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巧治令人讨厌的黄褐斑,其中竟然隐藏“异病同治”的千古之谜!
中医十分讲究辨证论治,其中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比较好理解,意思是,既是同一种疾病但是由于所处的病理阶段不同及病人各自的体质不同,所以治疗起来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对于异病同治就比较陌生了,特别是一些疾病标准化治疗流程的普及,使得异病同治在很多人看来不可理解。其实不然,今天就通过对女性朋友很讨厌的一种皮肤病——黄褐斑的辨证论治,来让大家了解异病同治。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皮肤的色素沉着性质的皮肤病。它的临床特点是面部出现黄褐色或者深褐色斑片,对称分布,没有自觉症状,经过日晒后加重。多发生于孕妇或月经不调的妇女,部分患者可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涂抹不适当的化妆品及日晒,对本病的加重有关系。
中医认为这个疾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有关,以气血不能上荣于头面为主要病机。治疗起来要从疏肝、补肾、活血三个方面着手,根据具体情况辨证用药。
肝郁气滞证,多见女性面斑色深褐,呈弥漫性分布。一般伴有烦躁不安,胸胁胀满,经前期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细。从这一证型看肝经循胸胁乳房,主疏泄气机,而这一系列症状都是由于肝气郁结所导致,治疗起来必须以疏肝理气、活血消斑为本。此时,选用的方剂是逍遥散加减。是的,很多人了解逍遥散是因为它可以治疗月经先后不定期的肝郁气滞证,这一证的病机和本病的相似,所以也可以逍遥散来治疗。
肝肾不足证,斑色褐黑,面色晦暗。伴有肝血虚和肾中精不足的表现,常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治疗起来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也许你又会问,六味地黄丸不是用来治疗中老年人腰痛的吗?其实,六味地黄丸的作用是补益肝肾,不论是腰痛还是黄褐斑,都有肝血虚和肾精不足的病机,所以都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脾虚湿盛证,斑色灰褐,状如尘土附着。脾能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脾虚湿邪泛溢,就会出现疲乏无力,纳呆困倦,月经色淡,白带量多。舌胖边有齿痕,脉濡或细。治疗起来应当健脾益气、祛湿消斑。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本证。参苓白术散为大家熟知是因为它能健脾止泻,但是参苓白术散的治疗腹泻的机理是通过对健运脾胃,消除泛滥的湿邪。黄褐斑的这个证型和脾虚湿盛造成的腹泻是一样的。所以,治疗还是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加减使用。
气滞血瘀证,斑色灰褐或黑褐。一般伴有慢性肝病,或者月经色黯有血块、或痛经;舌黯红有瘀斑,脉涩。通过前面三个证型的分析,这一证型的特点就是瘀血,比如月经有血块,舌有瘀斑都是非常明显的瘀血表现。治疗起来必然要理气活血,化瘀消斑。治疗起来选用能够理气活血的桃红四物汤。
但是,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辨病和辨证是同时进行的,而且还要“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的运用。所以一个真正的中医师绝对不是路边的大忽悠,而是融会贯通,有的放矢的辨病辨证的高手。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特约作者柳池授权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