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火郁吐吞酸,脘胁腹痛皆可安

文 / 健康逆生长
2020-10-21 21:09

肝经火郁吐吞酸,脘胁腹痛皆可安

I导读:左金丸,《医方集解》谓:“肝居于左,肺处于右,其所以名“左金”者,谓使金令得行于左而平肝。”善治肝经郁火导致的嗳腐吞酸,脘胁腹痛等症。(编辑/唐义超)

左金丸治疗脘胁腹疼痛临床体会

作者/章汉明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其组成只有二味药,比例是6:1,即黄连6成,吴茱萸1成。其性味前者为苦寒,后者为辛温,寒温共投,相互为用。其能入肝经,为治肝火要药。主治肝火燥盛,左胁作痛,脘闷腹痛,吞酸,呕吐泛恶,口苦口干,便结或便稀,舌红,脉弦数。其作用机制:肝实则作痛,肝木生心火,心者肝之子,实则泻其子,故用黄连苦寒泻心,清心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克木,则肝能平矣。吴茱萸辛温,能入肝经,行气解郁,又能引热下行。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之,以热治热,从其性而治之,亦称反治,故能相互为用。

《医方集解》谓:“肝居于左,肺处于右,其所以名“左金”者,谓使金令得行于左而平肝。”罗天益谓:“本方独用黄连为君,然必木气实而土不虚者,为相宜也。”《中医方剂》则谓:本方适用于肝经火邪所致的实证,若肝胆血虚而致胁痛之证,本方即不适合。古今医学家对左金丸的组成、用法、功用,叙述颇为清晰,为后世应用明确了方向,它主治胃脘痛、胁痛、腹痛,用之得当可以立止疼痛,用非所宜,不仅不能止痛,反能使疼痛增剧。

临床常见的胃脘痛,多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其症状表现,除疼痛外,常有泛酸,口苦,呕恶,便结,舌红,舌苔黄,脉弦数等,用本方必立即获效。若口淡,纳呆,便溏,嗳气,喜热饮,舌暗淡,苔白,脉沉细,多为脾胃虚寒,则本方不适用,用之使疼痛增甚。

胁痛多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其症状表现除疼痛外,多伴有口苦口干,便结嗳气,恶油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本方最为适用。因黄连苦寒利胆,吴茱萸能辛散胆经郁热。一般认为胆居相火,以郁热为多,因此本方治疗胁痛,效果较好。

腹痛多为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慢性阑尾炎等,其症状表现除疼痛外,多伴有腹泻、肠鸣。结肠炎、阑尾炎亦有表现便结者,并有纳少、嗳气、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数,此类便结本方较为适合。急性发作如肠炎、痢疾、结石、痛经等不适合使用本方。

临床举例

例一:付某,男,40岁,经常胃脘疼痛,有时呕出酸苦水,大便干结,口干苦,喜饮,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医院检查,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用香砂六君丸、平胃丸等均不见效,改用左金丸后,胃痛立止,坚持服用,痛不再作,最后复查,“球溃”亦消失矣。

例二:王某,女,56岁,患右胁痛有一年余,往往在饭后不久即发痛,有时疼痛如锥刺,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恶油腻,不断嗳气,脉弦数,舌红,苔黄腻。B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因疼痛频作,用他药不能止痛,用左金丸,并节制饮食。三个月后B超复查,胆囊炎已消失,疼痛亦未复作。

例三:文某,女,40岁,脐周痛2年,大便干结,有时又有稀便,矢气多,便下夹黏液,有奇臭,经用纤维直肠镜内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以左金丸给服,连服1个月,腹痛未再作,大便逐步正常,病告痊愈。

体会:

①左金丸临床确能止痛,因疼痛往往起于气滞血瘀,用吴茱萸辛能行气,黄连苦寒泻热,寒温共投,止痛迅速。

②胃脘、胁、腹疼痛的共同点,必须有热象,如口干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脉弦等,如具有虚寒证象,本方并不适宜。

③左金丸是入肝经、泻肝火要药,因胃痛系肝木侮土,胁痛属肝郁胆热,腹痛为肝郁气滞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