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医》|华佗五禽戏,战“疫”时期锻炼首选!

文 / 健康高手
2020-11-16 09:22

CFIC导读

◆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当下,“宅在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成为抵抗病毒侵蚀的有效手段。五禽戏可以助力大家足不出户锻炼身体,经常习练,可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动筋骨、滑利关节。11月12日,新华社“快看”快手直播间走进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与嘉宾们一同为大家揭秘华佗五禽戏的养生秘诀。直播当天,精彩的五禽戏介绍和互动引发观众热烈反响,评论区好评如潮,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4.5万人。

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当下,“宅在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成为抵抗病毒侵蚀的有效手段。五禽戏可以助力大家足不出户锻炼身体,经常习练,可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动筋骨、滑利关节。11月12日,新华社“快看”快手直播间走进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与嘉宾们一同为大家揭秘华佗五禽戏的养生秘诀。直播当天,精彩的五禽戏介绍和互动引发观众热烈反响,评论区好评如潮,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4.5万人。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术中,唯一被列入正史也就是“二十四史”记载的导引术。南北朝时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述了著名医学家华佗编创五禽戏的事迹,之后的一千多年间,五禽戏一直在中华大地广泛流传,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杰出代表。

导引,即“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指的是外引肢体动作和内导呼吸气血。五禽戏在古代被称为“导引术”,正是借助肢体的外引和内在呼吸气血变化的运动,如熊运,外引模仿熊站立,两手在腹前划弧,腰、腹部同步摇晃,同时内导丹田之气也随之运使。这样一个外引内导所产生的效果与练习者的形体放松、五禽意念的充实程度有关。而当外引内导高度协调,形松意充后,再要求丹田之气在腹内鼓荡,带动腰腹和手臂运行,内外合一,练功效果更为显现。

从每戏与气机的关系来说,也是通过每戏的外引,而改变内在气机的变化,气机因“心息相依”而与“心”、“意”相辅相成。五禽戏功法要求练习者“动缓息长”,要达到动作的柔和缓慢、呼吸的细匀深长,首先要求练习者必须形体放松。这样就能使五禽戏以模仿五种动物形态的外导和气贯周身的内导,通过形松意充达到以心交天地、以情动造化,形神意气的有机结合,而入化为天人合一的情态。

鹿戏

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教研室主任冯金瑞为观众示范鹿戏

鹿戏运动部位侧重躯体两侧胁肋,通过不同角度伸展牵拉两胁,两胁有牵拉舒畅感,按摩肝胆,伸展疏通肝、胆经脉,疏肝强筋。防治肝气不畅、筋脉及目窍失养,如慢性肝胆疾病、两胁胀痛、抑郁不乐以及慢性眼病等。

◎猿戏

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教研室主任冯金瑞为观众示范猿戏

猿戏运动部位侧重心、胸,通过不同角度伸展牵拉心胸,心、胸有牵拉舒畅感,按摩心脏,伸展疏通心、小肠经脉,刺激心神,养心健脑。防治心血不畅、心神失养,如失眠、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熊戏

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教研室主任冯金瑞为观众示范熊戏

熊戏运动部位侧重腹部胃肠,通过不同角度晃运按摩腹部胃肠,腹部有牵拉舒畅感,增强胃肠蠕动,伸展疏通脾、胃经脉,健脾和胃。防治胃失和降、脾胃虚弱,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慢性肠炎等病症。

◎鸟戏

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教研室主任冯金瑞为观众示范鸟戏

鸟戏运动部位侧重胸、肺,通过不同角度扩胸张肺、缩胸收肺,胸、肺有牵拉舒畅感,按摩肺脏,伸展疏通肺、大肠经脉,补肺固表。防治肺气不足、肺失宣降等,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体虚感冒、疲劳综合征等。

◎虎戏

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教研室主任冯金瑞为观众示范虎戏

虎戏运动部位侧重腰、肾,通过不同角度运动腰、肾,腰、肾有牵拉舒畅感,按摩肾脏,伸展疏通肾、膀胱经脉,固肾壮骨。防治肾气不固、肾阳亏虚等,如慢性肾病、月经不调等。

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五禽戏具有巨大的医疗保健价值,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让我们一起积极锻炼、科学防疫、为全民健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