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唤醒人体的自愈能力

文 / 健康逆生长哈
2021-10-16 00:12

神奇的人体自愈力

自愈力,是我们人体原本就天生拥有、与生俱来的自我防御、自我修复、自我复原的能力。它可以及时自我诊断、自我修复、自我维护,不仅能令疾病自我康复好转,更能保护身体免受侵害。

自愈力来自于人体先天“本能的”精准而完备的自愈系统,它除了通常所说的免疫能力外,还应包括修复(愈合和再生)、排异、内分泌调节、应激等多种现代人们所认知或不知的能力。人体神奇而强大的自愈力,是无法用文字完整地描述出来的,聪明的古代先贤形象地把它称作“正气”,概而言之,从人生命形成的那刻起,我们人体固有的“随身医生”——自愈防护系统,便同时与之形成并在我们身体里安家落户了。

人既有自愈力为何还会生病?

人体不可思议的自愈力与生俱来,但却有强弱之分。自愈力的强弱受先天遗传禀赋和后天环境及年龄、生活模式的影响。

1、先天遗传禀赋

自愈力先天禀赋的不足,注定出生下来身体就“弱”,容易得病且生病后不易好转,比如有的孩子经常感冒、发烧,在传染病高发季节,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被传染,而有的同龄孩子中自打出生后就不易生病,这就是自愈力的先天差异。

2、年龄的增长

自愈力的强弱还受增龄的影响,即中医所讲的“人过四十,肾气自半”。这里的肾气泛指的就是人体的抗御疾病和自我复原修复的能力(即自愈力)。自愈力虽然先天禀赋充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愈力也会逐渐下降,一般40岁左右是个转折点,就是自愈力的自然下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明显。

3、过度消耗自愈力

人体借助自身的自愈力,即使偶尔有致病因素影响,也可以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而不生病;只有当身体的消耗和损害程度超过了个人自愈力的承受强度,身体才会生病。有的人总是浑身毛病,或者得了病不容易好转和痊愈,说明此人自愈力较低。

现实生活中,自愈力的降低是我们不知不觉地、人为的过度消耗导致的。比如,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经常熬夜、贪凉、无节制和不规律的饮食、吸烟酗酒、生气着急情绪波动不稳等等,都会过度消耗人体的“正气”,降低人体的自愈力从而产生疾病。

4、依赖或滥用药物

医学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过度依赖医生与药物,让我们身体的自愈力成了“软脚蟹”,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外力的干扰下门户洞开。于是,健康和医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医学越发达——健康难题越多……所以,要想中止这种循环,我们应该尊重身体自己的规律,充分发挥我们自愈力的潜能,使它成为我们健康的真正保护神。

健康之本,提高人体自愈力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尽量依靠自愈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无论你现在受困于何种疑难杂症,只要相信身体的自愈力,改变生活方式,并积极寻求天然替代疗法,就可以重获健康。

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提高的。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自愈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神奇,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病体痊愈归根结底靠人体自愈力,日常保健更要靠自愈力。

中医针灸可以提高人体自愈力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针灸第一”。

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唯有针灸这种方法具有这种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比如颈肩病、腰膝病、失眠、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脾胃虚寒等等,这些都是利用了针灸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的原理作用的结果,但是,更为神奇的是往往我们在利用针灸“调治”一种疾病的时候,却出现了许多其他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给一个患者针灸治腰痛时,意外发现自己的尿频比原来有了明显改善。

其实,这并不是针灸有多么的神奇,主要是通过针灸激发复原了人体自愈力系统,这些“神奇”的效果反映其实是人体机体内部自己为自己治疗的结果。现代医学研究已经充分的证实,针灸对人体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人休息、运动、营养、心态的结合产生的作用。通过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滋养虚弱的脏腑,通过温通脾肾的经气,激发和固护脾肾的功能,使人体先天之本肾及后天之本脾都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针灸时强调放松与专注,心态需要宁静和释然,这样不仅使经络气血与脏腑功能达到和谐,也使心灵与躯体达到深度和谐,是一种性命双修的养生方法。通过规律施灸,我们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甚至从源头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总之,针灸的作用,本质上就是提高、复原我们人体原本就有的、与生俱来的“自愈力”。通过针灸神奇的能量释放,短期可消除我们能够感知到的病痛,长期可提高、复原、保护我们体内的“随身医生”,使之最大化地发挥作用,让我们少生病、不生病。

