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癌“辨证”求于“本” 肆意夸大效果莫“轻信”

文 / 中华中医网
2020-01-09 00:09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由于目前医学界对癌症的研究与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西医在癌症面前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有不少人和一些药企便在中医治癌方面大动脑筋,各种打着“祖国传统医学”旗号的“克癌良药”和“抗癌秘方”不断涌现,许多以“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现身说法”的中医药抗癌街头小广告漫天飞舞。这些虚假广告利用患者对中医了解不深但又十分相信的心理,以偏概全甚至“偷梁换柱”地借助一些中医理论,任意夸大治疗效果,误导癌症患者。那么,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中医治癌功不可没

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西医主要采取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然而,中医治癌却不容忽视,已经成为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中医治疗可与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配合进行,也可单独采用。

手术治疗癌症,只能切除已生成的肿瘤,却无法消灭形成癌症的根本原因,解决不了癌症手术后复发、扩散、转移的难题。而且手术还会造成患者机体组织的损伤和气血损耗,使患者体质虚弱,容易导致癌症的复发、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手术治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将会大有益处。

化疗是非手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它存在着“敌我不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起被杀死)、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药量少了不起作用,药量多了又容易出现毒性反应)、毒副作用等严重不足,其中以消化功能受损和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等反应最为明显,往往使癌症患者因毒副反应严重(如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倦怠乏力、白细胞下降、大量脱发、口腔黏膜溃烂、肝肾功能受损等)而难以接受化疗或不能坚持完成整个疗程。倘若在化疗的同时或在化疗前后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等中药治疗,则可以较好地缓解化疗反应,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有些中药(如丹参、灵芝、三七等)甚至还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

放疗也存在着明显的放疗反应(如血象降低、免疫指标下降、人体阴津受损以及产生放射性皮炎、肺炎、膀胱炎、直肠炎等),使许多病人不得不中断放疗。如果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配合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等中药治疗,对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功能、防治放射性炎症等均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治癌必求于“本”

中医治疗癌症,有它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是基于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背景,与西医的理论有所不同。中医治疗癌症虽然有优点,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从疗效上看,有一定的效果,特别在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有其长处。而且中医治癌并不排斥西医的治疗,西医治癌自然也不应排斥中医,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中医治癌的最关键的理论是“治癌必求于本”。这个“本”包括患癌的原因,病后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而要了解这些情况,就必须依靠医生的“四诊合参”,通过仔细观察、询问和系统检查,才能求得这个“本”。因此,如果没有经过中医的“四诊”等手段诊查,癌症患者就听信某些广告宣传,擅自购买抗癌中药服用,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中医治癌必须坚持辨证施治

癌症的病因复杂、种类繁多,不同的癌症具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若采用中医治癌,则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病原则,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所采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患者的体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中医学中所谓的“证”,再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内虚是癌症发病的根本原因。而正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等证型的不同,这一切都得靠有经验的中医师给予仔细辨证,然后有的放矢地扶正并结合祛邪治疗。一般来说,早期病人正气尚足之时以攻邪为主;晚期患者正气已亏虚,应以扶正为主;而癌症中期治疗,则宜攻补兼施。

那种企图以一个固定不变的药方就包治癌症全过程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而那种不见病人,仅凭西医的诊断结果就开出中药处方的做法更是极不负责任的。由此可见,某些宣称仅凭一个治癌“秘方”或一种中成药就能治愈癌症的广告,恐怕只是一个美丽的圈套!

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癌症的确有一定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创造出医疗奇迹。但在治疗过程中应中西医互补,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方为上策。癌症患者应该接受正规的治疗,不要迷信各种虚假广告的不实宣传,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负责!(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学)