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探析!

文 / 百年传承健康养生
2021-08-25 12:34

运动神经元病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属于世界性的疑难病症。目前西医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唯一经FDA批准用于治疗本病的抗谷氨酸类药物力如太因其不良反应较多、价格昂贵而难以得到普遍应用。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在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一定疗效。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神经元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脑及脊髓,肾主骨生髓,脑为髓 之海,肾中精气充盛,则髓海得养,肾精亏损必脑髓空虚,精气亏损无以化生气血可见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之气血不足之虚象。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脑为髓海,乃聚髓之处,非生髓之处,究其本源,实由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灌注于脑 ”。描述了肾脏化生精气、充养脑髓的病机。肝肾同居下焦,精血同源,肾阴亏虚必累及肝血,肝血虚损而致 “肝风内动 ”,故患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跳动,有的患者疾病后期可伴有舌肌震颤。因此,补肾填精亦为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大法。肾中阴阳为机体正气之本,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补肾药物对机体的免疫机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补肾药多温燥、滋腻,临床应选择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药物平补肝肾,阴阳双补,刚柔并济则肾脏功能得以恢复,精髓化生充盛。应慎用刚温燥烈之品,以免劫伤阴液。临床选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黄精等药以滋补肾阴,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桑寄生等温补肾阳,以上药物性多温润,具有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阴阳双补的特点。根据患者病情亦多选用紫河车、龟板、鳖甲、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阴阳并补,此类药物含动物胶和蛋白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疲劳。另外补肾之药多滋腻碍胃,勿忘同时加用健脾运化之药,如熟地黄常与砂仁作为对药,以佐治熟地黄的滋腻碍胃,利于药物的吸收。

典型病例

患者,男,65岁,初诊:2016年5月9日。主诉: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4年余。患者2012年出现双下肢乏力,2013年出现双上肢无力,进而出现四肢肌 肉萎缩,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先后服用力如太、甲钻胺等药物,未见明显好转。近半年来病情加重,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加重,言语不清,饮水不呛,无胸闷气短,肉跳明显,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沉细。

现代医学诊断: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诊断:痿病。

辨证:脾气亏虚,湿浊内蕴。

治法:先拟芳香化湿,益气健脾。处方:杏仁10g、白豆蔻10g、生薏苡仁30g、革薜15g、羌活6g、石菖蒲10g、郁金10g、白芷10g、苍术15g、泽泻15g、荷梗10g、川芎10g、丹参15g、炒麦芽15g、肉桂6g。30付 ,每天 1付 ,水煎服,早晚温服 。

二诊:服用上方30付,患者腹胀减轻、食纳较前好转,其余症状无明显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继以益气补肾,养血活血为法。处方:生黄芪 30g、党参15g、生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白芍15g、山茱萸10g、熟地黄20g、巴戟天10g、肉苁蓉30g、淫羊藿15g、鹿角胶12g、紫河车15g、革薜15g、羌活10g、肉桂6g、制附子9g。30付,用法同上。

三诊:服用上方30付,患者肉跳较前好转,双下肢无力症状改善不明显,易疲劳,四肢乏力,纳眠可,大便可,小便频,量多,舌暗苔薄白,脉沉细。以前方加龟板10g、鳖甲10g、狗脊10g、鹿角粉0.5g、生黄芪加至40g,去鹿角胶。30付,用法同上。

四诊:服用上方30付,病情相对平稳,肉跳缓解,腰酸、背痛症状好转,头发颜色变黑,纳眠可,二便调。舌暗 ,苔薄白,脉沉细。前方调整如下:淫羊藿加至20g、鹿角粉1g、 山茱萸12g、熟地黄加至30g、砂仁后下6g。30付,用法同上。

五诊:服用上方30付,病情平稳,无肉跳,双下肢肌肉萎缩无变化,纳可,无口干口苦,小便频数,大便正常,腰背部疼痛较前好转,发色较前变黑,可服轮椅自行行走,步态较平稳,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前方加黄精20g、黄芪加至45g。30付,用法同上。

六诊:服用30付,患者病情平稳 ,无进一步加重。守原法继服,继续调治。

患者诊断“运动神经元病 ”明确,首诊时临床症状除了肌肉萎缩、无力、跳动 的典型表现外,伴有腹胀、纳差、舌质暗红、苔黄厚腻等特点,辨证为脾气 亏虚。湿热内蕴,先以清利湿热为主,使邪去则正安,脾胃的功能得以恢复 ,亦是为进一步温阳补肾、培元固本、扶助正气提供前提。故首诊以三仁汤加减,方中加萆薜、泽泻、菖蒲、荷梗、白芷等清灵化湿之药,分清泌浊,使湿邪无处藏匿,并以羌活气雄而散,味薄上升,与诸沉降之品配伍,可通利三焦,使清气上升,则浊气下降。患者病情较长,久病人络,加之舌质暗红,必有瘀滞,故予川芎、丹参活血通络,使胶浊黏附于络脉的湿邪得以清 除。患者服药后湿邪得清,纳差、腹胀、舌苔等均好转,继以益气补肾,养血活血为法,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益脾气, 熟地黄、山茱萸、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益精填髓,阴阳双补,并于方中加革薜、羌活等清灵升散之品,拨动三焦壅塞之契机,使清气上升,则浊气下降,防止健脾补肾之滋补药呆滞壅塞,使之灌溉渗透全身上下、肢体关节,直达病所。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仍自感乏力,故加大补气之药,并加龟板、鳖甲、狗脊等壮督脉之品,熟地黄加至30g,为防止滋腻,配以砂仁行气。患者病情平稳,带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