中医药临床治病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这是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所倡用的方药治则。针灸不同于方药,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法则。根据《灵枢》所述,针灸治病八法:调、通、引、决、温、劫、补、泻。因补、泻法古今有大量文献论述,故在此主要讨论其他六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虚则掣引之,血实则决之。”其中的调、通、引、决四字,正是针灸最重要的治疗大法。值得重视的是,《灵枢·经水》以十二水比喻十二经,经脉流注如同江河横流。而调、通、引、决四法均为治水之法,缓则调、引,是为治本;急则通、决,是为治标。

调法

王冰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调谓调适。”所谓调,就是调适、调和、调节、调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灵枢·根结》)“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阴,六府为阳。”(《灵枢·终始》)可见调气就是调阴阳、和五藏,此乃针灸基本治法。

调五脏

通过五脏原穴和背俞的针灸,可用来治疗五脏神气病。如抑郁症见五藏神志不安,心神散而不藏,脾忧思而不解,肾恐惧而不收,肝魂伤而狂忘,肺魄伤而悲泣,致焦虑、抑郁、恐怖等症,可取五藏之原(即太白、太溪、大陵、太渊、太冲)和中脘(代鸠尾)、气海针刺。又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应属五脏气乱、气虚者,也可用五脏原穴、背俞为主,运用走罐和针刺等,达到宁心安神、阴阳调和、气机通达、调和五脏的功用。

调督任

针刺五脏原穴即所以调五行,同时也用以调和阴阳。除此而外,针方中还常配合膻中、鸠尾、中脘、气海、关元诸任脉穴,百会、神庭、本神、前顶诸督脉穴,如此任督合用,同样是调阴阳的核心。督、任同调,神气共治,可用于各种精神神经病症。如用督脉百会、大椎、筋缩、腰奇,任脉关元、下脘、鸠尾、巨阙等穴阴阳互(针)刺法,治癫狂痫有效。又如小儿抑郁太息,可取天突、膻中、中脘、神阙和身柱、灵台、至阳等,用药物敷贴法获效。

调乱气

《灵枢·阴阳清浊》:“清浊相干,命(名)曰乱气。”《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调法可用于虚实不太明显或虚实相兼的慢性病症,如郁证、瘿病、慢性喉痹、藏躁、遗精等。尤其适用于清浊相干、气乱于脏腑经络的病症,如胸痹、咳嗽、胃痞、腹胀等。在临床上,可根据脏病取背俞、腑病取募穴,经脉病取荥、输穴(以输穴为主)的原则来取穴,远取与近取结合组方。如气火上逆、清浊相干,乱于胸中心肺者,表现为头胸烦热、俯仰喘喝(气短)、心烦、恐惧、失眠,可选用调气复方,取大陵、鱼际、太溪、膻中、气海、中脘等。

针法

毫针治五脏久病之法调法以针刺为主,迎之随之以意和之,以静、徐、缓、轻、浅、弱刺激为要,可运用调气、导气、平补平泻等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认为毫针的基本操作方法,是静以徐往,微以久留,通调血气,祛邪扶正。《灵枢·官能》强调针刺必须神定气闲、心静手巧,过程徐缓,用针端正,治神安静。

导气之法导气法出《灵枢·五乱》,在于引导脏腑经络中互扰乖错的清浊之气,恢复正常的阴阳平衡状态。故调神气常用徐往徐出的导气针法,和平补平泻调气法,取得微弱针感后静留、久留,以养神气为宜。

通法

包括通经脉、通六腑、通孔窍等方面,要求强刺、深刺、重刺,取得较强针感,并气至病所。

通经脉

通经脉,循经取远端穴和以痛为输、局部取穴相结合,治经脉血气不通的疼痛、瘫痪、痿痹等疾病。通经脉应用广泛,以实证、闭证为主,常取十四经要穴、大穴、针感强者。如通督阳法,可用于阳气闭阻,不能宣达,督阳不通,见身体各部感觉异常,四末不温而寒凉者,多取大椎、至阳、腰阳关等督脉穴。如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总领一身阳气,是最重要的通阳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该穴可适当深刺,有时还可采取多向行针,以获得到不同方向的针感传导。又如针刺内关施以气至病所手法,使针感上传心区,用治冠心病心绞痛。

