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入耳,耳鸣!一张方子,去痰热,痰消耳鸣就消

文 / 乐颜健康美容
2020-12-15 00:11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痰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关于耳鸣的话题。

人,为什么会耳鸣?这是不少读者在后台跟我探讨的话题。

有人说是因为肾虚,有人说是因为气血不足。

在这里,我想跟各位读者说一个基本理念。

这就是,痰湿,往往是当代人耳鸣的重要因素。

我以前,遇上过这么一个患者。

这个人四十多岁,身材偏胖,是某建材市场的老板。做生意多年来,很有钱。

有一回,他照例和生意上的朋友喝酒、吃饭。席间,他想起身上厕所。

可是就在回包房的路上,他忽然感觉到双侧耳朵里有呼呼的响声,发闷,似乎是被什么东西塞住,耳朵里不通气一般。

他赶紧用耳勺挖耳朵,觉得这可能是耳屎作怪,但无济于事。

后来,他到医院去求治,诊断为“神经性耳鸣”。经用药治疗后效果不佳。

我见此人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滑,就问他:“嘴巴平时苦不苦?胸前感觉闷不闷”?

患者回忆,口苦倒是常事儿,但胸前谈不上多憋闷,只是在阴雨天气里,感觉有些上不来气儿。

我说,你这是痰热壅于耳窍。今后应该注意饮食和作息了。

我给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陈皮、半夏、竹茹、枳壳、瓜蒌、菖蒲各12克,茯苓15克,黄芩、黄连各9克,水煎服。

结果,药用两剂,耳鸣之声立止。

然而,谁知道,这边耳鸣刚刚好,他那边了又去酒局了。

他说,他没办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说,我也没办法。中医人,能治病,却救不了命。

其实,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的病因病机十分清楚。这就是,由于过吃肥甘厚味,导致脾虚生湿。湿邪郁久化热,形成痰热。痰热上犯于耳,使得他耳窍呼呼作响、窒闷不通。他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滑,身材偏胖,饮食习惯不佳,这些都是辩证痰热耳鸣的依据。

其实,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算挺多见的。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经常有酒局的人,在这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

这个时候,怎么办?我用的配伍,是《千金要方》里面温胆汤加减。这个配伍,是清痰热的标准配伍。其中,竹茹清痰热,陈皮、半夏、茯苓、瓜蒌利湿除痰,降逆止呕,黄芩和黄连清热燥湿。枳壳行气除湿,菖蒲开窍化湿。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把这个写出来,读者朋友就当一种参考吧。

这个配伍能不能适合所有人?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它只适合痰火郁结之症。非专业人士,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辩证不准,盲目用方,是危险的。但是,如果辩证准确,用清利痰热之法,对痰热耳鸣来说,可谓效如桴鼓。

另外,就痰湿之邪引发的耳鸣来说,也未必全都是痰热扰于耳窍。有些人,属于脾胃虚弱、痰湿中阻。这种耳鸣,虽也由痰湿而来,但是全无热象,需要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还有一些人,属于肝火夹痰,上扰耳窍。这就需要清肝利胆。总之,痰的来由不同,应对之法也不同。

好了。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就告一段落吧。希望我的文说,能给您带来一点启发,让您明白一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