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中药竟然活成了资源行业

文 / 昆仑三隐
2021-02-23 00:11

今天同仁堂的新闻刷屏谈不上,但高的事情出现并不意外。就算他不出事,市场也预期马上换届了,到时候可能在国企改革的情况下,会有一些好的预期方向。​中药这行,圈子不大,但是水很深。如今过了20年,这个圈子虽然换了无数面孔,但依然不大,水依旧很深。当下,摆在整个行业面前最重要的,绝对不是什么智商税假说,那都是资本市场臆想出来的。这个行业的市场越来越大,斜率陡峭而且愿意消费中药的年轻人比重已经超过了中年人。智商税这种事,不是不足为虑,而是不值一提。中药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只有两点,一是医、药悖论,二是规模悖论。一、医、药悖论:中医的核心思路是四个字:辨证施治。就是说,同样的胃酸,医生给张三开的药,和给李四开的药方,大概率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叫同病异治。而张三头疼,李四手麻,医生有可能给两个人开相同的药。这叫异病同治。中医的思路是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情况来给他制定用药策略,但是这在中药行内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中成药的本质,就是用同一个组方治疗大部分相同症状的人,这样才能组织大规模生产。但这就导致了医、药存在不可调和的相悖逻辑,这是制约中药行业向上一步走的主要难题。二、规模悖论:中成药生产不同于西药生产的最大特点在于,西药生产是规模经济,中成药却是规模不经济。西药生产,产量越大,成本越低,最大的成本是研发费用。中成药不同,产量增大,成本同比增大,原材料是主要成本。如何理解中药的这个特点呢?生产中成药的主要成本集中在原材料上,而原材料不是工厂生产出来的,是土地上种植出来的,或者养殖场里养殖出来的。因此动植物生长周期、区域气候条件、种养殖规模的波动必然形成各原材料品种的大年和小年,这就意味着成本是不易控的。举个例子,假如A企业要生产六味地黄丸,当它生产100万盒的时候,当地周边的原料就足够用了。当它生产扩大到1000万盒时,为了更道地的药材,需要采购安徽的山茱萸,焦作的山药,四川的牡丹皮。。。可是当产量到了3000万的时候,可能甘肃的山茱萸也用,湖北的山药也用,因为单一产地是没有办法稳定供应无限量的药材的。所以,当规模放大时,质量就变得不稳定了,各地气候条件,病虫害,生长周期,水土营养成分都会造成原料质量的极不稳定。因此,当中药企业主打单一品种时,该品种的原材料把控能力就成为了关键,比如东阿阿胶的折戟,大多数原因要归结为企业对驴皮资源的掌控不利。而云南白药显然对三七资源的把控比阿胶强。另一方面,当中药企业向市场提供若干品种时,产能协调又成了关键。比如同仁堂,多年来一直表态产能不足。事实上,关键问题不是产能是不是足够,而是产能协调的问题,同仁堂生产品种多达几百种,总不能给每个品种单独建一条生产线吧。产能如何协调,是摆在该类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产能协调在其他行业可能是小问题,几个技术流程就能解决,但在中药企业就不是那么简单,香砂和胃丸,香砂养胃丸,一字之差,生产工艺,原材料炮制均有不同,在共用生产线时,如何交替轮换,这都需要更加科学的调配。毕竟中药企业们虽然设备、厂房现代化了,但管理、工艺流程、制造思路都还停留在清朝,如果没有依托大数据的合理规划,势必造成一方面市场等待甲药品生产出来,另一方面,生产了很多乙药品,市场一时又消化不了。这是中药行业的规模悖论,规模越大,其实成本是越高的。因此,片仔癀一骑绝尘的时候,不要忘了,它的产品还仅限于几种,销售规模还不到100亿。等它做到白云山的规模的时候,你就明白白云山的苦了。况且,其主要原材料牛黄麝香是产量极不稳定,价格极不稳定的,我不知道片仔癀囤积了多少原材料,但总是有需要发愁的那一天的,希望东阿阿胶的教训不要再来一次。其实并没有证据证明人工牛黄比天然牛黄差多少。同样的例子,天士力早在十几年前就把丹参滴丸单品做到了10个亿;同一时期,江中药业小小的爆款健胃消食片单品也做到了10亿级别。但它们都没能把这种单品优势扩大到其他品类中去,陷入了规模悖论当中。如果片仔癀将来想搞多品种战略,大概率也是一样的命运。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悖论,20年来,中药产业规模直线上升,产业政策一路绿灯,但产业集中度却依然没有大的变化,水依旧很深。我其实很期待中药行业内出现一家年销售规模超千亿的巨头,但我内心是知道的,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爆款越爆,越远离中医的基本原则,规模越大,效率越低。这个行业究竟能不能找到一条路,发展起至少一到两家在规模上足以和西药巨头们抗衡的领头羊呢?如果你要投资中药行业,找规模比较小的,产品比较单一的企业,是好过规模大,产品线多的企业的,这样你主要的研究精力只需要放在主打产品的原材料上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