通六腑

六府,胃、大肠、小肠传化水谷,三焦、膀胱运行津液、通利水道。在临证时以“六腑以通为用”为原则,对胃、肠、膀胱病采用募穴为主的通腑法。

胃病取用中脘、上脘、下脘和梁门、足三里。上脘、中脘、下脘可合称为“三脘”,用以通胃腑、和胃气,《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如胃气不降,见饮食不下、胃纳差、恶心欲呕等,可刺三脘以治诸症。

大小肠病用天枢、大横、气海、水分、垂,取6寸针从胃上穴(脐上2寸、下脘旁开4寸处)沿皮下肌层透刺至脐孔,加强手法,使胃部出现热胀、收缩感即止。又如深刺中脘、天枢,将针刺入腹腔内,可分别用治胃痉挛、小儿急性腹泻等。

通孔窍

以咽喉和眼病为例说明。

开音启闭急性创伤性喉炎,可取开音1号穴(位于颈喉结旁开1寸,即甲状软骨切迹向外旁开1寸,也即紧贴甲状软骨外侧缘),用1寸针雀啄进针,针刺入皮下后。再进针时用呼吸泻法分别进针,紧贴甲状软骨外侧缘边小幅度捻转,边缓缓向深处直刺,刺入约1寸,留针30分钟。

益明通窍风池、球后、睛明深刺,可用治青光眼和视神经萎缩等内眼病。如风池用毫针直刺1.5寸得气,针尖朝向患眼眼底,应用取热法将热送至眼底。球后,毫针直刺1.5寸得气,留针30分钟。睛明穴用毫针直刺1.2寸得气,留针30分钟,浅刺则效果不佳。

针法

通法均应以疾、急、重、深、强刺激为要,取得较强的针感,从而取得迅速疗效。在临床上,可根据相应病症,采用多穴同经强刺激,以构成针穴方阵取效的通六腑针方,和单穴、少穴深刺法的通经脉、通孔窍等针方。

引法

引法,引有引流、引领、引导之义。一般而言,引法是在与病位相距较远处或相对处的穴位进行针灸,以引导经气和调节经气,实际上也是选用针穴调和阴阳的一种特殊“调气”法。

《内经》的“引”

阴阳互引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用阴经穴治阳经病,用阳经穴治阴经病;还包括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脏病(阴病)取背俞(位于阳),腑病(阳病)取腹募(位于阴)等。

气血分治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虚则掣引之,血实则决之。”马莳曰:“谓导引其气。”决,决破其血。气虚宜引经气,血实则决络血,是为针刺两大治法。

标本虚实例《灵枢·卫气》曰:“下虚则厥,下盛则热痛。故实(原作“石”,据《太素》《甲乙经》改)者绝(截)而止之,虚者引则起之。”说明十二经标本上下各有所主病症,属实者当绝其根而止,虚者当引其源而起。虚者在起点(本)引之,实者在止点(标)绝(截)之。

病位上下例《灵枢·刺节真邪》曰:“上寒下热……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是上热下寒,以下引上之法。《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痛……取行间以引胁下。”即为取以下部穴行间,引治上部病胁痛,是引而下之例。

可见,引法可从气反理论去理解,从阴阳、气血、虚实、标本、上下去把握应用。而其中以本(四肢)引末(头面躯干),以标本虚实例来指导引法应用者为多。

引法的应用

针法除可在调神针方中应用之外,这种方法还常用于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疖肿、面部痤疮和慢性麦粒肿等。三叉神经痛见情绪急躁易怒者,为风火上逆之证。针方用面部诸穴浅刺留针以疏通经气,风池、合谷以祛风止痛,配用手足相关荥穴降逆泻火,常有显效。

灸法常以远道穴用麦粒灸法,是为引法之妙用。远道取穴常以身体末梢穴为主。如耳尖穴是麦粒灸和药笔点灸,可用于各种病症,包括各部扭挫伤、多种急性炎症(急性结膜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等)、术后感染和疼痛、急性关节、运动系病症等。再如十二井穴可表里同取,如少冲、少泽治面热面赤、口舌糜烂。也可上下同取,如关冲、足窍阴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等。

决法

决,开通水道,溃堤决岸。“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素问·针解篇》)“血实则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决就是刺络放血。

《内经》放血法

经络诊察 刺络放血法是基于络脉诊察的基础上进行的。络脉形色变化,以审视、扪切为主。望诊以审视血络横暴青紫显露怒张者,则可用刺络法泻之。切诊则必先用切循,以手指扪索络脉,有坚实结聚处用决法泻血。

