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总推后,中医解难题

文 / 华医世界
2021-04-21 18:12
图*国家级非遗王氏妇科王金权教授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至5月一行者,一般认为需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称为“月经后期”。

临床中,国家级非遗王氏妇科王金权教授认为月经后期之基本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

虚多为肾阴虚、血虚,其中血虚包含的虚寒证尤为多见。实证多为气滞证。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月经后期,治法也不同,现举王金权教授临床诊治月经后期验案三则,供临床优秀中医师参考学习。


医案一

高某某,女,27岁

2016年7月12日初诊。

月经推后,45天到57天一行,婚后1年未孕。

患者自14岁初潮以来,月经一直推后,末次月经2016—7—1。量偏少,色暗红,有块,平素腰部酸困,手脚凉,伴口干,经期伴小腹凉、小腹坠痛。

舌淡、苔白,脉沉迟,腰部酸困,手脚凉,精神不佳,纳可,二便调。

妇科彩超及性激素系列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月经后期。

治法宜祛寒调经。

药用:

当归、吴茱萸、甘草各5g

川芎、官桂各6g

炒白芍、益母草各12g、生地18g

黄芪、艾叶、香附、川断各10g

赤芍15g,元胡9g

7剂,早晚分两次水煎服,嘱患者忌恼怒、生冷。

7月19日二诊:

患者手足凉稍有缓解,精神好转,大便稀溏,其余诸症未见缓解,舌淡、苔白,脉沉迟。

上方去赤芍、生地,加熟地18g,7剂。

7月26日三诊:

患者手足凉明显好转,腰酸缓解,大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迟。

守二诊方,7剂。

8月2日四诊:

月经已如期而至,末次月经2016—7—31,小腹凉痛,手足凉均明显好转。

遂嘱其每月行经前10天开始口服艾附暖宫丸,早晚各1丸,温开水送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以巩固疗效,服药期间避孕,3月后准备受孕。

后电话随访,该患者规律治疗3个月,且已于停药第2个月成功受孕。


医案二

陈某某,女,40岁

2016年3月9日初诊。

经期常延后20余日。

患者既往月经尚规律,初潮年龄15岁,末次月经:2016—2—2。

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推后,超过7日,月经周期常在50天左右,经量少色淡,平素常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妇科彩超:子宫内膜厚约1.0cm。

性激素系列化验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月经后期。证属肝肾阴虚。治法宜补益肝肾。

药用:

熟地、焦白术各30g

当归、炒山药、益母草各15g

炒白芍、炒枣仁、南沙参各10g

柴胡、炒杜仲各4g

太子参、丹皮各6g,陈皮9g

7剂,早晚分两次,水煎服。

同时,嘱患者忌恼怒、生冷、劳累。

3月16日二诊:

月经尚未来潮,膝酸困略有好转,白带增多,仍有腰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守上方继续治疗,7剂。

3月23日三诊:

月经已于3月19日来潮,量少,色暗,无块。

药用:

当归15g、熟地18g、川芎6g

炒白芍12g、五味子15g

沙苑子15g、女贞子20g

覆盆子15g、枸杞子15g

仙灵脾10g、仙茅6g

益母草15g、陈皮9g

10剂。

4月3日四诊:

腰酸膝困明显好转、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守一诊方7剂。

4月21五诊:

月经已于4月17日来潮,量适中,色鲜红,不伴有块,不伴腰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巩固2个周期,停药。

随访月经均如期而至,诸症缓解。


医案三


崔某某,女,40岁

2016年12月22日初诊。

经期推迟,37天到3月一行。患者既往月经尚规律,初潮年龄15岁,末次月经:2016—9—15。量中,色暗红,不伴血块,伴腰酸,伴经期胸胀。近2年因工作压力大、劳累,出现经期推后,经常2月左右一行。

胸胁胀满,腰困,白带量少,舌质暗,脉弦。

妇科彩超示:子宫大小如常,内膜厚约0.9cm。

诊断:月经后期。证属肝郁肾虚。

治法宜舒肝养血,补肾调周。

药用:

当归、炒白芍、丹参各25g

醋柴胡、紫河车各6g

茯苓10g,焦白术12g

菟丝子、黄精各15g

陈皮8g,甘草3g

7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水煎服。

12月29日二诊:

患者经水未潮,胸胁胀满、腰酸困有所缓解,白带增多。

舌质黯,脉滑,小腹略有不适。

上方加香附9g,7剂。

2017年1月5日三诊:

患者已于1月3日来潮,量少,色暗红,伴少许血块,胸胁稍有胀痛,腰困,舌淡、苔薄,脉弦滑。

药用:

当归15g、炒白芍12g、川芎6g

生地18g、香附8g、茯苓10g

牡丹皮10g、益母草15g

陈皮8g、甘草5g

5剂。

2017年1月12日四诊:

患者诉上次药后诸症缓解,行经量可、色鲜红、血块减少,遂守一诊方7剂。

2017年2月9日五诊:

末次月经:2017—1—4,行经5天,量可,色暗红,有少量血块,继续予二诊方7剂,并嘱患者经期前10天左右开始治疗,分两次早晚水煎服。

按此法连续巩固3个周期,患者月经能如期而至,行经5—6天,且量中,色鲜。


月经后期之基本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

对于虚寒证,常采用艾附暖宫丸,该方有温经补虚、化瘀止痛功效,主治妇人子宫虚冷,四肢疼痛,精神不佳,肚腹时痛,久无子息。

故病例1属典型虚寒证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女子七七而天癸绝,第二例患者年未至七七而经水推迟紊乱,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故实属肾阴虚证,针对此类患者,常选用益经汤方(《傅青主女科》),妙在补以通之,散以开之,屡试不爽。

第三例患者有明确诱因工作压力大,且尚有胸胁胀满等肝郁表现,故逍遥散是首选方剂。

逍遥散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伴有两胁作痛,神疲食少,脉弦而虚等症的月经不调。

舒肝健脾同时,继以经期养血和血,疗效颇佳。

故该患者使用该方取得了明显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