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医学的“浮脉”

文 / 丽丽说健康小知识
2021-01-16 18:09

中医学切脉时常运用三种不同的指力以体察脉象,轻手取至皮肤之分为浮取,名为“举”。重按至筋骨为沉取,名为“按”。不轻不重,用中等的力度取至肌肉之分为中取,名为“寻”。

浮脉轻按即可摸到脉搏跳动有力,重按稍感力量不足但不空,《脉经》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犹如微风吹动鸟背上的羽毛,蓬松轻虚。《素问》说:“如循榆荚”。也就是说好像轻手抚摸成串榆钱那样的轻柔。当然,还有许多前人用了很多不同的形象比喻,如水漂木,如捻葱叶等。

浮脉的形成,多因外邪侵袭肌表,体内卫阳之气抵抗外邪则正气外充,阳气浮越,鼓于表而致脉浮。如《诊宗三昧》所载:“浮为经络肌表之应,良由邪袭三阳经中,鼓搏脉气于外,所以应指浮满”。外邪入侵,人体的正气外浮而抗邪,当然人的体质不同,正气强者有力,正气弱者,无力。人体的正气向外大量发泄时,人体的气血向外,向上快速流动,这种力量推动桡动脉向上升浮,这种浮冲的力量,会让我们手指感受到,也就是脉浮。现代医学认为,浮脉是心脏搏动有力,血流量增多,血管膨胀,脉压增高所引起的,当中取或重按时,由于外部的压力使局部桡动脉管腔变窄,血管阻力增加,脉压变小,故逐步减弱。

中医学讲究人体的气血,阴阳,虚实,若为新病见浮,多为外邪侵袭,卫阳奋力抗邪,气奔于表,血也随之而来,故见浮脉。但是久病也可见浮脉,这时的浮脉,必浮而无根,浮大而无力,究其原因,为阴血大衰,阴不敛阳,无人管制而阳气外张,虚阳鼓搏所致。即气浮于外,则脉气不能内潜,有如浮荡精败,浮散神消。正如《诊宗三昧》所载:“病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此时的脉象,表示机体衰弱,抵抗力低下,心脏极度衰弱,是阳气外脱的先兆。

浮脉的脉位较浅,象天轻虚在上,故代表天,浮脉为阳脉,在八卦中为乾卦,乾为纯阳卦,在五行中属金。肺为五脏之华盖,肺属金,其体轻虚,故浮脉在人体为肺,秋季,自然界的阳气初敛,天人感应,人体的阳气也应之,故脉象的搏击力较夏季也会相对减弱,现于皮肤之分,它反映了人体生理范围内的阳消阴长,故秋季见浮脉多视为平脉,当然其至数为四至五至。

通过上面的分析,浮脉 一般见于表证,也见于虚阳浮越证。浮脉为表证,表证也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之脉,为表实证。浮而无力则为表虚证。当然浮脉也代表热证,但此时是邪热外越,导致脉浮,是浮而有力的。如《伤寒论》说:“脉浮,发热,口干,鼻燥……”。是讲阳明气分热盛,热邪随经上扰,波及血分,以致气血两燔,鼓动血脉,因而脉浮。当然,《伤寒论》中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多说了,理解就好。即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血虚。浮脉仅见于寸部,多主头痛眩晕,或见于风痰之邪聚于胸中,若浮脉见于关部,左关浮,主肝阳有余,右关浮,主脾气偏衰,两尺脉浮,主肾气不足,可见到二便不利。

浮脉主表,因受邪性质不同,也有伤寒,风热,风湿等的不同,其脉均可见浮,然而其相兼之脉不同,浮数相兼为风热,浮紧相兼为风寒,浮缓相兼为风湿,浮虚相兼为伤暑,浮芤相兼为失血,即暴失血者见此脉。浮洪相兼为虚热,按之必无力,多为气血俱虚,虚阳外张而致。浮散相兼为劳极,虚劳精伤,脉象无根无伦,当急投生脉散以起危局。在气虚津伤的情况下,浮脉也可与涩脉相兼而见。当然浮脉除秋天平脉应为四至五至外,一般情况下不受跳动的至数规定,可与数,缓,迟脉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