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大疫必有大医!1793京城大疫,这位清代名医挺身而出驱走瘟神

文 / 丫丫男姐说健康
2020-12-25 00:14
想必不少人都听过1793年京城大疫。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北京城爆发了一场来势汹汹的瘟疫,很多医生面对瘟疫束手无策,此时,一位中医人挺身而出,救治了很多危重病人。6年后,他著成《温病条辨》一书,成为后世中医温病理论与实践之大家。他究竟是谁呢?他的故事对应对当前的疫情又有哪些启发意义呢?他就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吴鞠通(1758—1836),名瑭,江苏淮安人,出生于一个穷书生家庭。19岁时因父病不治,死于庸医之手,认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于天地间”,愤然激发学医之念。后来受到张仲景“外逐荣势,内忘生命”之启发,慨然放弃科举,为父守孝期间便购置医书,朝夕诵读。23岁时,又因侄儿巧官罹患温病,死于庸医之方,更加激发了从医之志,并重点研究温病。吴鞠通深入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并涉猎群书,阅读《易经》《诗经》《周礼》《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了清代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

据史料记载,1793年京城温疫大行。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提到了这次瘟疫:“乾隆癸丑春夏间,京中多疫。以张景岳、吴又可之法治之,十死八九,不甚验。”患者因有些医治不当,死亡很多。一位27岁的史姓妇人,怀孕7个月了,不巧染了瘟疫。第一位医生用了发散风寒的药,病情却加重。第二位医生看散寒没有用,就做出了热证的判断,用了大量龙胆草、芦荟等苦寒、泄肝火的药物。患者服用后出现了胎动不安等症状。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时,有人请来了吴鞠通。吴鞠通上门的时候,只见患者倚在床上、表情烦躁、身体虚弱。吴鞠通开始观察舌象,患者舌苔是正黄色,黄苔烂去半边(正常人应该是薄白苔,舌质淡红),脉象洪数兼浮,眼睛外凸,如蚕豆大。吴鞠通诊断是“邪热内盛、气血两燔”。可是,第二位医生用“龙胆草、芦荟”清热怎么没用呢?原来,这两味药过于苦寒,且性燥,苦燥则伤津,会进一步损伤患者的“津液”。这时,应该用一些甘寒、濡润、清热生津之品,才适合患者。吴鞠通针对这个复杂病情,开出的方子是:生石膏四两、知母一两、炙甘草四钱、犀角六钱、粳米一撮、细生地六钱、麦冬五钱。此妇人服药一天后,胎儿的烦躁就好转了,本人也精神了些。

四天后,吴鞠通复诊,患者有了新情况,大便不通、小便只有几滴、舌头由黄变黑,嘴唇严重干裂。表面上情况像是严重了,可是在温病学家看来这是透邪外出的表现,这时候只要再给邪气找到出路就好了。吴鞠通接着用的是“泻下法”。这一来家属就担心了,毕竟有七个月身孕,伤到胎儿如何是好?吴鞠通安抚家属,这样用药是有依据的,《黄帝内经》曾有“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记载。大意是就是一些病在身,用一些正好针对病的药就不会对胎儿有损伤。于是就开了大承气汤(大黄、元明粉、川朴、枳实),并吩咐家属:大便一通就停服,不可过服。服药后,患者“脉静身凉、目睛渐收”。接着,吴鞠通在“甘寒柔润”的复脉汤(《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基础上减去桂枝、生姜、人参,给患者服用,其病情恢复不错。四天后,针对患者肝肾阴虚的状况,予以“三甲复脉汤”……经过吴鞠通的一系列“一对一”的精心治疗,这位妇人逐渐康复,婴儿顺产、健康。

为启发后人,在前人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吴鞠通花了六年时间,潜心于《温病条辨》的著述。1798年,温病通论著作《温病条辨》完成。该书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并拟订了层次分明的温病治法方药体系。吴鞠通本人也被后人列为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王孟英)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医温病学的发展。

小百科一、

温病和瘟疫均属于中医温热类疾病,具有病邪从口鼻而入,但发热,不恶寒,传变迅速,易耗津液之特征。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认为,温病含义宽泛,包括瘟疫,而瘟疫则是指温病中发病、传变更为迅速,传染性更为强烈,病情更加危重凶险,死亡率更高。

小百科二、

现在有些中医受西医思维方式的影响,盲目地将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清热类成药,或将“黄连、黄芩、连翘、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等大寒的中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认为这样就可以“抗病毒”。其实,这就抛开了中医辨证论治,违背了传统中医的思维方法。不但难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能还会造成苦寒伤胃,延误病情。

温病学在明清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当时反动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民党采取取缔消灭中医的政策,祖国医学倍受摧残,温病学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制定了新的中医政策,祖国医学获得了新生,各地建立了大量的中医院。各综合医院也设立了中医科,为中医治疗温病提供了条件。特别是中医对温热病的诊治,从门诊转到病房,观察更为细微,更便于总结。在此同时,很多西医投身于中西医结合工作,在中西医的共同努力下,温病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广阔前景,这一时期是温病学发展提高阶段,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运用,成就卓著:

将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广泛运用临床,并取得显著疗效。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经验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不仅扭转了许多人头脑中存在的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不能治疗器质性疾病的错误认识,而且吸引了许多西医界人士的重视和研究中医温病学。四十多年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血液病、百日咳、菌痢、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肺炎,急性胆道感染,败血症等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这些疾病的辨证分型,治疗规律,进行了总结。

2、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温病学理论逐步走向规范。由于历史的原因,温病学理论中有的概念比较混乱,或是模糊不清,或是有多种含义,甚至存在着互相矛盾之处,通过系统的整理研究,这些问题,大体上得到了解决,在此基础上,对温病学的基础理论通过深入的探讨而使其有所提高。如对:

① 温病的病因学说有了新的见解:首先对六淫的实质已从单纯的气候因素认识中摆脱出来,而视为各种致病因素,致病属性和特点的归类方法。其次提出了''毒''在发病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等。

② 对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就如何创立新的、统一的外感热性病纲领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寒温之争''有了较统一的认识,不少人提出''寒温分家''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医外感热性病理论和证治的发展,寒温对立,不适应临床实际的新形势,因而提出应在新的高度上达到''寒温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中医外感热病学。

②在温病的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如关于''截断疗法''的认识和如何掌握运用、如何针对温病中的''毒''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等。

3、结合实验获得成果:

对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规律及其本质,对舌苔变化的实质等方面,运用现代生理病理,生化等知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还制作了卫气营血病证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来研究温病的辨证和治疗规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治疗方药不断丰富:首先对温病学中常用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攻下通里,补气益阴等治法的作用机理及有关方剂,中药药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次,结合辨证论治和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剂。另外,在剂型改革以提高疗效,方便治药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原有的以汤,丸剂的基础上,创制了片剂、冲剂、水剂、针剂等新剂型,中药不仅可做静脉注射,而且有了中药的大型输液。这些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温病治疗学的内容。

中医博大精深,有着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艾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