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博士研究生、中粮董事长患癌去世,他的8年抗癌史,值得深思

文 / 奇妙的中医
2021-08-29 09:09


2007年5月,时任中粮集团总经济师、董事长的郑弘波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当时国内多为专家预测他的存活期最多只有3到6个月时间,然而郑弘波却挺过了整整8年的时间,尽管最终因癌细胞全身扩散于2015年11月29日离世,此时已经年满60岁的郑弘波在胰腺癌的斗争史上,整整八年多的生存期已然堪称奇迹。


在很多人眼里,这位博士出身的董事长在很多人眼里,是公司的脊梁,更是众多癌症患者眼中的榜样。

他离世之前,也为我们留下了他的抗癌手记,谨此为癌症患者提供宝贵的建议。


确诊癌症后几度转院,病灶却已然转移


郑弘波在确诊时,所有医生给出的诊断都是只有3~6个月时间。但是他没有选择放弃,辗转多个医院寻找治疗方案,在多方考量下,放弃放化疗而选择了中医治疗。

病情刚刚稳定下来不久后,经过PET-CT检查时,发现癌症已经发生转移,转移到左侧锁骨下淋巴以及左侧肾盂水平位置,当即郑弘波就决定进行伽马刀治疗左侧肾盂水平位置淋巴的转移灶,当时转移灶的大小已经有6x4cm,并且伴有疼痛影响正常睡眠了。

幸运的是伽马刀治疗的效果不错,在治疗后病灶缩小,疼痛也消失了。但是在治疗后不久,突然出现冠心病,情况非常紧急,紧急入院放置了支架。稳定后没有多久,转移灶又发展起来,只能再次采取伽马刀治疗...治疗尚未见效时,左侧腹部疼痛再次加剧,严重影响正常起居睡眠。

这中间经过各种检查仍难确诊,现在依旧在进行治疗,反复的转移、发作,反复的进行治疗...就这样经过了三年时间,三年时间里,郑弘波辗转了多个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新疆军区总医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北京大学第医院等,先后也接触了无数专家,这些专家是郑弘波能撑这么多年的“大功臣”。


对于癌症这个病,郑弘波非常有发言权,特别是在“吓死”和“治死”这两件事上,他是亲历者,他在《我与癌症》中详细提到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癌症被“治死”和“吓死”的认知


“治死”和“吓死”都可以从医患两方面进行分析。先来说说“治死,”从患者的角度来讲,得病后自然是要治病。特别是癌症这种重大疾病,患者和家属都心急如焚,想方设法进行治疗。到处求医问诊的患者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治疗过度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过度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出现。而这些并发很容易和癌症痛苦相混淆,患者只能硬挺,过度治疗反而会导致患者元气大伤,让身体承受不住,引起患者死亡。

而从医生方面来讲,现在对癌症治疗也普遍存在过度治疗现象,不管是手术还是放化疗,都有尽量加量的情况。其实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有实践证明,企图将癌细胞全部杀绝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癌细胞在受到刺激伤害时,生长速度会比原来加快400倍,出现报复性生长,导致出现大量“治死了”的现象出现。但是目前社会现状反而能接受这种情况,不治疗或是限制性的治疗难以被接受,这是全社会都需要反思的一点...

再来说说“吓死”,面对癌症这种重大疾病,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看淡生死冷静面对,恐惧、心理负担大是人之常情,这些负面情绪会导致疾病加重,不治身亡。很多时候患者会“吓死”,完全是因为对自己病情认知不准确,自己给自己定了死亡期限所致。

在这一点上,高明的医生还需要解决患者的心理负担。很多时候医院为了病人不被吓死,会选择隐瞒病情,让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其实,这样做并不完全正确,在了解病情并配合治疗的情况下,治疗效果才最好。郑弘波自己就是了解病情并配合治疗的典型例子,他的治疗效果非常不错。

西医治疗癌症的“三板斧”和对“科学中医”的看法

郑弘波在确诊之后,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是优先考虑手术,如果手术受到限制无法进行的话,只能选择化疗和化疗。这三种方式的西医治疗癌症的“三板斧”,

而这“三板斧”都不太适合他,病灶位置特殊不宜进行手术,放化疗反应太大,效果不好。持续进行放化疗对癌细胞“赶尽杀绝”,他的身体也受不了。所以他开始思考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案,果断选择“与癌共存”,他选择了使用中医进行治疗。

中医主要分为三类:“祖传式坐堂大夫”“官办中医”和“科学中医”,第一类具有一些“秘方”,敢于下猛药,排斥其他医生,但是治死了不负责;“官办中医”则是西医的附属,根据西医治疗的情况辅助进行治疗;“科学中医”不排斥其他医生,也不依附于西医,在熟悉西医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了解了中医治疗后,郑弘波选择了科学中医,从2007年7月至2013年,他一直是采用的科学中医疗法,通过该方案治疗,他的原发灶明显萎缩并已经无活性了。

三种能力和七大要素



在抗癌的过程中,郑弘波总结了癌症发生的诱因,发现体力、免疫力以及恢复能力和癌症之间有很大联系。这三种能力对于健康而言非常重要,身体有足够的体力说明免疫力好,免疫力好的人恢复能力自然也好。

此外,还有七个要素也和癌症发生之间有很大联系。

首先是基因,基因决定了一个人身体素质,如果家族内有遗传病史的话,那么患上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心态会影响饮食、睡眠,也会对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和器官功能造成影响,长期心态差会导致身体内环境发生一些不好的变化;

运动会促进饮食、睡眠,并且可以让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排出毒素的速度加快,对于病情恢复很有利;

睡眠是身体恢复元气的“基础”,好的睡眠可以让身体恢复状态恢复到最好;

饮食是身体能量补充的主要来源,“病从口入”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想要有好的身体,饮食上一定要保持健康;

医药可以治病,在生活中要学会一些医药知识,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可以及时处理,对于健康而言很重要;

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生活规律、饮食健康、心态稳定等都是,这些好的习惯对于健康非常重要。


总结治病之道,郑弘波概括为这样几句话:无病定要防,有病不要慌;看病有主见,治病要坚强;医生要选择,药物要甄量;生活要规律,锻炼不能放;心态要平和,心情要顺畅;病是自己的,只能自己扛;坚信病能好,奇迹降身旁;病患不由己,人生不勉强;生死可度外,生命可延长。


参考资料:

[1] 《我患胰腺癌这6年(健康与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9.6

[2] 《我与癌症》.郑弘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