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不是悄无声息的,身体有5个症状,证明身体已“不堪重负”
首先我们要明确"脾虚"首先是中医范畴的词,所以谈论怎么补还是要在中医范围内来考虑;其次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脾虚?如果不明确什么是脾虚,那么后面所有的治疗或者康复以及脾虚的再预防都会进入误区。
那么什么是脾虚呢?
我们要了解脾的功能,中医上说,"脾主运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痰湿之源",这就点脾的功能以及和脾相关的气血,痰湿问题。
"脾主运化"意思就是脾是管食物在人体内运输和转化的意思,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管消化吸收,这样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了,就是现代西医的消化系统,它又侧重指消化系统的胰腺,胰腺主要分泌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都是用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脂肪,糖等成分,你看这是不是转化的过程?这是不是"运化"的本意?所以说中医的脾其实包括西医的消化系统,并且着重指的是西医的胰腺!
而不是西医的脾脏,我们看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有好多解剖结构的名词,而西医里面也有,但是《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要远远早于现代医学,这说明了现代医学也就是西医在进入中国的时候借用中国的中医经典著作中的词,在翻译的时候是有出入的,中医的脾翻译成西医的脾是错误的,因为西医的脾脏没有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的脾应该是西医的胰腺。
"虚"想对于"实"来说是少的意思,就现在我们还常说,比如农村里往麻袋里装东西的时候,说"用点力,装实在点,别那么虚",所以说"虚"是少的意思!那么"脾虚"指什么?意思就是"脾的功能弱了",也就是胰腺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胰岛素等少了,自然引发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这就是"脾虚"。
为什么会造成脾虚呢?
一是、在儿童成长时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小孩容易脾虚
第二、老人,在人生生老病死的过程当中,机体各方面的功能慢慢下降,就和机器零件一样老化的过程,第三,过量饮食,饭量大,吃的多,导致吃进去的食物超过了胰腺的负荷,胰腺各细胞分泌的用来消化食物的各种酶不足以用来消化掉吃进去的食物,长此以往,导致胰腺过于劳累,早衰,也就是脾虚了。
所以说不管是生理因素还是饮食问题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脾虚,防止脾虚情况的加重,最重要的是"吃饭七八分饱",不给胰腺造成过量的负担,让胰腺分泌的各种酶可以轻轻松松完成吃进来的食物。
如果已经造成脾虚了,身体会有什么表现呢?
"脾虚"则气血不足,"脾虚"则痰湿明显。气血不足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1、比如精神差,乏力,说话没有力气
2、脸色发黄,嘴唇不够红润,眼睑色淡,手足不温
3、贫血,女性月经不调等都会出现。
4、痰湿表现在痰多,湿气重,如果有随地吐痰的习惯,那不光是文明素养的问题,其实还是脾虚体质的问题;湿气重,比如头发油腻,额头发亮
5、大便不成形,溏便,大便粘,马桶不易冲干净,两腿沉重,尤其到了下午像灌了铅一样,这些都是湿气重,但也是脾虚造成的
所以才有健脾利湿的说法。不管是气血问题还是痰湿问题,都是"脾虚"的表现,因此也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
那么回到主题,脾虚该怎么补?
其实在这里更应该用中医一个更专业的词,就是该如何健脾?意思就是让脾强健起来!
第一、当然是管住嘴了,七八分饱,同时远离寒凉的食物,因为这些有损于脾气。
第二、食补,医书《千金翼方》有个补脾胃的食疗方仰味灵,适合脾虚的人群准备下食物,猴头菇、山药、砂仁、山楂、丁香、莲子,打碎每天煮水喝即可。
猴头菇、莲子滋补肠胃、除湿气,山楂、山药提高肠胃抵抗力,开胃健脾,丁香砂仁可以避免肠胃生病,消炎抗菌,需要的可以在家制作这个仰味灵。
第三、可以做做艾灸,或者针刺,推拿或者八段锦等传统体育导引术
第四、根据体质若有痰湿,可以找中医看病在健脾的同时,去痰湿,或者可以拔罐,刮痧艾灸,等来健脾,祛湿。
第五、伴随脾虚的同时,如果气血不足明显,可以补气血,不过这些都得找中医大夫辩证施治,唯有对症,效果才好。
第六、若有溏便,大便次数多,可以服用益生菌辅助治疗。所以说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