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针会提高临床疗效,这是怎么回事?
针灸界有“十针不如一晕”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病人在针灸时出现晕针反应,疗效会非常好。那么,晕针真的能提高临床疗效吗?其机理是什么?
一、什么是晕针?
所谓晕针,即病人在接受针灸治疗时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等症状体征。
一般来说,晕针后让病人休息一会儿,都能即时缓解,对患者并无大的损害。
关于晕针的机理,现代医学认为是血管迷走性晕厥,与短暂性脑供血障碍有关。
在目前的《针灸学》教材中,晕针被列为针刺异常情况的首位。所以,一谈到晕针,医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预防晕针以及晕针后如何救治。显而易见,晕针是不被希望发生的。
什么样的人容易晕针?
一般认为,气血不足的人容易晕针。
有学者认为:从临床看,年轻人较老年人容易晕针,甚至体格强壮者更容易晕针。
但《针灸甲乙经》认为:“刺血络而仆者,何也……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这就明确指出了“脉气盛而血虚”的人比较容易产生晕针。
二、晕针能提高临床疗效
我在临床上观察到,有时病人晕针后反而疗效增加,有时对于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竟然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我从事针灸临床二十多年,这种现象曾经多次发生。我就开始思考,晕针能提高临床疗效,这应该不是偶然现象。
而且,从文献中也发现,历代针灸医家对于晕针提高临床疗效亦有相关的认识。比如,20 世纪80 年代有人报道了部分患者因晕针而获良效的案例。
有学者观察 31 例晕针患者,其中晕针后获得显著效果者 10 例,多数以“疼痛”为主症的患者仅一次而愈。
有学者报道了晕针后反收奇效的 4例颈椎病、上颌窦炎、头痛、膈肌痉挛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晕针现象,然晕针后患者最以为苦的疼痛、嗅觉减退、呃逆等症状均豁然而愈。
有学者总结了 36 例晕针患者,其中 11 例晕针后疾病痊愈,认为“脾气郁结,头痛头昏的情志性患者”晕针后容易痊愈,其中风池穴晕针后疾愈的几率最高,作者认为与风池穴能调节局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有关。
有学者对晕针后疗效提高的 32 例患者在年龄、疾病种类、病情、病程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发现晕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治愈的疾病,多为慢性疼痛性疾病,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炎性病变,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居多。作者进面认认为晕针后疗效提高的多为痛证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
针灸大家胡海牙在《针道秘旨》中指出:越是晕针的患者,病好得越快。
三、晕针反而疗效提高的机理分析
为什么晕针之后效果反而更好?其机理是什么?
清代医学李守先在《针灸易学》中说:“然晕针者,必获大效,以血气交泰之故。俗云针不伤人,此之谓也。”
我的理解是,疾病即意味着机体处于气血不平衡的状态,此时患者接受针刺治疗,当晕针发生时,机体的气血瞬间重新分布,这个过程即能让经络气血获得和调而达到平衡。虽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表现出晕针现象,但事实上是机体在最大限度地调畅气血,从而维持全身气血的平衡。
显然,晕针虽然是不适反应,但晕针却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且,伴随着晕针的缓解,人体气血达到新的稳态,这时机体的适应及对抗疾病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换句话说,晕针让身体更健康了。
四、晕针类似于瞑眩反应
《尚书》中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瞑眩的本义是指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头昏目眩、眼睛不能睁开的临床症状。
所谓瞑眩反应,是指采用各种治疗的过程中,病人所出现的一时性、没有预料到的各种不适症状,伴随此反应之后出现主体疾病的好转或痊愈。显然,瞑眩反应完全不同于药物中毒或药物不良作用。
从临床来观察,出现瞑眩反应,往往预示着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
日本古方派代表人物汤本求真指出:“瞑眩者,不过为药剂之反应现象,其症状为一时性,片刻后此等症状固即消灭,而本病亦脱然痊愈矣。”
医圣张仲景即记载有 20 余条瞑眩反应,涉及的方剂约 10 首。瞑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烦、目瞑、眩冒、郁冒、衄血、下利、汗出、战汗、身如痹、躁烦不知痛处、奄然发狂等。
分析其机理,当与人体正气振奋以及病邪速溃两方面因素相关关:一方面,在邪正相持过程中,某种治疗使正气得以加强,正气即奋起祛邪,导致瞑眩反应;另一方面,病邪为正气所攻,无处容身,夺径外遁而出现瞑眩反应。
进一步说,瞑眩反应是人体正邪交争的反应。或借助于自身正气的恢复,或借助于药力,导致正气振奋和病邪速溃的结果。
显然,晕针即类似于这样的瞑眩反应。针刺时病人正气得以加强,正气攻邪有力,导致邪气逃窜,由此导致了一过性的瞑眩反应。最终邪气退出,正气来复,病症即豁然而解。
当然,晕针毕竟不是正常的针刺反应。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追求高的疗效而有意诱导病人产生晕针。但至少我们应该知道,偶尔的晕针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当正确对待。晕针之后不必恐慌,更不必从此不再针灸,而是把握原则、机动灵活、妥善处置。(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