决法和通法 从某个角度来说,决法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通法。两者的最大区别,通法的治疗部位是经脉,以气至病所和针至病所为主;而决法的治疗部位是浅表显露络脉为要,以放出紫黑瘀血为主。

决法的临床应用

决法有活血通络、清热泻火、开窍醒神、祛瘀决闭等作用,主要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等,常用四肢末端井、荥穴,也可用于肘窝、腘窝和浅表血络显露处。在临床上,可用皮肤针、三棱针、挑刺针和粗毫针等,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体质,采用点刺、散刺、叩刺等法。如从广义角度讲,实际上还可包括割治、刮痧在内。如麦粒肿可用耳尖放血,局部阿是穴针刺放血;斑秃用皮肤针强烈叩刺局部皮损区,使之出血。高热用耳尖、十宣,乳蛾用少商,中风闭证用人中、十宣、十二井,头痛用太阳,点刺出血等。一般忌用于老弱儿童和出血倾向者。

温法

针灸的温法应该包括艾灸、火针和针刺热补手法(如烧山火手法)等有温热效应的治疗方法。以下就艾灸、火针之温法作一简介。

艾灸法

艾灸法的作用特点 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者为宜,如《灵枢·经脉》:“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寒者热之,陷下者灸之,针之不为,灸之所宜,是《内经》所规定的治疗法则。根据艾灸法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瘀血证为主,对慢性病及阳气虚寒者尤宜。艾灸有温散祛寒、回阳救逆、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祛风除湿、养生保健等功效。不仅可用于体弱久病的慢性病症,也同样适用于体强新病的急性病症,还可用于急性热病和痈疖、消渴。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者,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可单用灸法,也可先灸后针,先针后灸等。

虚实寒热皆可灸之 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 但是也可用于部分热证。如李梴《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认为虚实寒热皆可灸之,可助元气、散邪气,使其气复温,热邪发散。

火针温通法

以火针施于穴位和一定部位,借火力和温热刺激,温阳祛寒、疏通气血,适于病势急者。火针法的要点其一是红,指针尖一定要烧得通红,否则无效;其二是快,进针、出针要迅速而敏捷,否则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火针对新病、久病,轻重缓急各种病症均皆适宜。其适应证主要用于疼痛、麻木、瘫痪、癥积、瘰疬等。也有用于高热神昏、四肢强直,角弓反张等危重病症的。

火针和直接灸的特点是作用持久、刺激均衡,对慢性病尤其相宜。故认为火针是直接灸的变法,而称为淬灸。可用大头针将其针尖烧红,对准穴位刺入。

劫法

劫法又可称为解结法、截根法,是以痛为输取穴,以知为度评定疗效的刺灸方法。主要在病灶局部和阿是穴(压痛点)刺灸以解结止痛。具体方法包括火针、艾灸、拔罐、挑割、烙熨、长圆针等。劫法和决法最大的不同,是出气和出血。决法决血络,放血见血;劫法解筋结,松解散结而不必出血。

阿是穴和压痛点

阿是穴 阿是穴(《千金要方》)又称不定穴(《玉龙歌》)、天应穴(《古今医统》)、敏感点、压痛点等,无具体名称和固定部位,是以压痛处和反应点为刺灸穴位,为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的来源之一,用于疼痛诸症。医生在临床上用撮捏、按压等方法检查,问其舒快或疼痛处,是以为刺灸之穴。

压痛是体表反应 压痛是病人对病症的体表反应,压痛应手,按之轻快,刺灸病已。《灵枢·背输》曰:“(背输)皆夹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灵枢·五邪》曰:“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输,背三节五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可见,用按压切诊探测体表的压痛反应,是发现腧穴、应用腧穴的重要方法。

结筋病灶点 切诊时手法用力要均匀,一般多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或侧面,进行按压、点压、推移诊查。左手拇指轻轻点在所要点压部位的一侧,以扶持或固定部位,然后用右手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或侧腹面,点压、推移、循按、提寻,沿经筋或经脉进行逐一寻查。

除上述之外,不少外证(如疮疡、痈疽、皮肤病)在其病灶局部处应用刺灸、拔罐等,也应属于劫法的范畴。

针刺

火针 火针多以局部穴位为主,即是以疼痛处和病损局部的浅表层为刺激部位,也可以循经取穴。火针有不同规格,包括细火针、中型火针、粗火针、三头火针和火鍉针等,可分为深刺、浅刺、烙熨三法,用于不同病症。如深刺法可用于瘰疬、甲状腺结节、腱鞘炎,还可用于疖肿、乳痈的排脓。浅刺法可用于色素痣、寻常疣、扁平疣、皮肤黏膜溃疡等及趾指关节炎,末梢神经炎和顽固性面瘫等。烙熨法可用于直径大于5毫米的色素痣、疣赘、皮肤溃疡和痔、肛裂。

