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22
临证治疗心脑血管病时凡见大便数日不解,嗳气频作,舌苔白腻见舌缨线,脉眩者可用四磨饮加减,药用太子参、榔片、乌药、沉香、莪术、瓜蒌、炒卜子治之;若气郁化火,头晕口干用丹栀逍遥散治之。
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我中华民族之独创,是自主知识创新的领域,中医人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可以在传承中创新,其创新的素质离不开智勇仁勤。正如芮延年著《创新学原理及其应用》中所谓:“通常创新者必须具有六项基本素质,即知识、智力、技能、品德、胆魄、毅力。”当下中医人应在创新方面下大力量跳出文化籓篱,敢想、敢干、敢实践,以中医复兴为动力,以疗效为突破点,以临床研究成果为立足点,总结和发现有创新性的中医临床实践已经证明的中医理论,来更好的武装自己并指导临床实践,少说空话,疗效说话,不做徒有虚名之“名医”,而努力做通晓医理之“明医”,出手则疗效显著的“真医”,中医人只要有这种认知,则中医复兴指日可待也。
中医整体观思想对调治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人一定要在实践中时时处处体现出这种思想,让更多的人感悟其核心价值。形神合一贵在平衡,天人合一重在顺时,心身合一要在和谐。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首先伤肝,致使机体刚柔不能相济,其表现为气血阴阳的失调。波及心脾肺,日久伤肾。概括述之即七情致病,肝藏先伤,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
王清任,清代医家,河北玉田人氏,临床实践大家,其活血化瘀理论为中医理论之创新,王氏擅长治疗瘀血诸症,其用药大法为调气活血。他认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王氏在《医林改错》一书强调的“初病伤人首先伤人于气血”等观点以及活血化瘀与补气、行气、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养阴、化痰、温经、解郁等有机结合之治法和有效方剂,对后世医家启发很大,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临证对疑难的治疗可求教“王先生”,必有启人心思之处,笔者深有体会,因而《医林改错》一书需时时读之,临证用之。
治疗高血压病见项强者,必用葛根、怀牛膝相伍用于应证方药中,可收解痉通络,舒缓筋脉之功,验之屡效。
顽固失眠单纯应用镇静安神之品难收良效,若在应证方药中合入交泰丸,常收良效。交泰丸即黄连、肉桂二味,二药清心可泻上亢之火,温肾阳可收引火归元之功。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均可入寐也。
白蒺藜苦辛平,可平肝抑阳,令虚火不上冲,眩晕者可选,高血压病常取之。现代药理研究其降压原理为,本品能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从而达到降压。
治疗慢性腹泻,化浊为要。因湿浊为患,重浊粘滞难以速愈,故病程长且缠绵难愈。临证治疗可从三方面入手,收效明显。对于湿浊较轻者,取芳香化浊法,药用藿香、佩兰、砂仁、白蔻之属;湿浊较重者可用渗湿化浊法,药用猪苓、泽泻等;介于轻重之间湿浊伤人者可取健脾化浊法治之,常选苡米、白术、山药诸品调治。
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毒之功。《本草纲目》谓:“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现代药理证实,败酱草能提高血清氧化酶之活性,有利于氧自由基的清除,从而可减轻肠粘膜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