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经与膀胱经:肾经为养护元气第一经,膀胱经不是只管膀胱

文 / 办公室健康
2020-12-14 13:09
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肾是“作强之官”,肾精充盛则身体强壮,精力旺盛;膀胱是“州都之官”,负责储藏水液和排尿。它们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影响。津液代谢主要通过肾脏气化以及助膀胱司开合的作用得以实现。“开”的功能失职,则水液停留体内而致小便不利,“合”的功能失职,则水液排泄无度而出现遗尿、尿失禁、多尿等。两经合用,共同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肾经是生命的瑰宝,这是一条关乎人一生幸福的经脉。肾是先天之本,为生命的关键所在。肾所藏精气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具备生殖能力。肾所藏“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初物质;所藏“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生、长、壮、老过程与肾中精气盛衰有关。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一个人肾气开始衰弱了,最先表现就在头发。一般人一过40岁就开始有白头发,说明其肾气开始衰退。肾的精气充足则会耳聪,如果精气不足则会耳鸣。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也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肾亏牙齿就会松动,甚至脱落。

很多人都知道鹿茸、枸杞子、冬虫夏草、紫河车(胎盘)为补肾佳品,却不知肾经的穴位太溪、复溜、涌泉也堪称生命至宝。在足底部涌泉穴,相当于足底疗法的肾上腺反射区,自古就有睡前搓脚心百次可延年益寿的说法,功效能引气血下行,促进身体阴阳的气血交融,起到益精补肾、强身健体、舒肝明目的作用。可以治疗高血压、鼻出血、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癫疾、霍乱转筋、昏厥、小儿惊风、哮喘等气血上逆的症状。除了按摩,穴位贴敷于该穴可以治疗多种病症:如高血压可取吴茱萸25g研末,醋调成糊状,睡前敷于两脚心涌泉穴。“腰者肾之府”,每天早晚按摩腰部(肾俞穴、命门穴等),使腰部发热,则能强肾壮腰,对治疗肾虚腰痛、风湿腰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患有良效。

足太阳膀胱经在体表的循行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该经联系的脏腑有膀胱、肾,与心、脑有联系。计67穴,左右合计134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有人称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而其他排毒通路皆是局部分段进行,且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膀胱经畅通无阻,才可驱体内之邪毒。背俞穴位于膀胱经的第一侧线,背俞穴与脏腑的的特殊联系,在临床上能反映脏腑的虚实盛衰,当背俞穴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结节、条索状物、压痛、陷下、丘诊过往往能够反映相关脏腑的异常,因此可以用来诊断脏腑的疾患,同时背俞穴也是很好的调整脏腑虚实的穴位,如肺俞穴可改善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增强呼吸功能,增强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可以调节呼吸功能;靠近肺俞穴的大杼穴和风门穴也有类似作用,可以治疗咳嗽、哮喘、外感寒热等呼吸系统疾病。

心俞穴配合厥阴俞可治疗冠心病、多眠症等。肝俞穴用于治疗胆石症、胃脘痛等。胆俞穴主治胆道疾患,如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胃俞穴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肾俞穴用于治疗肾绞痛、遗尿,改善肾功能等。大肠俞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等。膀胱俞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可以说膀胱经背俞穴对整个体腔内的脏器都具有功能调整、强身健体的作用,可以利用敲打、刮痧、推拿、按摩、拔罐等方式进行刺激,根据自身情况,选用相应的背俞穴。

职称/学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任职单位: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文献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湖南省高血压与卒中专业管理委员会副会长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