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药,“钩住”肝风!手不抖,头不晕,口不苦,请您体会

文 / 星星说健康
2020-11-27 09:27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中华临床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如何管理好,我们的肝风。

记得我工作的单位里,有一个老药工。这个药工当时是60多岁吧,为人非常和善,跟谁关系都挺好。

但是有那么一阵子,他一到下午,就不来上班,总让别人替他。

有一回,我看见他,问他缘由。

他跟我说,别提了。

原来,最近这段时间,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一到下午的时候,就觉得有些脸红、头晕,心里头乱糟糟的。他老伴儿说,他的手有点抖,让他注意一些。

后来,他去医院检查,说是血压高。而且啊,高得很厉害,高压180。

他很害怕,自己怎么就无缘无故高血压了?而且还这么厉害?

他这才回忆起来,最近这大半年,的确是常觉口苦,一上来劲儿就脑地发胀。看起来,还是自己疏忽了。

这光景,难受啊。但是,他偏偏特别隐忍。在单位里头,他不好发作。回到家,难受劲儿一上来,就忍不住大声吵。

他老婆说他:“你在外头当老好人,回家你横什么横?有本事,跟外头的人横去”。

所以,这段时间,他通过和别人串班,争取到下午的休息时间。他打算好好调节一下自己。

我一听,心里不由得一惊。谁能想到,平时跟谁都笑呵呵、有求必应的老好人,实际上却受这般煎熬。人前露笑脸,背后活受罪啊。

这时候,我看了一下他的舌脉,发现脉弦数,舌红。仔细看,他的脑袋似乎有不经意的抖动。我说,你这个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你必须想办法调一调。

作为老药工,他自然也懂这些。他说,他想一步一步来,先用简单的中药试试,慢慢降压,不行的话再用汤药。等实在不行了,就狠下心,一辈子用降压药。他问我,用啥比较好。

我想了想,说不如的话,咱们用钩藤。

我告诉他一个办法,就是用中药钩藤30克,研成粗末,放在大水杯里,用刚烧开的沸水来冲泡,闷盖20分钟以后代茶饮。每日一剂。可以反复添加开水。

他是药工,从前抓药,顶多钩藤用过十多克。一下子面对三十克,他有些迟疑。我说,咱们是用水来泡,不是用水煎,剂量大一点没事儿。而且,你这状态,要想快点改善,少量显然不够用。

后来,他照我的话做了。用了几次以后,他明显感觉到头晕脑胀的感觉有所减轻。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让家里人仔细观察,发现自己手抖的现象也有所好转。这时候,一测血压,有下降,而且很平稳。

现在,我想重点跟你说说钩藤这个药。

钩藤是什么?钩藤是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或者花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这个东西现代药理研究,有明确的降压作用,也有明确的镇静作用。几乎所有钩藤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都差不多以这两个为基础。中医视角看,钩藤这个药入肝经,可以平肝热、息肝风。它对于肝阳上亢、肝风内扰所致的头晕、头痛、肢体颤抖、头胀、失眠、易怒、头重脚轻、耳鸣口苦、面色潮红等现象,都有一定的调治作用。患者的脉,多为弦脉,舌为红舌。其血压,往往较高。

这个时候,钩藤是可以派上用场的。钩藤常常带个小钩。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钩藤啊,其实就是钩住肝风的药。有它在,肝风就起不来了。

所以说,当面对这个老药工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了钩藤。

钩藤这药,一般用量不超过10克,不宜久煎。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大剂量用,30克以下,也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只不过有极少数人,出现了药物性肝炎、心血管不良反应、月经不调的现象,这些需要注意。从药性特点来看,脾胃虚寒的、血虚生风的,阳气少的,这样的人都要慎用。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钩藤用来辅助降压,改善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现象,还是以早期轻症患者为主。说用它完全取代降压药,是不现实的。总之,用它来泡水代茶饮调理,是一种辅助疗法。就用量而言,我建议普通人先从9克开始尝试用。这个剂量,安全性最高。如果说必须加量,那无论怎么加,不要超过30克。30克,是我见过的最大钩藤用量了。

等到后来,这个老药工离开工作单位了。我和他又见过两次,就再没联系了。还记得最后一次,我问他血压,他说最初的时候,用钩藤确实有点效果,但是后来还是用汤药来控制了。值得一提的是,西药降压药,他一直没吃。他说,他是个老药工,和中药打了一辈子交道,对中医还是信任的。

祝他一切都好。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