长圆针 将长针、圆针两者相结合,使平刃状针末,一端保持锐锋状,一端保持圆钝状。锋刃端利于透皮进针,使针末直抵结筋病灶点处,且可在粘连或瘢痕中行锐性分离术。在结筋病灶边缘接近正常组织处,则应用圆钝端行钝性分离术。适应于筋痹、骨痹,分别用关刺、恢刺、输刺、短刺法等法,解结松筋。

此外,还有铍针、镵针、锋钩针法等,毫针的半刺、毛刺、浮刺、分刺、关刺、恢刺、短刺、傍针刺、齐刺、扬刺、围刺等,以局部取穴为主者均属此法。

灸法

麦粒灸常就近取穴,以患处中心为主,发散火毒,决闭解结,可视为本法范畴。如胆囊压痛点着肤灸,可立即缓解胆绞痛。对各种痈疽疖肿,也可在其中心部位烧灼。此外对各种痈疽疖肿,也可在患处的周围用小艾炷间隔适当距离围成一圈,然后同时点火,称为围灸。

针灸治病的各种歌诀,多是前人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为了便于记忆和运用而撰写的体裁,其文多流畅自然,朗朗上口。

“五总穴歌”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的“四总穴歌”基础上增加了“胸胁内关谋”而成,概括了面、口、头、项、肚、腹、腰、背、胸、胁等部位的许多疾病的按症取用,在临床中颇具实效。

兹就个人体会所及,按其顺序分述如下:

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脉气之所入,为合。针刺深度为1.2~1.5寸;灸三壮至百数十壮。针感可从小腿部向下放射至足背;仰卧伸腿取穴时,针感间有向上扩散至膝盖的。进针垂直刺入至1.5寸深度时,若针感未能达到上述放射扩散者,可将针稍稍提上2~3分后,再略向小腿外侧刺入。

足三里穴为调整胃肠功能和有关消化道疾病的主穴;并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经常针灸能增加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笔者在临床上常用于:

一、腹部:仅针本穴即有效。若阑尾炎所致的腹痛,可配右侧外陵穴,概用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可立即缓解疼痛。

二、慢性肠炎:配天枢、大肠俞,用提插补法,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

三、细菌性痢疾:天枢、大肠俞;伴有发热者,加曲池;恶心呕吐者,加内关。操作手法除天枢穴用平补平泻法外,其余诸穴概用捻转泻法结合留针。日针1次,一般2~3次即效。

四、胃酸过多症(经常泛酸水,属胃寒范畴):配风池、大杼用捻转泻法,足三里结合留针。已验证多例。一般2~3次即愈。

五、水肿:配三阴交、阴陵泉,用捻转泻法。针前将针体涂上凡士林或油类,出针时不按闭针孔,使其泄水。

六、高血压:配风池、曲池、三阴交;伴失眠者,加神门;伴心悸亢进者,加内关。概用捻转泻法,留针10~20分钟。日针1次,15次为1疗程。足三里穴古人认为有:“升清降浊之功,导痰行滞之力”。笔者曾在“针麻拔牙82例简介”一文中(详见《浙江中医药》1977年第5期)介绍,有46例高血压患者,都加针足三里穴。留针15分钟,使血压下降而顺利拔牙。

七、血丝虫病流火(淋巴管炎)、大脚风(属于古代文献寒湿脚气范畴):流火,配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用提插泻法,出针后不按闭针孔,可流出稠水,日针1次,能加速消退红肿;大脚风(因流火多次发作而形成):配绝骨、三阴交,用捻转泻法,宜粗针刺(26或28号针),出针后不按闭针孔,使其流出稠水,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对早期病例缩小腿围的效果较好。

腰背委中求

委中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足太阳脉之所入,为合。针刺深度1.2~1.5寸,古代文献多谓针0.5~0.8寸,禁灸。针感可从小腿后侧向下放射至脚底,以麻木感为多见。进针时针尖稍偏腘窝内侧刺入,应避开约纹(在约纹上进针较痛)。

委中穴为治疗腰背疼痛及膝关节炎的主穴,对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失水引起的腓肠肌痉挛、中暑、疔疮等症也均有良效。

