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不能“呆”!讲一张方子,叫醒胃气,化解30年胃痛,请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看到本文标题,你可能会纳闷,什么叫做胃气“呆”呢?
人,发呆,不怕。
胃,要是总发呆,就坏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好多年前,在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听到一个案例。
我觉得,对这个患者来说,他的胃气啊,真的就是呆住了。
怎么回事呢?
话说这个人,姓袁,男,52岁。1986年5月15日就诊。
什么毛病啊?胃痛30年!西医检查,为萎缩性胃炎。
你想想,30年啊,这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30年来,他用过了很多药,中药、西药、中成药,结果效果都一般。
这一次,他求的是中医著名临床家,刘志明老先生。
刘师1927年生人,具体的学术成就,我就不多说了。您自己查查看吧。
刻诊,见患者胃部胀痛,牵引胸背,同时呃逆不止,吃不下东西。而且,畏寒、怕冷,喜欢吃热的东西,喝热水。可见,他的胃,功能差不多要报销了。
细查得知,脉象弦细,口干苔黄。
刘师揣摩片刻,写了一张配伍。但见——
太子参15克,白芍12克,半夏9克,黄芩9克,吴茱萸6克,黄连6克,藿梗12克,扁豆12克,砂仁6克,陈皮6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一剂。
拿过这个配伍,患者自己先皱眉了。
30年的病史,啥方药没见过啊?他当时就提出来了,我这个人,畏寒,怕冷,吃凉的不行,只能吃热的。你却给我开黄芩、黄连这类的去火药,这合适吗?
刘师笑道,你的问题,就是寒热错杂,寒邪郁久化火。不用这等寒温并调之剂,怎么能行呢?
患者一听,觉得有理,于是答应尝试。结果,药用5剂,感觉到胃里面前所未有的舒服。7剂药喝下去,胀痛全消,诸证悉平,感觉像好人一个。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来简单跟你说说吧。
其实啊,病这个东西,非常复杂。
有人讲,谁要是捧着一本中医内科学来治病,那永远都治不好。
为啥?病的错综复杂之性,远远非课本上的条条框框所能尽述。
比如说上文这个患者,你畏寒,怕冷,喜热不喜凉,这不是显然有寒吗?但是,他又口干,苔黄,这显然是热啊!你怎么理解啊?
我说他胃气“呆”了,就是针对这个。寒邪热邪两拧,顶在一块了,不好办。
中医对此的解读,就是寒邪郁久化热。就是说,寒邪主收引和凝滞,寒邪入体,就会阻滞气机。气机郁滞日久,就会生热邪。所以说,寒邪郁久,会化热。这种人的胃气,呆得快要叫不醒了。
因此,对这个人来说,你既要照顾到,他身体有化热倾向的事实,还得知道,他的本质问题在于脾胃的虚寒。一碗水端不平的话,就治不好,你就叫不醒他的胃。
本着这个思路,你就能看懂刘师的配伍意义。
这里头,黄芩、黄连、白芍,这不都是清热的吗?这针对的是热邪。
同时,这里头还有补气的太子参,有温中理气的吴茱萸,还有性温的砂仁、生姜。这就是在温中导滞啊。这针对的是虚寒之邪。
另外,用半夏来降逆和胃,用藿梗、扁豆、陈皮。这些理气的东西,一方面是改善胃胀痛的状态,一方面也是畅快中焦之气。脾胃之气通开了,寒邪也好,热邪也好,就都有了化散的可能。胃气,就有可能被叫醒了。
这就是基本意图啊,您看懂了吗?
经过这样一番寒热并调之举,发呆的卫气,就被彻底叫醒了。30年的胃痛,到这里也就大大缓解了。
当然,你说,就这么做,能把萎缩性胃炎这个老大难题彻底解决?我的回答是,未必。但是,中医的办法,能改善患者的躯体感受,提高生活质量,这是没得说的。
这个配伍和经验,我学习到以后,也屡次实践。我感觉,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萎缩性胃炎,证属寒热错杂的,可以考虑用它化裁。我把它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普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总之,你记住,胃气不能“呆”!胃气要是呆住了,不但会让你胃胀痛,同时会寒热错杂,十分棘手。引发胃气“呆滞”的因素,和久病有关,和寒邪有关,和饮食有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的。尤其是久患胃病的人,更需注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