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资料整理:气血津液在五脏当中生成运化途径
气、血、津液的生成、运化与五脏密切相关。各个脏腑各司其职,共同产生了气血津液。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饮,《易·蒙卦》虞注曰:水流入口为饮。引伸之、可饮之物谓之饮。饮入口之后,在中焦胃中被吸收。进而入脾,脾散精到肺。肺通过宣发而至头面,肃降而下行至膀胱。同时水中精微也布散到全身各个脏腑。此处五脏只涉及了脾和肺。然而其他各脏也对水中精微的生成输布有影响。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运行的通路为三焦。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另《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曰:“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藏,主津液。”《难经·四十九难》则曰:“肾主液,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可见肾主水,包括各种液体,津液、汗、涕、涎均包括在此。
《素问 • 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下输膀胱”。可见,“饮”的这种精气,就是津液。
肾主津液,对津液的运化具有很大的作用。其一为肾的藏精作用,为“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将“饮之精微”津液藏于膀胱。另一个为肾的主水司气化的作用。肾的气化运动,则集中体现在肾气之升降上,肾之降即肾之潜藏,可包括三方面:蛰藏肾精、潜蛰元阳、肾主纳气。肾之升即肾之蒸腾,肾阳蒸化肾阴产生肾气,肾气主升,体现有二:其一,是指肾之精气上达化髓充脑,灌髓海、濡空窍。其二,将下降之津液复上输于肺,浊者由膀胱排出体外,以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平衡。即唐容川在《医经精义》所说:“水入膀胱,化气上行,则为津液,其所剩余质,乃下出而为溺,经文所谓气化则能出者,谓出津液,非出溺也。”
津液从肾蒸腾气化而出,还要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肝主升的功能才能上行。这其中要依赖于肝气的疏泄,津液才能从下而上上乘于心。
心属火,火上炎。从肾蒸腾的津液,经过肝的疏泄功能上达于心,制约心火,从而使心火不亢。“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是心的重要功能。肾中蒸腾而来的津液,和中焦的水谷精微是同一来源,此处说的中焦受气取汁,应当包括津液。此处未见内经原文进行论述,不能明确是中焦“取汁”之后直接入心,还是经过各个脏腑循环之后才入心变化成为血的。从五行相生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经过多重运化之后才能产生的血。
《素问·五运行大论》:“心生血,血生脾”。心生血之后,血生脾。脾的功能有血的营养濡润才能正常发生。下一步,脾的功能正常,则可以从胃继续接受水谷精微完成下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当中,血生成,同时濡养各个脏腑,气也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形成。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中医学理论认为元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水谷精微。《难经》又称“原气”;《内经》虽无“元气”或“原气”之称,但有“真气”之说。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先天之精,先天之气均藏于肾。
元气的生成来源是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气生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肾(命门)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因此,元气充盛与否,不仅与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有关,而且与脾胃运化功能、饮食营养及化生的后天之精是否充盛有关。若因先天之精不足而导致元气虚弱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补充而使元气充实。如《景岳全书·论脾胃》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元气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发挥其生理功能,成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可将津液、元气都是通过三焦来运行的,而且津液是由元气推动而行的,因此津液所到之处也是元气所到之处。
肾中元气生成,与津液一同蒸腾而出,通过肝的疏泄作用,上至于心,推动心的生血作用。此时气血津液均有,下一步入脾,接受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肺为华盖,肺的位置最高)。
《灵枢·邪客》:“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可见,血的运行通路与气、津液不同。气、津液运行的通路均是三焦,而血的通路是脉。血从肺开始就内注五脏六腑了,没有继续循行其他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