一、腰肌扭伤:配合腰部压痛敏感点的穴位(如压痛敏感点在肾俞的,配以肾俞穴;在大肠俞的,配上大肠俞穴等)。委中用捻转补泻手法,结合留针,腰部穴位用平补平泻手法,运针10~20分钟,一般出针后症状即感减轻,日针1次,3~4次后,多获痊愈。

二、腰肌劳损:取穴、手法,与上相同。委中穴应用捻转补法结合留针,腰部配穴施平补平泻手法(使患者不感到针下感应难受为宜),运针10~20分钟,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

三、膝关节炎:配犊鼻穴,用捻转补泻手法(虚补实泻)。如关节畏冷者,加梁丘穴。隔日针1次,以10次为1疗程。

四、急性胃肠炎的腓肠肌痉挛(霍乱转筋):配尺泽、承山,用捻转泻法留针10~20分钟,效果良好。

五、中暑:配人中(斜刺)用捻转泻法,结合留针,十宣(十指头)点刺出血,委中刺络放血。

六、疔疮:在本穴放血有显效。回忆1935年间,我在医校毕业不久,见有一村人忽在人中处出现一小疮,始觉麻木不适,经3~4小时后,红肿及面,口唇上翻,来势颇凶,即请民间医诊治,断为“反唇疔”后,令患者双手并举贴壁上,双脚挺直,医者手蘸温水,拍打膝弯内,使委中穴的静脉怒张,再用三棱针刺破,任其流出黑血;并在口唇疮上捣敷鲜紫花地丁(连根,放食盐少许),露出疮头;约经2~3小时后,其病若失,因其疗效卓著,至今记忆犹新。后读《治疗汇要》中:“委中穴刺之,不独疔疮有效,即如痈疽发背,红肿疼痛,及脚膝风湿,即往杖跛足者,针之亦效”,上述针刺放血的操作正与该书记载雷同。

头项寻列缺

列缺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为手太阴之络穴,别走阳明。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针刺深度0.5~0.8寸,古代文献针刺较浅,仅2~3分;灸三至五壮。针感多系局部酸胀,间有向手指放射者。进针时针尖略向内侧垂直刺入。

列缺穴主治咳嗽、哮喘、痰涎壅盛、头痛、颈项强痛,以及腱鞘炎等疾病。

一、头痛:配风池、百会、太阳,概用捻转泻法,结合留针10~20分钟,一般均可立即缓解疼痛。

二、咳嗽:配肺俞、天突,用平补平泻手法,一般2~3次即可奏效。

三、哮喘(发作时停喘):配合谷、定喘(大椎穴旁开0.5寸),用捻转泻法,留针10~15分钟,常可立即缓解喘息。

四、颈项强痛:配风府、百旁(大椎穴上二寸旁开一寸),用平补平泻手法,结合留针。交替运针10~15分钟,一般2~3次即可转松。

五、喘息痰壅(多见于老慢支患者):配肺俞、中府、云门,用提插补法,每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在喘息胸闷严重时,针后常可立即缓解。

六、腱鞘炎:配阳溪、合谷,用捻转泻法,结合留针,加艾条灸10~15分钟,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

面口合谷收

合谷穴,归属于手阳阴大肠经,为手阳明脉之所过,为原。针刺深度0.6~0.8寸,灸三壮。针感可向食指端及手掌心放射,亦间有向前臂放射至肘、肩等处。进针时垂直刺入,如欲使针感从拇指放射,则可靠拇指侧进针。

合谷穴为头面和口腔疾病的主穴,同时,对热病发汗、止汗,及消退慢性病的发热也具一定效果。

一、牙痛:宜按上牙痛和下牙痛配穴,上牙痛配下关穴;下牙痛配颊车穴。概用捻转泻法,结合留针10~20分钟,多能立即制止疼痛。

二、齿龈出血(维生素C缺乏症):仅针本穴,用捻转补法,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可使血止。

三、急性扁桃腺炎:配内庭、天突(针尖向下刺)、少商(点刺出血),伴发热者加曲池穴。概用提插泻法。合谷运针时,可嘱患者作吞咽动作,至疼痛缓解出针。

四、急、慢性咽炎:配曲池、天突(针尖向下刺),急性用捻转泻法,慢性用捻转补法,1~2次即可奏效。

五、热病的发汗、止汗:配复溜穴,运用捻转补泻手法。发汗,泻合谷,补复溜;止汗,补合谷,泻复溜。

六、慢性病的发热:配曲池、大椎,用捻转补法,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对风湿热也有效。

