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93岁名中医逝世,生前住房只有60平方米
他是全国著名中医温病专家,全国首届师承博士后指导老师;
他是全国第一、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他是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从事中医临床、教学60年,精熟于热性疾病及内妇儿科疾病的诊疗,疗效甚佳,屡起沉疴;
他主张临证首重四诊,初诊病人往往需要花费二三十分钟,甚至四五十分钟时间。对任何病人,不分老幼贵贱,一概视同亲友,细心诊察;
他创新性地提出中医膜系理论,提升三焦的认识,使之形象化,易于理解,称之为“三焦膜系学说”,并以此指导外感病、内伤杂病的辨治。
他就是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孔光一教授,2020年3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3岁。
孔光一教授1927年出生,祖籍江苏省泰兴县汪群乡孔丁村,出身贫寒,幼时读过私塾,15岁随泰州地区名医孙瑞云先生学医。他白天接待病人,扫地打水,碾药配方,休息时间则苦读师傅指定的医学书籍。4年苦读与侍诊为孔老在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经验积累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孔老巧妙采用宣透、和解、芳化、清解、清利、凉血、益气、养阴、调中、行经等方法治疗难治性发热的经验,颇具特色,经过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丰富了中医温病学的相关理论。
孔老享寿93岁高龄与他简单朴素的养生方法是分不开的。
淡泊名利,至简至朴,助人为乐
患者、学生有任何困难他都倾囊相助,在评定职称、住房分配、子女工作上从不向组织张口,总把利益让给别人。生前还一直居住在60平方米的房屋里。
【养生提要】积极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如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参加社会慈善活动,能让人开心。那些对所充当的重要社会角色感到心满意足的老年人,一般寿命都比较长。
快乐、乐观的人具有较低的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虽然这些人通常可能更健康,科学家认为幸福感可能会降低高血压和胆固醇等危险因素,同时研究已经表明压力和抑郁已经与心脏病有关。
性情随和,安稳少欲,没有贪念
他人获得利益或褒奖,总是由衷祝福,从无嫉妒或争抢的想法。也很少看到他大喜大悲,荣誉来了,他不得意妄喜;亲人过世,也并不悲痛欲绝。他常说,精神上清净,才能带来真气的调和。孔老在门诊之余,常外出散步,日常生活用品总是以“我要溜达溜达”为由,不让别人代购。从路边小摊贩那买了新鲜玩意儿,还会拿出来和大家乐和乐和。
【养生提要】散步是一项有益的全身性健身运动,身体的各系统都参与活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增强心肌功能。
坚持长期散步能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冠心病;也能提高新陈代谢、氧气吸入,改善肺的呼吸功能。还能消耗过多的热量,减轻体重,并可促进食欲,改善睡眠。
顺应自然,随时调整衣食住行
天热时他会及时换上薄衣,但并不贪凉。夏季很少使用空调,他认为夏天天热,就是要让人出汗的,如果刻意躲到很冷的空调间里去,违背自然,久而久之就会生病。天气转凉时,他总是及时地在脖子上围一条毛巾出门,因为他较瘦,衣领总是显得有些阔,为防止受风,他很喜欢围一条颜色中意的毛巾。
【养生提要】要想长寿,就得跟大自然做朋友。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顺时养生”就能少生病,不生病。顺时养生,有一个总纲,所谓纲举目张,“纲”最重要,这个“纲”是什么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时养生的总纲。
春夏以养阳为主,以养阴为辅;秋冬以养阴为主,养阳为辅。这是正确、完整的理解。
春三月
《黄帝内经》说,春季,植物开始生长发芽,动物生长繁衍,万物都是生机盎然,繁荣昌盛。在中医观念中,昼为阳,夜为阴。早晨为少阳始生,所以要晚睡早起,锻炼劳作,舒缓筋骨。这样才能保护少阳生气。绝不可有一点损耗,这就是适应春季的养生之道。违者,则伤肝害胃。到了夏季,就会影响到夏季的生长。
夏三月
《黄帝内经》说,夏季,气候湿热,天之气下降,地之气上升,阴阳交合,一切植物大多开花结果。所以,不要厌烦夏季烈日,要坚持劳作,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应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像万物一样,长得秀丽坚实,蓄积能量,为秋季收敛神气储备物质基础。
到了冬天,阴寒至极,也不会发病。暑气伤心,心伤则脾弱、肺气虚,不能适应秋收之气候,到了冬季,则易重复发病。
秋三月
《黄帝内经》说,秋风凉,万物凋零,应当避风寒,收敛神气,保持安静,以适应秋天寒凉的气候,保持肺气清静。要缓和秋天肃杀之气。违背了这个规律,就要损伤肺气,到冬季潜藏的能力就降低。
冬三月
《黄帝内经》说,冬季,草木凋零,昆虫蛰藏,天寒地冻,所以人要早卧晚起,以避寒凉之气,以免伤阳气,使精神安定而不浮躁。违者,阳气不能闭藏,则冬寒伤肾,肾伤不能生肝木,于是疾病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