一名行医多年的西医大夫,他开始将目光转向一直有所关注的中医学。

自2012年起,黄付大夫便踏上了求学中医之路,八年的时间,他辗转全国拜师学习,并多次参加经方班、脉诊班、痛症班、贴敷班、等各种中医技术培训班。通过与名医大家的不断学习、交流,其对中医医学理论、诊疗经验、用药特色等方面渐有领悟。

既掌握西医的技术,也熟练运用中国的传统医学,黄付完成了自身的提升和飞跃,但对于定位,他始终很明确——要为健康开具更完善的“中国处方”。“我既是一名西医,也是一名中医。”在黄付大夫看来,中医西医就像两艘与众不同的船,虽然二者结构不同,外形不同,但行驶的却是同一个目的地。从西医到中医不是归零,而是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融合进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思维,切实为患者服务。

慢病时代,中医药具有天然优势

慢性病全称是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黄付大夫十分擅长治疗慢性病,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他认为这类病特别难治疗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一是病人的预防观念非常淡薄,都是病发或病重时才来就诊,影响治疗时间;二是医生的防病知识宣传不够,造成人们对这类疾病缺乏认识;三是一般慢性病患都是一体多病同时治疗,加大了治疗的难度;四是患者没有坚持用药。

黄付大夫认为,慢性病症状多,甚至有的患者全身不适,一天要吃很多种药物,治疗慢性病时,应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综合患者的症状特征,分析所属证型,在确定主症的基础上,辨证施治。

比如一慢性胸痛患者,若心痛如绞,形寒,手足不温,心悸气短,舌暗苔白,脉沉浮,首先分析身体阳虚,遇冷,寒从中生,阴寒凝滞,宜温阳祛寒、通经活血,行气止痛治疗。若患者肥胖体沉,胸闷重,心痛轻,痰多,人倦怠,乏力,咯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考虑痰为阴邪,重浊黏滞,阻于胸阳,气机不畅,宜化痰通阳、健脾化饮、行气止痛治疗。

温情沟通,搭起医患之间的桥梁

疾病的治疗没有好的沟通往往会导致疗法上的失败。沟通虽然不是决定病人治愈的唯一因素,但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愈的速度与治愈的质量。

黄付大夫认为,作为医者,应该多与患者沟通,病人来了要学会倾听,这样才能让患者感到尊重和关怀,才能拉近跟患者的距离,才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让患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这也是现代医生最缺的。在大医院就医,一个患者只有几分钟时间,沟通不畅会引起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曾经有一个退行性膝关节炎合并滑囊积液患者来黄付大夫处就诊,治疗1周后病愈,但后因其参加自行车赛,剧烈骑行劳损复发,复到省三甲医院多名骨科专家处检查,诊断与黄付大夫一模一样,患者作为一名教师比较细致,就问医生,何为退行性关节?教授不答,就又问何为骨膜积液?教授还不答,复又问那怎样治?教授说开点药,抽掉积液就好,患者吓得不敢作声,就照其治疗方案,马上好转。但二日后,疼痛肿胀,不能下地,再次到黄付大夫诊所求医。

潜心研究世上病,德汇天下百姓人。从医二十多年来,黄付大夫虽然遍身光环,盛名远播,但他始终怀谦逊之心、习大医之术、行济世之道,如同一颗传统医学文化中的明珠,闪耀着攻克慢性心脑血管病及偏瘫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