七、腮腺炎:配颊车、翳风、曲池,操作方法:曲池、合谷,用捻转泻法;颊车、翳风用平补平泻,并加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一般2~3次即可见效。

八、早期面瘫(伴有面部肿胀者):除取用面部穴位外加针合谷,可使面肿消退。

九、荨麻疹:配曲池、三阴交、血海、风门,用捻转泻法,一般2~3次即效。

胸胁内关谋

内关穴,归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为手心主之络,别走少阳。针刺深度0.8~1.0寸,灸五壮。针感可向上从肘放射至腋、胸,亦可向下扩散至指端。进针时欲使针感向长放射,针尖宜偏向尺侧进入;欲使其向下放射,则可偏向桡侧刺入。

内关穴主治胸腹部各种病症,如胸痛、胃痛、心绞痛、肝胆痛、呕吐、心悸、房颤、心动过速、膈肌痉挛、疟疾等。

一、心动过速:配风池、神门,用捻转泻法,结合留针10~15分钟,一般3~5次即可见效。

二、胸痛(包括心绞痛):配支沟、曲池,用捻转泻法,结合留针10~15分钟,常可立即缓解疼痛。

三、心悸:配神门,用捻转补法,留针10~20分钟,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

四、房颤:单针本穴,用捻转补法,留针10~20分钟,针感必须掌握向上放射至胸部,常可立即停止发作。

五、胃痛:配中脘用提插补法,内关用捻转补法,常可立即止痛。

六、妊娠呕吐:配穴、手法,均与胃痛同。

七、胆绞痛:配肝俞、胆俞、阳陵泉,肝俞、胆俞用平补平泻;阳陵泉、内关用捻转泻法,留针10~20分钟,一般即可缓解疼痛。

八、肝痛(血吸虫患者肝肿大者常剧痛):配阳陵泉,均针右侧,用捻转泻法,留针10~15分钟。常可立即止痛。

九、膈肌痉挛(呃逆):配膈俞、脾俞、中脘,内关用捻转泻法,留针10~20分钟,其余皆用平补平泻手法。

十、疟疾:配大椎穴,用捻转泻法,须在疟发前1~2小时针刺,一般即可停止发作。

以上诸症中针刺内关时,针感均宜掌握向上从肘腋放射。

十一、中指屈伸不灵(弹响指):单针本穴,用捻转泻法,必须使针感向下放射至中指端,立即可使伸屈转灵。

1.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

4.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

5.少商: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

6.商阳:五官齿咽热昏迷。

7.合谷: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

8.手三里: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

9.曲池:上肢热病高压癫,胃肠五官皮外科。

10.肩髃:上肢不遂肩臂痛,隐疹特色肩髃寻。

11.迎香:胆蛔口歪鼻塞衄。

12.地仓:口歪流涎三叉痛

13.下关:齿病三叉口眼歪,耳鸣耳聋聤耳疾。

14.头维:头痛目眩与目痛。

15.天枢:痛胀秘泻痢疾肠,痛经经乱妇科病。

16.梁丘:下肢不遂膝肿痛,急胃乳痈与乳痛。

17.犊鼻:屈伸不利并膝痛,下肢麻痹关节病。

18.足三里:胃肠虚劳乳肠痈,癫狂神志肢痿痹。

19.条口:下肢痿痹与转筋,臂膀疼痛脘腹痛。

20.丰隆:头痛眩晕癫狂痰,腹胀便秘肢痿痹。

21.内庭:热病鼻咽齿五官,吐酸泻痢便秘肠,跖趾节痛足背痛。

22.公孙:痛吐泻痢胃肠病,失眠心狂气冲心。

23.三阴交:妇科产科脾胃虚,遗精阳痿遗尿泌,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症下肢痿。

