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再次发声,中医药是否能够就此正名
屠呦呦再次发声,中医药是否能够就此正名
如果中医药到了需要通过行政的或者名人表态来正名的地步,那么,中医药真的就需要正名了。
屠呦呦再次发声,中医药就此正名?就此问题,做几种解读,与读者朋友分享。
1、中医药需要正名吗?
中医药存在几千年,功与过,是与非,肯定与质疑,多种视角并存,很正常。尤其是随着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两种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有了对比和竞争。这种竞争不仅能够比较哪种医学更加先进、有效,更好的促进两种医学发展和创新,还能给患者就诊多了一种选择,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把这种行为视作对中医药的黑化和污名化,是文化侵略,是民族矮化,大可不必。
在竞争中挫败,要么发愤图强,东山再起;要么接受新的认知和方法体系。试图通过正名来改变竞争失败是没有把握重点;也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枉费心机。对于行业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正名的意思是名声已经不正,需要通过采取措施来改变名声。本题主所提问题其实已经具有承认中医药名声不正的含义---名声不正才需要正名。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如果在竞争中胜出,自然用不着通过行政的或者某个名人的几句表态正名;如果事实证明的确不行,别说名人几句表态,即使国家层面通过强制措施,或者蛮横实行经济制裁,都不能挽救一个失败的医疗体系。
如果中医药到了需要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机构或者某个名人的几句表态来正名的地步,那么,中医药真的就需要正名了。
2、正名依靠什么?
正名要有正名的正确方法和得力措施。中医药行业也好,其他行业也罢,如果名声出了问题,需要正名,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其次才能通过自身努力,在理论认知上、在方法措施上采取行动,并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取得真正有竞争力的成果。用巨大的理论发展和创新成果改变人们对这个行业的重新认识。名声出了问题,行政命令、经济诱惑、名人站台、文化绑架、打爱国牌民族牌等等,都是不着边际的临时举措。没在点子上,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3、屠呦呦再发声的几种解读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A、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肯定中医药,愿望是“让国际承认了中医药疗效”。这是职业身份所在。是义务,也是责任。
B、作为真正的科学家,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相信屠呦呦先生真正理解科学认知的内涵和外延;真正理解分子层级上的药物成分和作用机理。其对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的认知一定会超越常人,言论也会举足轻重。但是,屠呦呦先生越是一言九鼎,发言说话也就越加谨慎。能否像我们自媒体人那样随意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意见,这恐怕需要打个问号。也就是说,在某种情况下,屠呦呦先生的发言,未必是自己的真实看法。
C、假设屠呦呦先生对于中医药持百分百肯定的态度认可,屠呦呦先生的再次发声,能否为中医药正名,也得打个问号。毕竟屠呦呦先生是个个人,她的几句话就能掩盖一个名声已经不正的庞大行业?假设这个行业名声已经不正的话。
D、屠呦呦发声的几种可能
1)真的认为中医药最好,胜过现代医学,由衷地发声称赞;
2)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官方需要;
3)中国形象、声誉、传统文化方面宣传的国家需要;
屠呦呦先生再次发声,可以有多方面的解读。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医药的竞争与质疑并存,很正常。中医药不需要正名。即使需要,也不能通过个人就能为其正名的。即使这个人是屠呦呦先生,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