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发凉就是阳虚吗?《伤寒论》还说了好几种情况
现在很多人,对于“阳虚”这个词是比较敏感的。尤其是天气渐凉之后,但凡有点手脚发冷之类的,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阳虚了,或者说是不是属于寒性体质。
既然是寒性体质或者阳虚,自然就需要温阳驱寒了。于是,他们便会用一些辛热的药食去温补阳气。
但实际上,即使经常用辛热之品进补,他们手脚发凉冰冷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充分地告诉我们,手脚冰凉,也未必一定就是阳虚或者寒证。
比如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就说过有多种手脚冰凉的现象,今天我么就一起来讨论一下。
首先一种,那是因为“误汗”而伤及了阳气,从而出现四肢冰冷的情况。这时候,单纯的辛热温阳之品显然就不合适了,而应该以甘草干姜汤之类来“回阳”。
按照《伤寒论》的描述,所谓的“误汗”,就是指有脉浮而自汗出,小便频数而心烦,稍微恶寒,脚挛急等现象,反而用桂枝汤以攻其表,这就是“误汗”。
而“误汗”的后果就是四肢厥冷,咽中干,烦躁吐逆,这时候就应该以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
同时,后世医家发现,这个甘草干姜汤其实也不仅限于“复阳”,对于现代很多四肢长期冰冷的人,且伴有脾胃虚寒者,也是很适合的。
上面说的“误汗”而致手脚冰冷,可能还比较好分辨一些,此外还有一种由于阳气郁结于内而引起的四肢不温,就比较难区分了。
比如《伤寒论》所说的“少阴病”,也有四肢冰冷的现象,可能还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泻下重,这时候就应该以四逆散去调理。
实际上,现代人的手脚冰冷发凉,很多也和阳气的郁结不舒有关。而这种阳气郁结所致的手脚发冷,也不适合用辛热之品温阳,而应该以四逆散之类以透达阳气,使其能够通达全身,则四肢发冷的现象自然就消退了。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四肢发冷,而是因为虚寒所致,按照《伤寒论》的说法是“伤寒,手足厥冷,脉微细,身无热,小便清白,下利,四逆汤温之”。
由此可见,只有这种真正的虚寒所致的四肢发冷,才能用四逆汤去温阳散寒,这种四肢冰冷大多还会伴有脉微细,人也没精神,总是想睡觉等现象;
还有因为实寒而引起的四肢不温,《伤寒论》是这么说的: “伤寒,手足厥冷,脉乍紧,身无热,胸满而烦,用瓜蒂散吐之”。
对于这种实寒内结于胸中而引起的四肢发冷,《伤寒论》认为还会伴有脉乍紧、胸满而烦、身无热、四肢冰冷的症状,应该以瓜蒂散以发散实寒之邪。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 “寒结膀胱”也会引起四肢冰冷。按照《伤寒论》的描述,这种手足冰冷还会伴有“脉微,手足冷,少腹满,按之痛,小便数而白,此寒结膀胱,灸之(灸关元穴)。
由此可见,艾灸关元穴,是很适合于小腹冷痛、且伴有四肢冰冷之情况的;
最后,还有一种因为血脉虚寒而引起的四肢冰冷,《伤寒论》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从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来看,它对于现代人而言,也是比较适合于血虚有寒的四肢冰冷,一般会伴有脉细微。
总而言之,手脚冰冷发冷,确实是一种“寒像”,但并不能见到手脚冰冷就认为必须温阳散寒,而应该具体分析。
即使只论《伤寒论》里的经文,也会有多种多样的情况,阳虚者有之,虚寒者有之,实寒者亦有之,甚至热甚者也有之。凡此种种,总在乎辨证论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