24.地机:经乱痛经妇崩漏,腹痛腹泻脾胃病,脾不运水癃水肿。

25.阴陵泉:水肿黄疸腹胀泻,小便不利与膝痛。

26.血海:经乱痛经与经闭,隐疹湿疹丹毒皮。

27.通里:暴喑舌强心悸忡,腕臂疼痛局部病

28.神门:痛烦惊忘眠呆癫,胸胁疼痛高血压。

29.后溪:头项腰背指肘臂,耳目疟疾癫狂痫

30.天宗:肩背损伤肩胛痛,气喘莫忘取天宗。

31.听宫:鸣聋聤耳与齿痛。

32.攒竹:眉棱头痛目睑病,呃逆治疗效果奇。

33.天柱:后头项强肩背腰,鼻塞癫狂与热病。

34.肺俞:咳喘咯血肺系病,阴虚盗汗骨蒸热

35.膈俞:呕吐呃逆喘吐血,贫血潮热与盗汗,皮肤瘙痒如隐疹。

36.胃俞:痛吐胀鸣等胃疾。

37.肾俞:肾虚晕鸣聋腰酸,痿泄不育与遗尿,经乱带下不孕症。

38.大肠俞:胀泻便秘腰腿痛。

39.次髎:经乱痛经带下病,遗精疝气小便窿,下肢痿痹腰骶痛。

40.委中:下肢痿痹腰背痛,腹痛吐泻癃遗尿,丹毒特色委中求。

41.秩边:下肢痿痹腰骶痛,阴痛癃闭痔便秘。

42.承山:腰腿拘痛痔便秘

43.昆仑:后头项腰足踝痛,癫痫滞产昆仑取。

44.申脉:癫狂痫眠头晕痛,腰腿酸痛膀胱经。

45.至阴:胎位不正与滞产,头痛目痛鼻塞衄。

46.涌泉:昏厥中暑儿惊风,癫狂痫眠晕痛眩,咯血咽痛喉痹肺,小便不利大便难,奔豚气急足心热。

47.太溪:头目眠忘精阳痿,咽齿耳病阴虚火,咳喘咯血胸痛肺,消渴月经腰脊病。

48.照海:咽痛目痛失眠癫,经带阴挺尿数癃。

49.内关:痛闷心动速或缓,癫狂痫眠与郁证,胃痛吐逆晕动症,肘臂挛痛内关寻。

50.大陵:胸胁满痛心痛悸,喜笑悲恐癫狂痫,胃痛呕吐口臭病,臂手挛痛寻大陵。

51.中冲:中风昏迷舌不语,中暑昏厥儿惊风。

52.外关:热病头目耳五官,胁痛瘰疬肢痿痹。

53.支沟:热病便秘胁肋痛,鸣聋暴瘖与瘰疬。

54.翳风:口眼牙耳面颊瘰。

55.风池:内风外风颈项强。中风癫痫痛晕鸣,感冒鼻塞口眼歪。

56.肩井:上肢颈项肩背病,难产瘰疬乳房病。

57.环跳:痿痹不遂腰跨痛,风疹特色环跳寻。

58.阳陵泉:黄疸胁痛苦吐酸,膝盖关节肢痿痹,小儿惊风特色症。

59.悬钟:痴呆中风髓不足,颈项胸胁下肢痿。

60.行间:头目妇科阴中泌,胸胁满痛与疝气

61.太冲:头目肝经风热病,经痛闭乱带下崩,肝胃胀痛呕黄疸,癃闭遗尿痿痹痛。

62.期门:吐酸呃逆腹胀泻,胸胁奔豚与乳痈。

63.腰阳关:腰骶疼痛下肢痿,男精阳痿女经带。

64.命门:腰脊强痛下肢痿,男精阳痿女经带,冷痛腹泻不孕育。

65.大椎:外感咳喘热疟疾,潮热癫狂儿惊风,项强脊痛风疹痤。

66.百会:一切神志头面病,脏器脱垂阳举陷。

67.神庭:失眠惊悸癫狂痫,五官头目与鼻病。

68.水沟:惊风神志急救穴,面鼻口病闪挫腰。

69.中级:泌尿男性妇科病。

70.关元:元气虚损肠腑病,泌尿男科妇科病,腹痛泻痢血疝气。

71.气海:气虚肠腑与疝气,泌尿男科妇科病。

72.神阙:中风虚脱阳暴脱,痛胀泻痢秘脱肛,小便不利与水肿。

73.中脘:黄疸胃病儿疳积,癫狂脏躁寻中脘。

74.膻中:心痛咳喘逆不畅,产后乳少乳房病。

75.四神聪:头痛晕眠忘癫痫,目疾单列要记清。

76.印堂:头痛晕眠忘呆痫,子痫血晕鼻儿惊。

77.太阳:头痛目疾与面瘫

78.定喘:喘咳肩背痛落枕。

79.夹脊:心肺上肢上胸部,下胸胃肠腰下肢。

80.十宣:昏迷癫痫与高热,手指麻木咽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